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儿童心理 > 正文

北京最好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机构)

更新日期:2021-10-21 05:10:40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人物简介:刘华清,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的诊断及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曾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工作6年多。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当下,抑郁症正困扰一些儿童青少年。虽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但家庭与生活环境因素不容小觑。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

北京最好的青少年心理咨询

人物简介:刘华清,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的诊断及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曾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工作6年多。

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当下,抑郁症正困扰一些儿童青少年。虽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但家庭与生活环境因素不容小觑。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抑郁症患者最小年龄低至四五岁”,全国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刘华清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说,“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中,第一次出现情绪困扰可追溯至幼儿时期。”

孩子的痛苦,家长可曾理解?

刘华清在北京大学给医学部研究生上课时,曾向学生提问: “你身上的三个优点是什么?”有的学生脱口而出“会唱歌、弹琴、绘画,热心肠,积极向上……”,而有的学生

则难以说出自己的优点。对此,刘华清指出:“这说明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幼年成长缺乏足够关注。”

刘华清接触的大量幼儿临床诊断病例,显示出一些相似特征: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常常被父母批评指责、贬低打骂,睡不着觉,吃不好饭;闷闷不乐,抵触上幼儿园,甚至一去幼儿园就哭闹,拉肚子、发烧,抑或没有确切性疾病证据的全身异常疼痛;注意力不集中,敏感多疑,容易发脾气,点火就着。面对孩子表现出的类似负面情绪,一些家长认为是“孩子内心太弱小,娇气、矫情,意志力薄弱”所致。刘华清提醒,持续有以上症状两周以上的孩子,不是意志薄弱,而是心理疾病,家长应该重视。

刘华清说: “如果在孩童时期有过被遗弃、虐待或忽视的经历,就容易导致心理创伤和忧郁的问题。罹患抑郁症的儿童青少年需要药物和心理方面的康复治疗,更需要家人科学的陪伴,家长一定要学习抑郁症的相关知识,不批评、不指责,要接受、理解孩子的痛苦,尊重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重视,鼓励他们去专业医院看医生,及时接受诊疗,督促其按时吃药。”

生活中,孩子们眼中的“小事”可能引发父母的“大脾气”。刘华清指出: “这种‘大脾气’如果持续地在孩子的成长中爆发,孩子刚开始可能会出于服从权威的心理有所‘改善’,但时间长了,尤其到了青春期,‘服从’会变成‘对抗’,孩子会把父母的这种坏脾气当成一种对自己的‘敌对’态度来看待,进而在处理问题时就会用对抗的态度来应对,家长就感觉孩子逆反了,而如果家长不及时调整状态,局面会变得难以收拾。”

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包容,控制住自己的“怒气”,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的教养理念,他在《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理论》一书中解释道:在孩子的经验里,创伤与恰到好处的挫折只是程度上的差别。不同点在于一个母亲严厉地喊“不”,而另一个则是温柔地说“不”,或者说一个是令人恐惧的禁止,另一个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禁止。比如,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大吵大闹还以敌对的暴怒——不妥协的禁止,只强调孩子不能要什么或不许做什么;而另一个父亲抱住孩子并安抚他——坚定却没有攻击性,充满爱意却不诱惑,而且为被禁止的事物和活动提供可以接受的替代品。

刘华清强调,批评孩子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温和而坚定。“批评在亲子关系中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权,大多数批评只是一时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刘华清建议,在批评孩子前,家长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了吗?孩子的选择是否可能是正确的,我却因为经验有限才觉得他的选择不够明智?我的动机是为孩子着想吗,抑或是为了达到我自己的目的?“当父母把这些问题一一回答后,再说出口的批评一定是诚恳、谨慎而积极的。”

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石

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刘华清认为,融洽的亲子关系是疗愈疾病的良药,“个体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基础,是婴幼儿可以体验到与父母之间能建立和拥有安全、温暖、稳定、亲密和可持续的关系。亲子关系的质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孩子直至成人是否能够在与他人关系之中创建好的关系记忆和体验”。

今年两会,全国妇联曾针对3岁以下儿童家庭获得社会支持不足、现有供给不能满足婴幼儿家庭对早期家庭教育支持服务需要等现实问题,建议建立健全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机制,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规范管理等。

刘华清说: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无法与孩子调频满足其情感需要,或不会给到孩子恰当的挫折体验,不理解婴幼儿非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发展需要,不懂如何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自知或对自己失控导致婴幼儿心理受伤的情况一无所知,对早期孩子的成长进行了不恰当和过早干预等,都有可能引发家庭教养困难和孩子心理健康危机。如果没有及时为婴幼儿提供新的关系体验和修复,孩子的大脑自然发育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可能引发一系列持续一生的创伤反应。”

与此同时,刘华清表示:“处于创伤状态下的孩子可能非常安静和沉默,如果父母无法识别,那可能就会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乖宝宝或好养育的孩子,并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这样就完全忽略了孩子正处于痛苦之中,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婴儿阶段属于前语言期,幼儿用言语表达自己感受和需要的能力有限,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刘华清说: “他们使用非言语的方式表达和呈现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母亲理解孩子不同阶段和情境下的非言语信息非常重要。例如,婴儿在长牙期间会咬各种东西,喜欢把拿在手里的一切东西放进嘴里咬,幼儿这个动作不仅是为了缓解自己长牙的疼痛感,也是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体验‘我和这些物体不同,我和妈妈不同’的心理需要,这是孩子开始形成健康自我的信号。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妈妈不理解并指责或剥夺了孩子这一重要经历,那孩子就无法真正完成分离,形成独立人格。”

“为什么别人没事,我的孩子却抑郁了?”在孩子得了抑郁症后,这是一个萦绕在很多家长心头的困惑。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类似于压力阀限的心理疾病,遗传和生物化学因素可能决定了每个人可以承受的压力水平,每个人能够承受的压力不同,压力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把人们推向抑郁症的边缘。刘华清强调: “相比医生,家长不会做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但是家长能与孩子共情,对孩子保持一颗慈悲心,耐心倾听孩子的痛苦,无论任何事情,都不要‘棍棒交加’,这十分必要。”

(作者:吴爽)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