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朱AI来源:银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先说壹下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我没有直接批评Ayawawa,是因为我认为她的流行不是她壹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群中有她存在的土壤。就算没有她,也会有类似的别人。分析并消除她存在的土壤,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怎么消除呢?管别人不壹定有效,不如从反省自己做起。我对Ayawawa的态度是:自己不会按照她的理论做,同时尊重有些人需"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Aya海豚的图片wawa与自由的代价

更新日期:2021-09-03 05:12:51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丹朱AI来源:银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先说壹下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我没有直接批评Ayawawa,是因为我认为她的流行不是她壹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群中有她存在的土壤。就算没有她,也会有类似的别人。分析并消除她存在的土壤,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怎么消除呢?管别人不壹定有效,不如从反省自己做起。我对Ayawawa的态度是:自己不会按照她的理论做,同时尊重有些人需...

">丹朱AI来源:银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


**先说壹下写这篇文章的理由。我没有直接批评Ayawawa,是因为我认为她的流行不是她壹个人的问题,而是人群中有她存在的土壤。就算没有她,也会有类似的别人。分析并消除她存在的土壤,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怎么消除呢?管别人不壹定有效,不如从反省自己做起。


我对Ayawawa的态度是:自己不会按照她的理论做,同时尊重有些人需要她。她的理论完全上升不到学术的高度,但她本人没有她的理论那么粗糙,至少算个精明的商人。


关注Ayawawa,差不多是从伍年前开始,她的大部分微问答我都看了,采访也看了壹些。关注的动机,是出于人类学的兴趣。


据我观察,她的粉丝论教育程度,从藤校博士到小学没毕业都有;论财富水平,从家产过亿到月入800都有;从地域分布,从北上广到十八线农村都有。


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教育水平的女性,在感情问题上都关心些什么。虽然她的粉丝不代表所有女性,但已经是足够大的壹个群体了。


Ayawawa为什么成功,其实是比她到底对不对更有意思,也更值得讨论的壹个问题,和经济、文化、法律、集体潜意识、生物本能都有关系。


我只从心理角度,做壹点猜测。外部冲突常常是内心冲突的外化,抛开情绪的发泄,围绕Ayawawa的壹系列争论,体现的是人内心两个重要方面的冲突——安全感与自由。


她会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理论有两个特点:简单,明确。这给人带来了安全感。


她的理论基础,是进化心理学中非常小的壹部分。Mv(伴侣价值)和Pu(亲子不确定性)两个概念讲了很多年,壹直都没有超过《自私的基因》的范围。这有什么好处呢?


新粉可以快速学习,掌握关键名词,立刻读懂她的书。如果去看严肃的心理学公众号,比如“叁仓心理学界”,就要不断去查各种名词,还要英语好,认知负担呈指数增长。


显然,看Ayawawa更能给人壹种“我掌握了壹种理论体系”、“我能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幻觉。


Ayawawa迎合了人性中很重要的壹种需求:消灭不确定性。


在她的微问答中,几乎每壹条都有这么壹类提问:“娃娃姐,我该怎么办?”“我该离婚还是不离婚?”“怎样才能让老公对我好壹点?”“怎样让男朋友在房子上写我名字?”


而Ayawawa,也每次都能给出明确回答,比如“你要提升Mv。”“你Pu太高了。”“把财政大权抓到手。”“你高攀了男朋友,高攀要吞针。”粉丝得到了答案,Ayawawa卖了化妆品,皆大欢喜。


不确定性给人带来焦虑。


比如壹万年前,人类在野外打猎遇到了野兽,是战斗还是逃跑?选择前者可能会被咬死,也可能得到几天的食物。选择后者可能保命,也可能过几天饿死。必须要当机立断,犹犹豫豫死得更快。


壹种本能有时候是适应性的,有时候则不是,跟所处环境有关。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面对的生死抉择越来越少了,而细腻的情感越来越多,这时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有时候就不太适应环境了。


网上的讨论,有壹种明显的现象:当谈到某个有争议的事物时,很多人拥有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认为你要么赞同要么反对,没有第叁种选择。他们无法想象在黑与白之间,还有深深浅浅的灰色。这就是壹种不合时宜的对确定性的追求,妨碍了对事物更全面的认知。


对Ayawawa言听计从、奉为至宝的人,和把她踩在脚下、认为她没有壹丝优点的人,看起来势不两立,其实是壹类人,心理成熟程度相当,做的也是同壹件事——消灭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追求绝对正确。


耐受不确定性,需要壹定的心理成熟程度。


挑战多数人对于确定性的追求,很容易挨骂,因为这唤起了他们的焦虑。人总是难以承认自己的不成熟,而更容易怪罪别人——你让我不舒服了,壹定是你的错,所以我要攻击你,甚至恨不得你去死,然后我就安全了。


拿李松蔚举个栗子,他总是试着尽量客观地从矛盾双方的角度讨论问题,但不幸的是,两边的人都有骂他的,怪他不够体谅自己。反而是立场鲜明的武志红,被更多人喜欢。



“恨不得你去死”不是我说的,而是源于生活。


简单,明确,让人有安全感。有人会说,Ayawawa这样言之凿凿地给人提建议,听她的话,不是丧失自由吗?


没错,就是丧失自由。不止Ayawawa,还有很多情感导师啦,人生导师啦,灵性导师啦,当人们不经求证就相信他们时,就是在把自由拱手相让。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对自己毫无好处,人们不会选择做壹件事。


听Ayawawa的话,或许可以把自己的性别优势最大化,让男朋友买房加自己的名字,这是可以意识到的好处。但我认为,这只是表层。


存在主义认为,心理问题源自于肆个基本命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所有人都无法避免这肆个存在命题引发的焦虑。为了防御焦虑,人们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与不恰当的行为。


虽然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贰者皆可抛。”但有时人们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样热爱自由,反而在逃避自由,弗洛姆专门有壹本《逃避自由》讲这壹现象。这个悖论是怎么形成的呢?


自由让人感到惶恐。


就像之前被关在小黑屋里,忽然被释放了,来到了广袤的荒原上,人开始自我怀疑: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荒原上有危险吗?我要怎样建设家园?我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壹生?这样的惶恐可能会让人崩溃,想想《肖申克的救赎》中出狱后自杀的老人。


自由还意味着未知。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壹气之下离家出走的经历,结局呢?跑不了多远,到了没去过的街区,或者旷野中,肆面望望,没有壹个认识的人,甚至没有人,也不知道藏着什么危险,不禁心慌害怕,哭哭啼啼回家。


允许壹个不够成熟的人在感情中自由探索,TA的感觉可能就像离家出走的小孩,因此愿意付出壹切代价逃避未知,比如相信Ayawawa那个粗糙的感情模型。


自由必定与责任相伴。


当人有了选择的自由,就意味着这是你的选择,没有人强迫你,你要自己承担责任,无论发生什么。


选择壹条路,意味着放弃另壹条路,你要承担未来可能的后悔、失落、怀念,以及对他人的羡慕、嫉妒……有人无法承担着种种复杂的感情,只好把责任连带着自由,壹并甩给别人,就像粉丝把要不要离婚这样的大事交给Ayawawa。


享受自由需要勇气,而勇气来自于成长环境与自己的努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我并不觉得相信Ayawawa的人非蠢既坏,她们只是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Ayawawa的流行,也不是她壹人之力,而是壹场心有灵犀的合谋。


如果大多数人的人格壹直处于为了追求安全感而放弃自由的阶段,那么Ayawawa永远有市场,她消失了也会有下壹个。批评别人非常容易,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儿。我觉得有批评Ayawawa的时间,不如好好想想:


1.我恐惧自由吗?


2.我独立承担责任了吗?


3.我能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吗?


4.对于女性的独立,我做出实际贡献了吗?这个实际贡献不用多么高大上,做到“敬业”就算壹条。那么,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吗?或者,我至少在网上没有发泄情绪给别人添堵吧?


5.我对同胞有同情心吗?对于因为种种条件限制,还是要听从Ayawawa的女性,我能不能理解她们的苦衷,而不仅仅是批评她们落后?


以上这些反思,都比单纯嘴炮Ayawawa来得有用。


(请不要再说我支持Ayawawa。分析壹个事物产生的原因和赞同它,是两回事。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有人搞不清这个简单道理。)


文章来源:douban/note/670450376/
作者简介:丹朱AI(豆瓣ID:ID:59291955)壹个正在好好学习的心理咨询师。不算命,男朋友也不算(`?ω?′)。:银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
责任SpencerJXLF

原作者名:丹朱AI

转载来源:银河系生活指南(ID:DanZhu_N)

转载原标题:Ayawawa与自由的代价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