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提起自己的母亲,海棠就恨得咬牙切齿。5岁那年,母亲带她去赶集。母亲在买枣的时候,偷偷地往她口袋里装,被卖枣的人发现。恼羞成怒的母亲扬手打了她壹耳光,骂她:“你这个死小孩,你怎么能偷人家东西!看我不打死你!”12岁的时候,有壹次她在洗澡,母亲非要过来给她洗。她不同意,母亲很粗鲁地抢过浴巾搓她的身"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作为自恋型父母的孩子,紧张你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更新日期:2021-08-29 10:01:59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壹提起自己的母亲,海棠就恨得咬牙切齿。5岁那年,母亲带她去赶集。母亲在买枣的时候,偷偷地往她口袋里装,被卖枣的人发现。恼羞成怒的母亲扬手打了她壹耳光,骂她:“你这个死小孩,你怎么能偷人家东西!看我不打死你!”12岁的时候,有壹次她在洗澡,母亲非要过来给她洗。她不同意,母亲很粗鲁地抢过浴巾搓她的身...

">



壹提起自己的母亲,海棠就恨得咬牙切齿。


5岁那年,母亲带她去赶集。母亲在买枣的时候,偷偷地往她口袋里装,被卖枣的人发现。恼羞成怒的母亲扬手打了她壹耳光,骂她:“你这个死小孩,你怎么能偷人家东西!看我不打死你!”


12岁的时候,有壹次她在洗澡,母亲非要过来给她洗。她不同意,母亲很粗鲁地抢过浴巾搓她的身体。搓了几下,看着她的下体,得意地说:“还害羞,你可是我生下来的,哪个地方没看过!”


16岁的时候,母亲不同意她读高中,逼着她出去打工。她从小学习都很好,特别是作文,经常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不顾她的苦苦哀求,母亲说:“你是女孩,上学有什么用!我可不能白养你。”


海棠对母亲的恨是近两年才产生的。


她因为在亲密关系中老是陷入控制和被控制的模式而寻求帮助。


之前,她谈过肆段恋爱,发现她找的每个男人都像母亲壹样控制甚至虐待她。


不仅如此,她发现自己周边充满了与母亲类似的人,比如老板、房东。


这让她意识到,母亲可能是她糟糕生活的源头,因此对母亲生出强烈的怨恨。


在咨询中,我发现当“控制”成为壹个人的核心命题时,TA往往有壹个自恋型的母亲或父亲。



01你的父母是自恋型的吗?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拥有壹个自恋型的父亲或母亲,可以问自己壹个问题:我的人生(生活)我说了算吗?


这个大问题可以拆分为无数个小问题:


留什么样的发型自己说了算吗?


穿什么样的衣服自己说了算吗?


做什么样的工作自己说了算吗?


与什么样的人结婚自己说了算吗?


生不生贰胎自己说了算吗?


离不离婚自己说了算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己都说了不算,父母都要干涉的话,那你的父母可能是自恋型的。


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卡瑞尔·麦克布莱德,主要从事有关自恋家长对小孩影响的研究。


她在《母爱的羁绊》中提出10种当母亲有自恋特质时,母女之间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将这10种母女互动关系,戏称为“10根毒刺”。


壹、你发现自己常常想得到爱、注意和赞许,却从来没法取悦母亲。


贰、你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事情让你感觉如何。


叁、妈妈嫉妒你。


肆、妈妈并不支持你进行健康的自我表达,尤其当这些表达和她自己的需要相冲突,或威胁到她的时候。


伍、在家里,所有的事都围绕着母亲转。


陆、你的母亲没有同情心。


柒、你母亲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捌、母亲爱挑毛病,指责别人。


9、你妈妈把你当朋友,而不是女儿对待。


10、你在妈妈面前没有界限,没有隐私。


壹个男性来访者在咨询中说:“我真希望自己的妈妈像绝大多数妈妈壹样只看重学习成绩,那样至少我知道如何讨她欢心。可是,我每次都不知道她今天又会为什么事发火。”


海棠也发现,母亲动不动就歇斯底里,闹得全家鸡犬不宁,自己在她面前完全没界限,母亲也不允许她有自己的隐私。



02自恋型的父母不允许你做自己



壹粒豆子从豆荚中剥离出来,掉到土壤里,壹场雨之后,就会长成壹棵豆芽。


这个成长过程如果不被外界打断,它就能长成壹棵豆苗,然后开花、结果。


壹个小孩生下来也是这样。蒙特梭利认为,儿童能够在精神胚胎的指引下,按照自发的内在程序、秩序成长。


如果这个成长过程没有被父母入侵或扭曲,他就能成长为他自己。


可是,自恋型父母,是不允许小孩做自己的。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将自恋型母亲区分为叁种类型:


事必躬亲型:这类母亲试图影响控制女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她替女儿做决定,左右女儿的穿着、行为、言谈、想法和感受,女儿几乎没有自我成长或发现自己天性的空间,在许多方面都成了母亲的附属物。


心不在焉型:母亲不给女儿提供什么指导、情绪支持、情感共鸣。她们从来不考虑,甚至否定你的情绪。


事必躬亲和心不在焉的混合型:大部分自恋的人都倾向于表现两种类型中的壹种,但这两种类型却不是排他的,母亲有可能在事必躬亲和心不在焉之间变来变去。或者,对两个小孩表现出两种极端:对儿子事必躬亲,对女儿心不在焉;对老小事必躬亲,对老大心不在焉。


这叁种类型的父母,对小孩造成的伤害各不相同。


事必躬亲型父母,让小孩有壹种被吞噬感。


有壹位来访者表达了这种痛苦:“母亲什么都要管我,恨不得替我呼吸”。


这种父母最喜欢做的事是扮演上帝,认为自己做的所有的事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小孩好。


小孩的自我几乎完全被父母吞噬掉了,他们只是身体上活着,精神上完全被扼杀。


有这样父母的小孩形成的壹种自我概念就是:我是无用的。


心不在焉型父母让小孩有壹种被抛弃感,这让小孩的安全感和价值感都很低。


有这样父母的小孩形成的自我概念则是:“我是被嫌弃的”、“我不可爱”、“我没有任何价值”等。


壹位女性来访者对男人的赞美没有壹点抵抗力。


壹个男人只要献献殷勤、夸夸她,就能轻易地哄她与自己上床。


而事必躬亲和心不在焉混合型的父母,则造就了大量的心理失衡者。


在我国重男轻女的社会文化下,那些被父母忽略的女儿,可能壹生都在被父母太偏爱哥哥或弟弟而深受伤害。


我的壹位女性来访者,因为父母偏爱妹妹而产生怨恨,与父母和妹妹都不再来往。


“我哪点不如妹妹,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她哭泣着说。


无论哪壹种类型,小孩健康的精神胚胎都被伤害,“儿童的理性”(蒙特梭利语)都被扭曲,小孩最终长成的那个人已不是真正的自己。


小孩的身体自我、智力自我可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情感自我却严重残缺。


因此,自恋型父母养育出的是“情感残疾”小孩。


情感残疾会严重影响小孩的亲密关系。


正如海棠壹样,她总是选择控制或施虐型的男人,后来干脆选择了自我破坏,与无数的男人上床,对SM上瘾。



03如何摆脱自恋型父母的不良影响?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叁步康复模型。


第壹步:是理解问题所在,收集问题产生的背景信息,从认知层面认识到自己父母的自恋,以及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第贰步:要对问题带来的相关情感体验进行处理,让自己宣泄情绪,充分体验这壹切,转换内心的消极概念。


第叁步:重建积极观念,用新的方式来审视问题,找到真实的自我。


第壹个步骤相对容易。


当来访者走进咨询室,都能很快接受并承认自己有壹个自恋的母亲或父亲,而且自己深受伤害。


仅仅这壹步,就会让他们轻松不少。杨今年25岁,在海外留学。


他说自己上大贰时,才意识到母亲不正常,后来看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觉得9条内容母亲全部符合。


“知道母亲是自恋者后,我小时候的那些奇葩经历都能解释通了”,他说,“我知道不是我不正常,是母亲不正常,这让我得到了很大的解脱。”


第贰步就难很多。


海棠的第壹步进行得很顺利,但久久卡在第贰步。


她对母亲产生了巨大的愤怒和强烈的怨恨。


她参加了壹个自我成长的课程,每天在学员群中分享自己的经验。


她恶毒地诅咒母亲,并变得非常易怒,她的怨恨和愤怒吓到了别的学员。


她每天都写很多母亲对她的伤害,以及她对母亲的怨恨,谁抗议她就和谁开战。


她壹连写了叁肆个月,文字中的暴戾和血腥才渐渐减少。


很多人不敢表达对父母的愤怒,壹是因为自己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贰是当他们这么表达的时候,其他人会说:“父母那样做都是为你好,你要体谅父母。”他们的愤怒从来没有得到确认,这往往造成另壹种伤害。


要摆脱自恋型父母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需要给自己的愤怒和其他情绪壹个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还会产生深深的悲伤,为那个自己从未有过的父母而感伤,也为那个自己未能成为的小孩而痛苦。


那个从未得到父母疼爱的小孩,会让现在的我们心疼不已。


在这个阶段,要允许自己释放情绪,无论是愤怒、内疚、悲伤,还是痛苦,都允许它们自由流淌。


正如《母爱的羁绊》中米尼所说:我现在懂得,必须先成为这个暴怒、恶毒的受害者,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


海棠在这壹个阶段中,就成为了壹个暴怒、恶毒的人。


有壹天,她写道:“现在我认识到,母亲伤害了我,但她也把我养大。她伤害我,是因为她也没有得到过爱……”我知道,她终于超越了第贰阶段。


到了第叁步,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从自恋型父母那里独立出来。


自恋是壹个连续体,连续体的壹边,是少量自恋特质,另壹边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如果你的父母有严重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你要接受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改变了。为了避免他们继续伤害你,就需要你建立底线。


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你做什么,不做什么,或者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我壹般建议来访者先从小事划界限。


比如父母进你的房间要敲门。


当你这样要求时,他们可能愤怒地攻击你,你也可能产生内疚感,但坚持住你的底线,壹遍壹遍地坚定地告诉他们:进我的房间请敲门!直到他们改变为止。


再是要对父母降低期待,他们就是没有能力爱你,无论你再怎么努力,都不能让他们对你更好些。


而且,他们壹生都改变不了了。


你最好与父母建立壹种“普通关系”,只在必要时才与他们接触。


你需要重建自我概念,父母对你的定义是扭曲的,你需要从中走出来。


你已经是壹个独立的成年人,你可以做自己的父母,抱慰那个从来没有得到疼爱的小孩。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对父母的投射的反应不那么强烈了;你能够建立起清晰的底线;由于你已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他们不能再那么轻易地激起你的痛苦;由于你接受了他们的缺陷,你对他们不再抱有那么多期待了。


最终,你就会达到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所说的疗愈的境界:既亲近,又独立。


到那时,你既能呆在父母身边,又能跟他们保持距离。无论哪壹种情况,你都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你真正成为壹个既独立又完整的人。然后,你就能处理好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