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规则意识 > 正文

权威效应: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更新日期:2022-07-24 16:38:09  来源:

导读  美国有一位名叫乌托尔·恩特的飞行员,他是一位空军将领,驾驶飞机多年。恩特的飞行技术在当时数一数二,而且经验丰富,成功完成过多次高难度飞行任务,部队里的飞行员都以...

  美国有一位名叫乌托尔·恩特的飞行员,他是一位空军将领,驾驶飞机多年。恩特的飞行技术在当时数一数二,而且经验丰富,成功完成过多次高难度飞行任务,部队里的飞行员都以他为榜样。

  有一次,恩特的副驾驶因为临时有事请假了。飞行任务必须按时开始,部队就给他临时抽调了一位副驾驶。这位副驾驶对恩特仰慕已久,所以他对自己的这项任务感到既兴奋又骄傲。在他眼里,恩特就是一位大英雄。而恩特似乎也早已经习惯了他人对他的仰慕,似乎是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精湛的驾驶技术,恩特在飞机起飞的过程中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打着节拍。

  副驾驶对恩特的动作产生了误解,他认为恩特是要让他推动操纵杆。他对恩特充满信任,认为恩特的做法不会有问题。虽然当时飞机还没有到达可以起飞的速度,他还是把操纵杆退了上去。接下来,飞机的腹部重重撞向了地面,恩特受了重伤,导致终身残疾。事后有人询问他:“飞机的速度明明还没有达到,为什么还要把操纵杆推上去?”他的回答是:“我以为恩特要我这么做!”

  在副驾驶的眼里,恩特是一个权威人物,他丝毫没有怀疑恩特的想法和做法(当然是他自己误解了恩特)。这就是权威效应在起作用,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是指一个人要是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他们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仔细想一下,权威效应几乎无处不在。陈美龄博士在分享育儿经验时曾经提到过,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多做户外运动,陈美龄从来不让孩子碰手机。孩子小的时候比较好管,等他们上学之后,发现很多同学都在玩手机,也要回家吵着玩手机。陈美龄给他们讲了玩手机的种种坏处,但是孩子们不太相信。后来陈美龄告诉孩子这些话都是专家说的,还特意找来了相应的视频。孩子们看了之后就相信了妈妈的话,果然不再提手机的事儿了。

  同样的一句话,一般人说出来大家都不会太在意。若是从权威人物口中说出来,说服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很多公司都会找名人代言他们的产品。因为名人有影响力,他们说出的话有很多人相信,他们代言的产品也自然会有更多人买。当我们为某个话题吵得不可开交、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时,权威人士的发言往往可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权威效应对人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首先是作为一名普通人,大家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知之明。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所以我们在做选择和决定的时候非常愿意听取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采取明智的做法。而且,如果权威人士比较可靠,确实可以对我们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帮助作用。

  比如,在过去的很多年,由于对艾滋病缺乏科学的认识,普通大众一提到这个病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如果有人不幸患了这种病,大家都避之不及,这些行为让艾滋病人体会到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后来,国家专门拍摄了公益广告,他们请了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和艾滋病人进行日常的互动和交流,人们才对这种疾病有了科学的认识。

  其次,人们对权威人士的追随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感。从本能出发,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冒险,而只愿意尝试没有风险的事情。权威人士往往都是正面的典范,既然他们都是这么想这么做的,我们跟着权威去做,总不会出现问题。退一步讲,就算事后证明这些做法是错误的,我们还可以让权威人士背锅,让自己心理上好受一些。

  最后,人们对权威人士的信服也是出于一种仰慕心理。通常情况下,既然能成为权威人士,必然有超出常人的地方,或者他们在某些方面就是强者,大家因此非常尊敬他,也愿意相信和追随他。我们会认为,既然权威人士都这么说了,一定是没错的。我们只要效仿权威人士或是按照他们说的去做,也一定会受到欢迎和尊敬。

  从某些方面讲,权威效应的存在可以给他们带来帮助。比如,一些公司会请权威人士为他们的产品代言,提高销量;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可以运用权威效应来改变对方的态度,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在想要说服他人时,可以利用权威人物的话来增强说服力等等。

  南朝的刘勰费了很多心思,写出了《文心雕龙》这本书。他自认为写得很好,但是却无人重视。他请想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审阅此书,但是沈约对他并不熟悉,所以不予理睬。后来,刘勰想了一个办法,他装扮成一名书商,极力向沈约推荐此书。沈约很相信书商的话,认真开了这本书,最后也对此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我们总是迷信权威,也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结果损失惨重。记得有一段时间,“哭声免疫法”特别流行,因为是颇有名望的心理学者提出来的,所以大家都很信服,很多人还把这种方法运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这种做法给不少孩子内心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权威抱着审慎的态度。权威人士虽然在某些领域有着过人之处,但是他们也有局限性。推而广之,对于任何人透露出来的信息,我们都应该冷静对待。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