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有家长问:我儿子4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回来他要求我给他买一辆儿童小汽车,他已经有两辆了,我说没有必要再要一辆,不过我答应他等他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夸赞就买给他。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我想起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到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为两组,一...
有家长问:我儿子4岁,上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回来他要求我给他买一辆儿童小汽车,他已经有两辆了,我说没有必要再要一辆,不过我答应他等他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夸赞就买给他。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我想起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找到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为两组,一组许诺“画得好就奖励”。另一组告诉他们“非常期待经常看到你们的作品”。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画,前一组的孩子得到了奖品,后一组的孩子得到了赞赏。
三个星期以后前一组的孩子兴趣明显降低,大多不情愿主动去绘画了,后一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兴致不减。这个实验曾反复进行多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想激励孩子,一定要多用精神奖励,尽量别用物质奖励。今天我们先不探讨小汽车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单单就在如何买这个问题上,这位家长的做法显然就是完全错误的。
对于孩子而言,物质应该是用来消费的,而不是用来奖励的。什么时候可以消费可以花这个钱呢?原则其实很简单,孩子确实需要的时候。
物质奖励有多坏?
用物质奖励作为孩子行为的引诱和刺激,会导致两个严重的隐患:
1、让孩子误把奖励当目的
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两大动机,即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而物质奖励会让人的内部动机消减,最后只能依靠外部动机行动,否则就会丧失行动的动力。
具体来说,物质奖励容易使孩子的行为逐步降低到只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而忘记自己的兴趣与初衷,为奖品而行动,而对被奖赏的行为本身失去兴趣,客观上阻碍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哪天没有奖励了,孩子就不愿行动了,错误地把行为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把努力变成了一场交易。
请让孩子牢牢记住:这是他应该做的,他是在为自己学习,为自己努力,而不是为父母的物质奖励!
2、让孩子物质欲望过度膨胀,变得功利和势力
靠奖励激发起来的行为,就必须靠不断升级的奖励来维持前进,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对物质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最要命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个无底洞,就算你想要急刹车,那也是风险相当之大的,弄不好“车毁人亡”。
对孩子将来而言,也难免养成凡事“物质第一、金钱第一”的错误价值观,谁有好东西就向谁靠拢,从而严重影响今后的为人处世。
如何用好精神奖励?
家长究竟该如何用好精神奖励呢?下面给大家4点建议。
1、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兴趣是最大最持久的动力,基于好奇、探索与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其获得的内在乐趣与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等,对孩子本身就是最好、最高级别的精神奖励。这种奖励最简单最经济,它不需要大人说任何语言、采取任何行动,也不需要一分钱,但却经常被家长所忽视。
有一次我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一群家长和一个围棋培训老师交流,老师介绍有很多孩子十来岁就退学,开始走职业棋手的道路,白天黑夜都在研究棋子。此言一出,家长们纷纷炸开了锅,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小就这样,苦不苦、无不无聊?结果事实是,这些孩子却这样评价自己的围棋生活:“很好玩呀,怎么会苦呢?至于无聊就更不会了!”
你看,这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满正能量,这种正能量,也是孩子行为的内在动机中最重要的部分。
2、语言奖励
好不容易拿着画笔摆弄了整天,一幅五彩缤纷的大作终于诞生了。看着自己的大作,孩子心里头的快乐不亚于站在奥运领奖台上的冠军。这时的爸爸妈妈如何强化这种奖赏呢?
当孩子拿着自己的“大作”向你炫耀时,一句“你真棒!宝宝画得真好!”无疑是孩子这个时候最希望听到的“最美的语言”,因为这是对他努力和结果的充分肯定。如果你能耐心聆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跟你分享更多创作过程中的快乐,奖励的效果就会更充分哦!
3、行为奖励
就像前面说到的美丽女老师的一个吻一样,家长的很多行为和动作都同样可以带给孩子很好的精神奖励效果。比如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次赞许的拍肩、一次慈爱的抚摸、一次热烈的鼓掌等,看似简单,都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因为它除了鼓励,还能带给孩子情感上的满足,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安全,所以,它往往比单纯的语言奖励更有效更持久。
4、荣誉奖励
给孩子各种荣誉标签,是学校老师经常用的精神奖励手段。对我而言,小红花、大红花就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红花代表着荣誉,是激励孩子前进、鼓起孩子自信心的一味灵丹妙药。
只要开动脑筋,家长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借鉴这个方式哦!比如为孩子准备一本优秀表现档案本,只要孩子有好的表现,就可以在上面画上一朵小红花、五角星、笑脸之类,也可以盖上一个好孩子章。你还可以创造一些荣誉称号,比如“家政小明星、卫生小达人”等等。
建议家长们要尽量多用精神奖励、少用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防止孩子形成对金钱、物质的过度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