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狂热追星族是怎南京心理咨询样炼成的

更新日期:2021-08-29 17:58:55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作者:武志红:wzhxlx虽然狂热追星的事件屡有发生,但2007年3月28日无疑是中国追星族史上标志性的壹天。当日,刘德华的女歌迷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为了吸引自己痴迷的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美国男子欣克利不惜刺杀...

作者:武志红

:wzhxlx

虽然狂热追星的事件屡有发生,但2007年3月28日无疑是中国追星族史上标志性的壹天。当日,刘德华的女歌迷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

为了吸引自己痴迷的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美国男子欣克利不惜刺杀美国总统里根,因为脑子里壹个莫名其妙的声音,英国男子马克?查普曼杀死了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

但相对而言,或许杨勤冀自杀壹事更加不可思议,因为这不是壹个粉丝的疯狂,而是壹家人的疯狂。

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几乎壹个超狂热的追星族,背后都有特定的家庭因素。他之所以痴迷壹个明星,其实是想弥补他在家庭中的壹些缺失。

超级溺爱导致病态痴迷

杨丽娟说,她在16岁的壹个晚上梦见了刘德华,从此狂热地痴恋上刘德华,随后无法上学无法交际更无法工作,她的所有关注点全放到了刘德华的身上,搜集关于刘德华的壹切物品,参加其演唱会,人生也只剩下了壹个梦想:与刘德华近距离见上壹面。

这看似是壹个无缘无故的偶然事件,仿佛是那个梦将她拉入了壹个迷幻世界,从此沉溺而不能自拔。

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自发性的事件,都反映了壹个人内心的需要。杨丽娟也不例外。

那么,是什么需要呢?在我看来,就是回避成长责任的需要。

杨勤冀自杀后,杨母说,杨丽娟痴迷刘德华后,他们从未阻止过女儿。

这显然反映了壹个事实:杨勤冀夫妇对这个女儿过于溺爱。这不难理解,杨勤冀是在近40岁的时候,才有了壹个女儿,老来得女,男人是很容易生出溺爱之情的。

对于壹个不到6岁的小孩,溺爱会让他产生壹个错觉:我很强大。因为,他的那个小小的世界里,他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他想要什么想做什么,父母几乎都可以满足他。这会让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但是,他壹方面是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另壹方面却是极其无能。因为,父母在替他完成壹切成长需要的同时,也剥夺了这个小孩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父母越溺爱,这个小孩的成长机会被剥夺得就越厉害,他也因而就越无能。6岁前,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关键期,如果6岁前壹直被严重溺爱,这个小孩的各方面能力就都遭到了严重损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小孩很快就会发现这壹点。他会发现,自己不能和小伙伴打成壹片,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交际;他也会发现,像在学校打扫卫生这样的琐事对他都是壹个折磨;他还会发现,老师和同学不会像父母壹样把他奉为中心……

这些发现会令他备受伤害。并且,6岁前,他以为父母很强大,什么都能替他解决,但现在他知道,父母其实是很平凡的人。

这时,他就很容易产生壹个幻想:如果有壹个远为强大的新“爸爸”或新“妈妈”,那是不是壹切难题又可以迎刃而解了?

对于壹个十几岁的小孩而言,他最容易看到的远为强大的新“父母”,无疑是曝光率最高的各类明星了。于是,各类明星最容易被选中,所谓的狂热痴迷也由此而产生。

这或许就是杨丽娟痴迷刘德华的心理真相。6岁前,父亲能帮她化解几乎壹切难题。但当她16岁时,父亲对她的很多问题都无能为力,于是她开始幻想出现壹个远为强大的新“父亲”,而刘德华就是被她的潜意识选中的新“父亲”。

痴迷刘德华是她内心的需要

正常热度的追星,是很正常的,也是青春期的小孩自我成长的必然过程。小时候,他们是通过认同“强大”的父母来发展自己的人格的。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发现,父母其实很平凡,于是他们就渴望找壹个远为强大的新的“父母”,通过认同他们,来继续发展自己的人格。于是,他们也会追星,其实调查显示,超过90%的小孩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

在正常的追星过程中,小孩会认同他们,将他们的壹些被媒体描绘的人格特质吸收到自己的心中,他们的人格也由此出现成长。

但是,杨丽娟对刘德华的狂热痴迷,就不是认同,不是为了自己人格的成长。相反,她是幻想再有壹个更强大的新“父亲”,替她解决成长的难题。但这当然不可能,于是,她的追星就成了阻碍她成长的因素。壹方面,她狂热追星;另壹方面,她严重自闭。所谓的自闭看似是因为痴恋刘德华的结果,实际上是逃避自我成长的壹个借口。

奇特的是,女儿如此明显不对劲,但杨勤冀夫妇居然壹点都不这么看。以前,他们对媒体说,曾斥责并阻止过女儿痴迷刘德华,但杨勤冀自杀后,杨母对媒体承认,他们从来没有指责过女儿,相反认为女儿这样很正常。杨父更是在遗书中为女儿的病态痴迷辩护,认为女儿这种痴迷是伟大的爱。

显然,不只是杨丽娟不敢面对现实,而是杨家叁人都拒绝面对现实。这导致他们最终只能“壹步壹步地”走到今天。

以前,杨丽娟的唯壹梦想是与刘德华近距离见壹面。但真地近距离见了,她又不满,而是渴望与刘德华单独待上几分钟,壹起唱唱歌玩玩游戏。她说,如果能有这样几分钟,她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假若刘德华真满足了她这个要求,她可能会产生新的渴望。

因为,她对刘德华的痴迷,其实就是逃避她的个人成长的借口。见了刘德华又如何,刘德华真与她单独相处几分钟甚至壹天又如何?那之后,她还是要单独去面对壹个事实:她是壹个没有能力没有工作没有朋友的大龄女子,现在,她还失去了父亲失去了资产,剩下的只有债务和同样没有能力的母亲。

于是,尽管父亲已为她而自杀,但当《华商报》记者问“究竟你是更爱刘德华还是更爱父亲呢?”她的回答居然是“就是爸爸死我也不后悔,我不见到他我是不会走的”。当记者又问她,你不是已和刘德华合影了吗?她的回答是,那张照片是合成的。

显然,她仍然沉浸在对刘德华的痴迷中,即便父亲的死都不能把她拉回来。

再套用前面的那句话“人的壹切自发的行为都是内心的需要”来解释的话,她继续痴迷刘德华仍然是她内心的需要,她需要用这个痴迷逃避那个不堪面对的真实世界。

爱的匮乏也会催生追星狂

过度的溺爱容易导致狂热追星,而爱的严重缺失,也容易导致这壹点。

2005年底,周杰伦歌迷谢枫在周杰伦的广州演唱会现场吞安眠药自杀,此后我参与这壹事件的连续报道。他也是狂热痴迷周杰伦,不过,他对周杰伦的痴迷相对比较现实,他的确崇拜周杰伦,但同时也渴望周杰伦能治好他的偏瘫。

不过,与杨丽娟壹直被严重溺爱不同,谢枫壹直是严重缺少爱。他先是壹直和姥姥壹起生活,等7岁后才和父母在壹起,但这时他又多了几个弟妹,而他因为和父母没有壹起生活过,壹直觉得和父母很疏远,但与父母和弟妹关系还算可以。

十几岁时,谢枫得了偏瘫,但因家境贫困,父母为他花了数千元医疗费后,开始放弃了对他的治疗,而他则千方百计从家里家外弄钱,以争取进壹步治疗。最终,他和父亲关系严重恶化,他自己说,父亲为了不让他去看病,曾用铁丝捆他。

大约就是在对父母彻底绝望之后,壹次在听周杰伦的歌时,看着天上飘过的白云,他突然对同样患有过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周杰伦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开始幻想如果能乘着白云而去寻找周杰伦,或许周杰伦能出钱治好他的病。从此以后,在他伤痕累累的人生中,周杰伦几乎成了他唯壹的精神寄托,每当难受的时候,他会听壹听周杰伦的歌,好像感觉就舒服多了。不仅如此,他也开始理和周杰伦壹样的发型,也模仿他说话的强调,这都是典型的认同心理。到了2005年,他的病情日益恶化,同时周杰伦又开始举办全国巡回演唱会,他随即想,这可能是他在瘫痪前唯壹的机会了,于是他拖着偏瘫的病躯,用非凡的毅力,跟着周杰伦的足迹去了全国很多城市。

不过,与杨丽娟壹样,谢枫也发现,想靠近周杰伦是不可能的。到了周杰伦这次大陆行的最后壹站——广州,谢枫彻底绝望,于是吞了数十粒安眠药。

谢枫的行为壹样疯狂,于是也被人冠上“追星狂”的称号。但我们可以看到,杨家对女儿的溺爱,会造就追星狂;谢家对谢枫的放弃,壹样也会造就壹个追星狂。

原因不同,目的也相异,但从心理上,谢枫和杨丽娟壹样,都是将明星当作了远为强大的新“父亲”,渴望他们像神壹般能将自己拉出命运的漩涡。

他之所以迷失,是因为没有自己

从谢枫和杨丽娟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得出壹个结论:追星狂的原因,都可以回溯到他们的家庭关系中。

这是壹个普遍的道理。可以说,壹个健康家庭长大的小孩也会追星,因为这是自我成长的规律所致,但他们追星的热度相对是比较正常的。假若壹个小孩追星的热度超乎寻常,我们几乎都可以到他的家庭关系中去寻找答案。

追星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的明星,也可以是虚拟的明星。

前不久,广州壹所职业中学的高贰学生小李因严重“动漫化”而成为媒体关注热点。他不仅穿得像动漫中的人物,还模仿动漫人物的说话方式,已严重沉溺在动漫的虚拟世界里而有点不能自拔。

其实,这和狂热追星是同壹种心理。小李也是在严重认同动漫人物,他将动漫人物当成了自我成长的模板。很多家长看到这个新闻,估计会立即得出壹个结论:动漫真可怕,绝对不能让小孩成为动漫迷。

但实际上,和杨丽娟、谢枫壹样,小李是心理有问题在先,而迷恋动漫在后。他之所以迷恋动漫,是因为他没有壹个稳定的人格基础,所以他需要通过认同动漫人物来发展自己的人格。

小李的问题极可能也是源自爱的缺失。当他站在高楼边缘,显露出自杀倾向时,他的妈妈居然两次想拿木棍去惩罚儿子。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他妈妈尚且如此,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估计小李得到的温暖也不会太多。

每个小孩的人格基础,都是他6岁前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如果父母既爱小孩,又给了小孩自我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个小孩就会形成壹个稳定的人格基础,换句话说,就是他知道自己是谁。那么,他以后就不会因为迷恋明星、动漫而丢失自己。

譬如小李的例子,他和父母的关系模式很可能是冰冷的甚至暴力的。那么,小李很小会拒绝向父母认同。但是,我们成长的路上,必须有认同的榜样的。小李后来也找到了,那就是他的动漫世界。

所以,动漫只是小李迷失的表面原因。实际上,在他迷失在动漫世界之前,他可能因为爱的缺失,早已经先迷失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壹个结论:不管被追的星是现实世界的明星还是虚拟世界的动漫人物,我们都不可把被追者当成归罪对象。那样做,我们就和壹味归罪刘德华的杨勤冀和杨丽娟没有什么区别了。真要归罪的话,我们几乎都可以从追星狂的家庭关系中找到答案。

并且,还需要澄清的壹点是,正常热度的追星是青春期的小孩所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必对此大惊小怪。我们甚至都不必苛求小孩壹定要追那些看似健康、阳光且壹本正经的星,因为叛逆也是青春期所不可避免的现象,小孩有壹段时间追那些看似不健康的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们所需要警惕的,只是超乎寻常的狂热。并且,如果看到小孩有超乎寻常的热度,那么,也先不要急着去谴责明星或追星现象,而应先反省壹下自己和小孩的关系,因为它才是最可能的答案。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