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娇会在壹心理平台上看到有人提问“心理学怎样解释鬼和怕鬼”,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我曾经也很怕鬼,尽管我是无神论者。01这让我想起很多事情。小的时候,家里养壹条看门的黄毛狗。有壹天,因为家里太潮湿,妈妈把壹个鸡毛掸子插在瓶子里放到院子里去晒。狗狗就卧在旁边,我没事闲着也坐在院子里。壹阵风吹来,鸡毛掸子的"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人为什姑妈么怕鬼

更新日期:2021-08-25 03:49:45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闫娇会在壹心理平台上看到有人提问“心理学怎样解释鬼和怕鬼”,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我曾经也很怕鬼,尽管我是无神论者。01这让我想起很多事情。小的时候,家里养壹条看门的黄毛狗。有壹天,因为家里太潮湿,妈妈把壹个鸡毛掸子插在瓶子里放到院子里去晒。狗狗就卧在旁边,我没事闲着也坐在院子里。壹阵风吹来,鸡毛掸子的...

">

闫娇会

在壹心理平台上看到有人提问“心理学怎样解释鬼和怕鬼”,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我曾经也很怕鬼,尽管我是无神论者。

01


这让我想起很多事情。


小的时候,家里养壹条看门的黄毛狗。


有壹天,因为家里太潮湿,妈妈把壹个鸡毛掸子插在瓶子里放到院子里去晒。狗狗就卧在旁边,我没事闲着也坐在院子里。


壹阵风吹来,鸡毛掸子的毛就开始动,黄毛狗突然爬起来冲着鸡毛掸子叫,风停了鸡毛掸子不动了,狗绕着鸡毛掸子转了几圈,又卧在旁边,我看着很好笑。


又壹阵风吹来,鸡毛掸子又动,狗狗又叫,又绕着鸡毛掸子转。


风壹吹,

鸡毛掸子就动,

狗就开始叫,

我跟着笑。


我笑是因为我知道那是风的原因,可狗狗不会知道它的恐惧因风而来。

人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时候呢?

我28岁那壹年,小孩还小,丈夫出差。


家里有壹台触摸式台灯,放在客厅的角几上。


有壹天,晚上睡到1点多醒来,发现客厅灯亮着!心想大概是睡前忘了关了,迷迷糊糊起来关掉,没多想,接着睡。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壹睁眼发现客厅的灯又亮了。


心理壹惊,开始犯嘀咕:怎么会又亮了?开始紧张,害怕。从卧室硬撑着到客厅把灯关掉。


开始给自己壮胆:我就看着客厅,看灯是什么时候亮。


过了贰十来分钟灯没亮,安慰自己不会有事了,然后就转身睡。

没过多久,我壹转身,看间灯又亮了。


这下彻底恐惧了,

坐起来靠着床头,

裹着被子,

就像受到惊吓那只黄毛狗。


心想“我看着不亮,不看就又亮,难道真是传说中的鬼……”越想越害怕,也不敢去客厅关灯,这可怎么办?才2点多,到天亮还有好几个小时。赶紧打电话给住在同壹院子里朋友来我家,说家有奇怪现象。朋友是大夫,也没多问就来了。

我给朋友讲述事情的过程,朋友就笑,动了动台灯,说她就睡客厅的灯旁边。


就这样天亮了,灯也没亮。


最后可以解释的原因是,灯挨着墙,墙壁震动造成灯自动亮。

小时候其实不懂,为什么狗狗会哪样?只觉得好笑。


朋友觉得我半夜害怕,灯莫名其妙的亮,是因心中的“鬼”而自己吓唬自己,朋友就像小时候的我,也觉好笑。

黄毛狗永远不会知道风引起它恐惧,它不具备推理能力去寻找原因。

我是存在于自己建构的恐怖“鬼故事”中有了情感的贯注,难以仅仅从认知上消除的壹种害怕。

后来学习的心理学,读过达尔文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之后,了解人与动物的情感本质上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自然选择所保存的形状,必定是对生物体有利的性状,情感对维持个体生存至关重要,它比理性更为古老。

无论是人还低于人类的动物,对未知的、新奇、不可掌控事物、现象当做危险做出适当的防御,恐惧是壹种本能防御信号,是壹种维持生存的心理机制。


动物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尖叫声,这种高频声常被用来作为报警声,以警示同伴或向同伴发出求助信号。

人类同样遇到危险会尖叫,会发出求助,像我打电话呼唤朋友壹样。


正常的防御是必要,但当壹种防御行为如:恐惧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就变成为心理问题。


02


那人们害怕鬼,是怎么形成的呢?又在防御什么呢?

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中这样说

人是探寻意义的造物。而且,不同于其他动物,如若我们不能再生命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便很容易陷入绝望。

因此从人类发展的过程看,史前人类需要给遇到的事情赋予壹种意义——像黄毛狗看到鸡毛掸子在动,我看着灯莫名其妙的亮,类似的事情。


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他们自然会在他们经验的框架内行事,把人或生物的特性投射到在我们看来不仅缺乏人性,而且全无生命的物体或事件上去,史前文化倾向于把原因人格化和个性化。

像皮亚杰解释的儿童的泛灵论阶段,4~6岁儿童把壹切事物都看成和人壹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

人类发展也同样经历了相似的阶段。

在这壹阶段,人们就把宇宙描述由天和地所组成,还包括阴间地府,神是世界上存在的现实,相信着鬼魂、精灵和各种不可见的力量,人们可以通过巫术仪式对其加以控制,深入人心。

人们把人世间的善、恶与天堂、地狱联系在壹起,有了道德的力量。

通过这样建构方式,人类不同文明创造了不同创世神话故事,故事中包括神、人、鬼怪、精灵、动、植物。


这些故事传达着壹种信息,人类和所有自然力量壹样服从将天地万物结合到壹起有了神圣秩序,季节更迭,庄家安年份生长,使万物各得其所。

人类社会也同样依赖这壹神圣秩序。

这样的故事壹代又壹代,从口头的传说到文字的记载。人们通过现实的事件和想象的加工、润色的,丰富着故事的内容。


这些故事影响着人类的心理发展。

神灵,鬼怪成为人类文化的潜意识,能影响人的生死,疾病与灾难。

如果科学不出现,人类壹直处在这样的意义之中,解释着生活中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大夫这壹类职业,有了精神疾病,还会找巫师、神婆来做法。

科学已经让我们从认知上改变了对鬼怪的认识,但文化的潜意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进化,才能越来越减少对鬼怪的恐怖。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在壹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人类群体文化和个体经历的影响。

我家乡的风俗把死人当做是不吉利的,恐怖的,不能接近的。

谁家有人去世,出殡会安排在大早晨,没人的时候。并且路过的每户人家门口都要点壹堆柴火,避免鬼魂、邪气入侵。这样种氛围给人心理造成壹种恐惧感。

小时候,经常听邻居,亲戚讲各式各样的鬼故事。

山村里的晚上,如果没有月亮,是漆黑的、寂静的,除了偶尔的狗叫声。

记得有壹次,我、姐姐和70岁的壹个亲戚奶奶住在壹块。

晚上睡到大概11点左右,忽然窗户上有很强亮光闪过,70岁奶奶神神秘秘说:


这是天上的南天门开了,

老天爷收人呢,

小鬼又开始忙了……

可不敢说话。


我只敢把头蒙在被子里,听着自己的呼吸。

过很久都很害怕这件事情。

后来才知道是有壹家的小孩与大人争吵,晚上也没回家,家长拿着手电筒在找人。

这些风俗和经历的事情产生了怕鬼的情结。

如果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的话,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人本能对死亡和疾病的是恐惧。人类文化中的鬼故事,传递着壹种观念。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鬼和怪是对人的死亡和莫名奇妙、难以治疗的疾病有控制力的,人就把神、鬼、怪和威胁人生存的疾病、死亡连在的壹起,经多次重复这样的故事、情景之后,恐惧的情感就和神、鬼、怪联系起来,开始害怕神、鬼、怪。实际上还是在防御死亡和疾病、和灾难。

怕鬼可以说是:历史文化与个体经历融合在壹起的心灵沉淀物


03



怕鬼壹直是我的软肋,直到我婆婆去世。

按照当地的风俗,去世的人放进棺材后是要停放在住人的门厅。

房子的布局是,中间壹个门厅,壹左壹右各壹间卧室。

我要住在其中壹间。

对于我壹个有怕鬼情结的人,

怎么能和逝者睡在壹个屋檐下?


内心做了很多的抗争,不得已,晚上还是睡在了壹间卧室,好在有丈夫作伴。

心总是提着,半睡半醒的过了壹晚上。

到第叁天出殡,好像已经不那么害怕鬼和死人了。

出殡时间是安排在下午。要绕村子转壹圈,并且隔壹段路停下来,吹吹打打,大人小孩都看热闹,并不像我家当地人们避之不及的情景。

这件事情之后,怕鬼程度已经降低。如果原来恐惧是7分,之后就是2分

是两个原因让我发生改变:其中壹个原因,经历不同地域风俗对待死者的方式不同——以前只是听说。


亲身经历的场景和“听说的”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亲身经历在情感的层面,

而听说只是在认知的层面。

因此对现实的多种情景体验可以减少人认知偏见,

也许行万里路的意义在于丰富的人生的体验,

使心灵会变得更加的宽广,具有包容性。


另壹个重要的原因是,和逝者同处壹个屋檐下,实际上是壹种行为疗法中的冲击疗法:


持续壹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

而不采取任何的缓解焦虑的行为,

让焦虑自行放松。

注意:这种方法,如果作为心理咨询方法是需要根据人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流程的。

感谢这样经历中人和事,也懂得了,人有时从意识上明白了道理,能从意志上克制壹些情绪、行为,而存在于潜意识的这种情感连接——就像网页上的链接,壹点击就会出现背后的内容。需要经历过体验,情感的流动才能进壹步改善。

怕鬼也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