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注意缺陷多动症的表现[自闭症的表现]

更新日期:2021-11-01 05:32:35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疫情渐消,新学期到来,孩子留意力不会集、坐不住、脾气急、不听话、学习成绩差、常常被投诉......一大波令人窒息的问题再次迫临,那孩子究竟是不是多动症呢?下面就请”熊孩子们“对号入座吧(*^_^*)留意缺点多动妨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俗称“多动症”,最近他们又被昵称“A娃...

疫情渐消,新学期到来,孩子留意力不会集、坐不住、脾气急、不听话、学习成绩差、常常被投诉......一大波令人窒息的问题再次迫临,那孩子究竟是不是多动症呢?下面就请”熊孩子们“对号入座吧(*^_^*)

留意缺点多动妨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俗称“多动症”,最近他们又被昵称“A娃”。

ADHD是儿童青少年中最常见的神经发育妨碍[1],与同龄儿童比较,他们表现出与年纪不相称的显着的留意会集困难、留意继续时间短,及与环境不相合适的活动过度或激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抽动症、敌对违背乃至品德妨碍、焦虑及郁闷等心情问题等。

本病病因杂乱,许多研讨都倾向于ADHD是先天遗传、脑内神经化学递质反常、家庭和心思社会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成果。

2019年美国儿科协会(APP)陈述全球ADHD儿童患病率约7.2%[2],我国儿童青少年ADHD患病率为6.26%[3],即共有2300万儿童青少年正遭受着疾病的困扰,浅显地说,一个40人的班级中就有2-3名A娃。

我国A娃的诊治现状不容乐观,因为大众疾病认知缺乏及专科医师缺少,幼儿期被爸爸妈妈、教师以为留意力不会集的儿童在2年级时仅有大约5-10%确诊为ADHD,而就诊率缺乏10%,仅1/3 左右的家庭承受正规的医治,到成人期时,仅22%患者完全缓解[3]。前期辨认、确诊和标准医治可显着改进ADHD的预后,70%的患儿成年后仍有症状[4],显着影响其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日子和社交能力。

那么那些狡猾好动的“熊孩子”,都是多动症吗?其实不然,多动≠多动症,咱们不能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但也不能忽视,假如您家的“熊孩子”具有以下三个显着的特征[5],那么就该进步警觉了!

留意力不会集1.常在作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不留意细节或常常犯一些粗枝大叶的过错

2.在听课、长期阅览或游戏中难以坚持留意会集

3.别人和他说话常常似听非听,乃至显得心猿意马

4.常不能按指示完结作业、家务或作业(能够开端,但常常功败垂成)

5.常躲避、讨厌或不甘愿从事那些需求精力上继续尽力的使命(如校园或家庭作业;关于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则为预备陈述、完结表格或阅览长的文章)

6.常丢掉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校园的材料、铅笔、书、东西,钥匙、钱包、手机、文件、眼镜等)

7.常易受外界影响而涣散留意力(关于年纪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或许包含不相关的主意)

8.日常日子中简单忘事(如做家务、外出就事,关于年纪较大的青少年或成人,则为回电话、付账单、约会等)

活动过度1. 四肢动个不断或在座位上扭动

2. 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坚持坐姿环境中脱离座位

3. 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注:关于青少年或成人,能够仅限于感到忐忑不安的片面感触)

4. 常无法安静地游玩或从事休闲活动

5. 常“忙个不断”,如同“被马达驱动着”(如在餐厅、会议中无法长期坚持不动或许觉得不舒服;或许被别人感触为忐忑不安)

6. 常常说话过多、滔滔不绝

易激动

1. 常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答复

2. 常难以安静等候或按次序排队

3. 常打断或搅扰别人(如插嘴,搅扰别人的游戏或活动;没有问询或未经答应就开端使用别人的东西)

A娃常心情不稳,快乐时简单过度振奋,忘乎所以,稍受波折就发脾气、哭闹,在校园也会因而与同学产生冲突、争持或打架,伙伴联系不良,乃至被萧瑟孤立、被欺负。

当咱们置疑孩子有ADHD倾向时,最好到发育行为儿科、儿保科或儿童心思科,寻求专科医师的主张。但ADHD的确诊不是靠查看微量元素、骨密度、脑CT或MRI来判别的,而是医师依据与爸爸妈妈及孩子的访谈、结合相关的神经心思学评价和实验室查看成果进行归纳判别。

一旦确诊,则需求医师和家庭协作,来确认合适孩子本身状况的医治方针和形式,合理挑选并归纳运用药物医治、心思行为医治和个体化教育项目等多种办法,进行全面干涉,最大极限地改进A娃们的症状和社会功用。

参考文献[1] 郑毅, 刘靖主编. 我国留意缺点多动妨碍防治攻略(第二版)[M].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5.

[2] Wolraich ML, Hagan JF Jr, Allan C, et alPediatrics, 2019,144(4)DOI: 10.1542/peds.2019-2528.

[3] Wang T,Liu K,Li Z, et al. Prevalence of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Psychiatry. 2017.17(1):32.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留意缺点多动妨碍前期辨认、标准确诊和医治的儿科专家一致[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3):188-193.

[5] 精力妨碍确诊与计算手册(第五版)DSM-5.美国精力医学学会编著,张道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本文作者:Dr.yuxiaohui

源自大众号:中山儿科科普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