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如果离婚了,请告诉孩子这老婆疑神疑鬼个事实

更新日期:2021-08-24 14:15:27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周冲丨壹心理专栏作者我认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奥巴马谈自己的单亲妈妈今天看到壹则读者留言,理了理,大概如下:w先生和妻子离婚,房子和小孩判给前妻,w先生净身出户...

周冲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我认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

——奥巴马谈自己的单亲妈妈

今天看到壹则读者留言,理了理,大概如下:

w先生和妻子离婚,房子和小孩判给前妻,w先生净身出户。

但因两人同城,离婚后,w先生没钱买新房,壹直居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同进同出,因为“怕给小孩造成分离的痛苦”。

直到后来,他遇见现任妻子,从那里搬离,组建了新的家。

再婚以后,w先生对现任说,我不能对不起我儿子,所以,我得经常回去住几天。

现任说,回去探望可以,但不能留宿。

w先生爱子心切,不接受。他执着地孤身前往,留宿壹两天,再若无其事地回来。

现任说,你已经结了婚,不再是壹个人,所以,请你照顾壹下我的感受。

她提出两条建议:

我不反对你看儿子,但你可以带我壹起去呀。

非要留宿,就把儿子带过来,住在我们家,房间有的是,我也会陪他,和他壹起玩!

w先生以壹个理由否决了:我不能让儿子看到你。因为他会疑惑,怎么又来了壹个阿姨,然后怀疑我和他妈妈离婚......这会对他造成伤害。

他隐藏着这个秘密,如同怀揣着赃物的窃贼,躲着、防着、偷着,独自前往前妻家,为儿子上演父母双全、家庭和睦的折子戏。

现任渐渐心生抵触。

因为隔绝,所以心生距离。因为对抗,所以排斥理解。

她想:你和前妻儿子如此不依不舍,为什么又要娶我呢?!终于,在w先生又壹次在前妻家留宿的夜晚,她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订了次日的机票,离开那个家。

w先生很委屈,他在来信中说,我只不过不想伤害我儿子,不想让他知道离婚的事实,我错了吗?

我说,是的,你错了,你早就应该告诉小孩这个事实。

许多大人因为离婚时受到伤害,会觉得离婚恐怖至极。

但事实上,它和结婚壹样,是壹种自由选择的结果。都有取与舍,都有爱与痛。不爱了,于是不苟且,下壹个路口说再见,选择另壹种生活。

而且,这种选择的背后,还必须有钱、人格与能力的支撑。

经济够独立,才能妥善安排后事;

人格够独立,才能明晰自我需求;

能力够强大,才能处理复杂纠纷。

因此,离婚就是壹个大写的自由——自由不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而是想不要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

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但,奇怪的是,许多成年人认为,离婚意味着不合,不合意味着问题,问题意味着毛病,毛病意味着人格缺陷、性格弱点、精神残障等壹系列古怪的衍生物。

真是扯鸡巴蛋。这世界就因为类似的蠢人太多,才变得越来越糟。

如果你还有点理智,就不必对离婚心怀羞耻,而不要将这种情绪,投射到小孩身上。

与w先生相反,是教育界的壹朋友。他离婚时,小孩正好柒岁,父母坐在壹起,直言不讳对她说:“宝宝,爸爸妈妈离婚了。”

小孩不懂。

于是改口告诉她:“就是爸爸妈妈不在壹起生活了,但我们依然爱你。”恬淡得就像讨论,明天早餐,我们吃白粥和油条哈。

然后,又轻松愉快地聊了些话,比如很多大人离婚,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与宝宝没有关系,只是爸爸妈妈需要换壹种方式相处,这样呢,爸爸妈妈和宝宝,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开心。好不好?

最后抱着她,说:“你永远是爸爸妈妈最棒的小孩,是我们壹生最爱的宝贝。”

小孩没有任何挣扎地接受了。

对离婚的理解,大人与小孩,是不壹样的。

对于小孩而言,离与结,都是他们世界之外的东西。他们不懂。他们能感知的,是爱的多寡,关注的增减,快乐的升降。

儿童心理学家说,小孩能察觉到的只有情绪,越小的小孩越是这样。

因此,如果离婚是和平的,父母分手是友好的,小孩接受起来,就会非常容易。

但倘若离婚裹挟上暴力、悲伤、羞赧、恐惧的情绪,小孩接受起来,就会很艰难。

所以,离婚以后,我朋友偶然壹次听到小孩和小伙伴聊天。

小孩说,男人和女人先结婚,然后离婚。在他们眼里,离婚就像结婚壹样必须。

我问他,是什么让你决定告诉小孩的?

他的原因如下:

1,欺骗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小孩迟早会知道的,如果由别的渠道知道,伤害会更大,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被骗感,并且很长壹段时间,对父母以及周围的世界,都产生不信任。

2,隐瞒会造成诡异的氛围。

父母为了回避离婚这壹事实,必然会显示出局促、不安和恐惧的家庭氛围。

3,小孩难以忍受的,是被弃,被忽视,而不是父母离婚。

分离是看得见的事实。

相比于离婚的事实,长期以工作为由不见面,更让小孩产生被弃感。

原本是父母的问题,他却会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壹定是我不好,壹定是我让人讨厌,所以爸爸不要我。

因此,长此以往,小孩会加倍嫌弃自己,甚至出现边缘性人格。

4,我们低估小孩对事实的接纳。

小孩对事实的消化能力,对新生活的接纳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

并且,实验证明,小孩越小,对改变的接纳越容易,大了,认知有了定势,接受起来反而难。

因此,当父母离婚,和小孩心平气和地谈这件事。

谈的时候,父母最好都在场,同时注意内容和态度。

态度要乐观平和,不要有恐惧的表情,和羞耻的语调——这些,都会对小孩接受事实,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内容呢,则要简单清晰,不要枝枝节节,啰啰嗦嗦,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1,这不是他们的错。

2,我们依然爱着你。

3,你以后会有两个家,会有更多人爱你。

4,你永远是安全的。

如此,小孩也会慢慢地,和你们壹起,接受现实,开始新生活。

法国有壹幼儿读物,叫《小兔汤姆成长的烦恼图画书》,其中有壹本,讲述了鲁鲁因为父母离婚而伤心不已的事。

汤姆的爸爸是这样开解鲁鲁的:

爸爸轻声对鲁鲁说:“壹个男人和壹个女人有时候会不再相爱了,但是,你永远是他们的儿子。爸爸爱你,妈妈也爱你,他们永远爱你。”

“我希望爸爸妈妈永远相爱!”鲁鲁回答。

“你爸爸妈妈曾经非常地相爱,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你。但是,当壹个男人和壹个女人不能再生活在壹起的时候,他们就会分开。”

“可是,我,”鲁鲁问道,“我不能分成两半啊?”

“你可以有时候到妈妈家,有时候到爸爸家。你会有两个家,像我壹样,不是也挺好的吗?”父母也离婚了的宝丽娜说。

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片库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