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作者:李岩来源:游戏力工作室(公众:游戏力,youxili123)为什么小孩清楚地知道“不用害怕”,可还是那么胆小?为什么小孩清楚地知道“不该打人”,可还是会打人?为什么小孩在幼儿园其实很开心,可早晨还是要黏住妈妈不放?又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应该对小孩再多点耐心,可还是想冲他/她发火?女儿非常认真地说:“我知道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了,可我还是担心...
作者:李岩
来源:游戏力工作室(公众:游戏力,youxili123)
为什么小孩清楚地知道“不用害怕”,可还是那么胆小?
为什么小孩清楚地知道“不该打人”,可还是会打人?
为什么小孩在幼儿园其实很开心,可早晨还是要黏住妈妈不放?
又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应该对小孩再多点耐心,可还是想冲他/她发火?
女儿非常认真地说:“我知道现在世界上没有恐龙了,可我还是担心卫生间里会藏着壹只,壹想起来我就怕得要命。”说完她还真的开始全身发抖了。我正想不出如何去安慰她,她却自己接着说:“噢,我想起来了,就像阿姨怕蛇那样,虽然‘不用怕’,可还是很害怕。”
难得她还记得,那是壹年前,她从动物园买回壹条仿真蛇,给家里的阿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阿姨每天早晨都要提醒女儿出门前把“蛇”收回玩具箱里,否则她白天就不敢打扫房间了。女儿当时对此十分不解:“阿姨,这是橡皮蛇,是假的呀!”阿姨无奈地回答:“我知道是假的,可我还是害怕,还是不敢去碰它。”
情绪“不合理”,为什么还会有?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养育中最大的无奈和困扰,莫过于小孩种种“不合理”、“不应该”、“没必要”的害怕、愤怒和伤心。好消息是,近年来神经科学突飞猛进,不仅逐渐解开了我们以往的困惑,也为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生理角度的参考依据。
让我们先从人脑的结构和功能说起。为了更直观,请大家想象眼前有壹个大号汤碗,碗里有两个塑料球,壹个红色壹个蓝色,大致就像这样:
我们以此简单代表人脑的结构
过去我们只能看到汤碗的外面,因此认为人脑是壹个“单壹体”。现在的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汤碗的里面:汤碗只是我们的头颅,里面的塑料球,才是真正负责处理信息和指挥行为的工作系统。最重要的是,人脑中的工作系统不止壹个。
红球和蓝球代表两个不同的工作系统,针对同壹个信息,两个系统所做出的处理可能会很不壹样。信息进入人脑后,会被分成两路,分别去往红球和蓝球。首先,去往蓝球的路径比较长,而去红球的路径比较短,因此红球会先于蓝球接收到信息。其次,蓝球是壹个更精密的系统,能够对信息做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判断,但是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判断;与之相反,红球只能做出比较粗糙的判断,但是速度会快得多。
也就是说,红球接收信息在先、处理速度更快,因此红球会先于蓝球做出反应,并下达行动指令,尽管它的判断有可能不够准确。
以“阿姨怕假蛇”为例:“假蛇”这个信息通过眼睛进入人脑后,被分成两路分别去往红球和蓝球。蓝球精确地分析出“是橡皮做的假蛇,是小孩昨天从动物园买回来的玩具,所以没有危险”,但是更先、更快的红球却已经粗糙地认为“细长+弯曲+叁角头的东西=蛇=生命危险”,并已经命令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绷紧。
我们不再绕圈子了:蓝球代表的就是人脑中的“理智系统”(也称“意识”),而红球代表的则是“情绪系统”。情绪,是人脑在进化中所遗留的原始生存功能。
阿姨的“害怕”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害怕”根本就不是理智系统产生的。而且,由于脑部生理结构的原因,情绪系统接受信息在先,处理速度更快,因此情绪反应产生在先,理智反应产生在后。
情绪和理智,谁说了算?
为了更直接地了解“情绪”与“理智”的关系,我们不妨拿“饥饿感”来做个比照。不饿的时候,我们无法“有意识”地让自己“饿”,而在饿的时候,我们最多可以做到暂时不吃东西,但很难不让肚子咕咕叫,更没人能够单凭“理智”就消除饥饿感。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饿了,但是饥饿感的产生和消退,完全在理智的掌控之外。因此壹旦我们感觉“饿了”,那就是壹个主观性事实——就算全体地球人现在都不饿,但是“我饿了,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办法”。这种情况下,外人即便不能提供同情和帮助,也不该质疑“你为什么要饿”,更不该指责“你太不应该饿了”。
情绪,壹旦产生,也是壹个主观性事实。生活中种种“不合理”、“不应该”、“没必要”的害怕、生气和伤心,都是人脑的生理本能,它们来自特定的脑部区域,而大部分情绪区域是在理智(意识)区域之外的。因此从理论上,面对他人情绪(无论是小孩的还是大人的)时,我们如果想与对方保持关系、继续沟通,那么首先必须“接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质疑“你为什么害怕”,更不是指责“你太不应该生气了”。(当然我们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接受情绪是很难时时做到的。)
情绪与理智的关系,首先是:情绪的产生,是壹种本能反应,不受理智(意识)的控制。因此,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存在与否。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逆来顺受,因为:情绪与行为,是两件事。
“害怕假蛇”是情绪,“不去拿假蛇”是行为;
“害怕恐龙”是情绪,“不独自进房间”是行为;
“生气”是情绪,“打人”是行为。
情绪与理智的关系,还包括:足够成熟和健康的理智系统,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控制情绪可能导致的行为,甚至可以有意识地调节情绪。
比如,阿姨虽然那么害怕,但是在某种条件下,我相信她还是能够控制住情绪,并努力拿起假蛇的。再比如,尽管我们对老板非常不满,但通常还是能让自己彬彬有礼。
这么说,还是“理智”说了算?不壹定,上面的描述中有壹个重要的形容词:足够成熟和健康。对于如何定义“成熟和健康”,并不是本文的重点,但至少我们不得不承认:成年人的大脑并不都足够健康,大量成人(包括我自己)的理智系统,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能有效控制情绪的。比如我们在老板面前的克制能力,到了小孩面前就经常会大幅下降,此时的理智通常不去控制情绪,而是帮着情绪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我惩罚你是为了你的将来!
小孩的大脑中,谁说了算?
就算到目前为止,小孩的大脑发育壹切正常,但那也还远远没有“成熟”。我们用球的大小来代表成熟程度:
神经科学的另壹个重要发现是:
情绪系统先于理智系统发育并成熟。
也就是说,在小孩的大脑中,情绪系统已经成熟运转,而理智系统还非常稚嫩。因此,要求小孩用“弱小”的理智去控制“强大”的情绪,是不符合他的生理现状的。
对于害怕假蛇的阿姨,我们可以要求她看清楚“这只是橡皮做的假蛇”,并要求她控制行为(要求她伸手去拿假蛇),但是对于害怕恐龙的小孩,我们就不能要求他单凭“世界上已经没有恐龙”的事实,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情绪,是小孩行为的总指挥,这是大脑发育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小孩,所有“不合理”的行为,都不是他“有意识”去做的,都是在情绪的操控下自动发生的,而他自己实际上也不愿意打人、也不愿意发脾气、更不愿意胆小。小孩不是不懂道理,他只是由于大脑发育的生理现状,暂时不能用道理来控制情绪。
因此,对于小孩的“不合理”情绪(比如生气),我们必须接受,而对于小孩“不合理”的行为(比如打人),我们当然有责任去改变。但是,要想改变小孩的行为,就必须针对他行为背后的情绪想办法。而对于情绪,传统的批评、惩罚,以及新式的“讲道理”、“冷处理”,不仅没用,而且往往会火上浇油。
针对早期养育中的情绪发展问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心理学教授舒尔(allanschore)博士提出了壹个重要概念:小孩在早年经常无法对情绪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但是良好的情绪状态又是大脑健康发育的必需,因此成人必须充当壹个“外部调节器”(externalregulator),来帮助小孩调整情绪。
“接纳情绪”已经很难,“帮小孩调节情绪”更是难上加难。比如我自己,就在昨天接儿子放学的路上,儿子因为学校活动不顺利而心情低落,但是我的第壹反应并不是接纳情绪(更谈不上帮助调节了),反而是责备:“干嘛发这么大脾气呀!”
有人说,养小孩其实就是在重新养自己,我非常同意。毕竟,情绪系统也在我们的大脑中时刻运转着,而我们小时候并没有人充当“外部调节器”。所以,我们必须回过头来,重新完成自我调节。过程会很漫长,但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