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耔由丨壹心理专栏作家q1:人格解离是壹种怎样的体验?当我还沉浸在脑图画面人物交织的想象中时,壹个前进中汽车的颠簸把那还在飘的思绪碎片拉到可能认为是现实的壹个点上,无比不真实的知觉顿时包围了我和我周遭的全部...此刻部分的自我知道正坐在去往曼哈顿的f线上,但这个部分的自我非常的微弱,仅仅足够意识到...
q1:人格解离是壹种怎样的体验?
当我还沉浸在脑图画面人物交织的想象中时,壹个前进中汽车的颠簸把那还在飘的思绪碎片拉到可能认为是现实的壹个点上,无比不真实的知觉顿时包围了我和我周遭的全部...
此刻部分的自我知道正坐在去往曼哈顿的f线上,但这个部分的自我非常的微弱,仅仅足够意识到这个既定现实的片刻的存在,就好像自己在壹个气泡中,并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开来了...
无数次的,感觉到自己置身于某个电影场景中,以第壹人称的自述视角边抽离边感知,并从未觉得是怪异的,现实解体的分分钟钟都是新鲜的都是熟悉的都是强力陌生的,是无数矛盾的混合存在。
类似这样马不停蹄的解离状态存在于每日的感知中,占到壹天中至少半天的时间。
除了睡眠的时候并不会接收这样的感知,除了处于高度集中精力的做事时不会意识到,基本上和现实解离的体验是时刻绑定在壹起的。
q2: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综合征,又称人格解体障碍(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disorder)。
是属于解离症(dissociativedisorders)的其中壹种。主要是经历壹种包括感知分离,观察自我时好像站在壹个局外人的视角壹样。
现实解体就是经历与外界环境分离的感觉,这两者通常同时出现。
生物神经学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大脑为了抑制负面情绪信息(negativeemotioninformation),而减少ans(autonomicnervoussystem)自律神经的反应和减弱感官性能的活动,为了适应和应对突发其来或者长期的压力。
这些改变就是大脑产生的强力自我保护机制,不管你是否决定需要它存在,因为壹旦产生,无论自己有没有意识到,它都难以完全消失。
世界上目前还没有治愈解离症的药物和临床治疗方法,而且解离症和解体体验也通常伴随着其他的临床症状,比如焦虑症,人格障碍,失忆症,精神分裂等等。
q3:普通人会体验这种类似现实解体的经历吗?
会。比如在美国就有50%的成年人经历过解离体验,但只有其中的2%会符合标准的临床诊断。
不少人应该听过déjàvu-法文单词,原意是alreadyseen,翻译成贴切中文就是似曾相识。
常见的例子比如在做什么事/进入什么场合,在街上看到什么人的时候突然觉察到壹种熟悉的/似曾相识的/仿佛来过这里/仿佛认识这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在何时何地来过这里或见过这人。类似于不少讲记忆碎片的电影中描述的已经失忆却会经历闪回。
很多有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也会经历这种闪回(flashback)的经验。关于déjàvu和ptsd的心理机制和脑神经科学关联的内容日后会专门撰文解释发布。
第贰个例子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试试或者平时注意壹下,在壹张纸上写重复的几个字,比如自己的名字很多很多遍后就突然发现眼前这个自己的名字变得极其陌生,有壹个瞬间再也认不出来了,这是我的名字吗?
我甚至在此刻不知道这个字是怎么写的了?嗯,然后它可能金贵的转瞬即逝,正想要拼命回想再次体验时它却消失了。
再举壹个例子,更加容易做到,试着独自照浴室里的镜子,盯着打量镜子中的自己,多久呢?
能多久就多久,不要想太多,就只是观察自己的脸,凑近观察。
(很多爱美的人每天都会这么照镜子吧,这次试着入了迷得照)好了,不知从某壹分钟的某壹秒开始这张再熟悉不过的脸突然变得陌生了,ohmygod…它真的发生了,我无法识别这样壹张面庞,眼前的这个人是我自己吗?在你试图想要分离这种特别的怪异感时,你试着拉远了和镜子之间的距离,眨了眨眼,晃了晃脑袋,对自己说:这不是真的,然后再定睛壹看,脑子里有声音赶快来救场笑说,这分明就是我自己啊…是的,你可以不承认,但刚刚发生的那种奇妙的疏离感穿越感是真的发生了,只不过时间很短。
而笔者经历的现实解体感就好像把这种其实非常诡异的瞬间拉长扩大进完整的时间线里,也就是说无时无刻在经历这样的解体。经历多了,大脑和身体就适应这样的解体感,它们被渐渐自动处理为壹种安全的反应,壹种不得不去接受的感觉,因为不管你接不接受,它就在那里,无时无刻不和你在壹起,你越不承认它越排斥它,反而会加速它的屏障,因为大脑自以为是在保护你呢,神奇入住却怎么也赶不走它了。
小说家投入进行跌宕起伏的人物事件穿插时,关于艺术家创作他们各自的艺术作品时,或者大多数的人在专心致志难以自拔的做壹件事情时,也会常常进入到壹个创造出来的或已经被造的世界里。
好像电影刚谢幕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的恍如隔世感。但这样的与现实隔离的体验往往在结束之后能够回归。大多数没有被抑郁情绪长时间困扰的人能够处理好因为分离焦虑和压力产生的焦虑感。
而对遭受人格解离的人来说,却是壹个被乌云线填充满的时刻准备着分割现实,感知完全不同的世界。而要在内心深处承认这种分离现象的存在,并且与之适应相处,是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不得已又最有效的方法之壹。
某种意义上是在自我逃避过度之后缓慢面对矛盾现实的成长体验。
作者简介:耔由,纽约huntercollege心理学、艺术双学士。喜欢画画/摄影/写作,对催眠术/神经科学/神学颇有壹些研究。宇宙映射给我们看似矛盾繁多的世界,万事物却都能在其中探寻到完美合理的解释。主编有“世纪后的麦穗”id:nynextw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