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当我们回顾上一世纪医学发展,欣喜地看到医学在战胜躯体疾病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时,我们也同时看到精神/心理障碍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给社会发展和进步造成的阻碍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尤其是在尚未体味社会冷暖、思想处于动荡、幼稚期的青少...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中国大陆18岁以下*人3.67亿,据保守估计,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仅常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病率即为%,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学生10年中辍学原因的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并且,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专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其各发育阶段很多环节和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从发育阶段来看,涉及到母孕期、围产期、婴幼儿期和学龄期4个时期;从影响因素来看,不同时期的主要因素则有所不同,母孕期和围产期以生物因素为主,婴儿期,特别是学龄期社会心理因素所起作用愈来愈大。生物学因素可能构成心理障碍的素质基础,而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构成了心理障碍的诱因和调节因素。
从客观环境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儿童青少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理社会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是常见的不良因素;情感表达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所谓情感表达不良可能有两种表现,一是过度保护或溺爱,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父母们以为这是爱孩子,却没考虑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成长、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另一种则表现为漠视,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它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出现问题。另外,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如中国自古崇尚文化和学识的传统以及的升学现状,势必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使得许多家长和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相应降低对其它方面的要求。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文化或哪所学校特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在1997年召开了全球心理健康会议,呼吁各国政府、机构重视心理和行为问题,其中,儿童青少年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1/5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少女怀孕、离家出走、自杀及暴力、犯罪等,其中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国的各级政府和部门已经开展了不少工作。仅就卫生部来说,对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并且已于2001年开始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包括卫生部—美国礼来亚洲公司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5年合作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落实全国精神卫生规划目标,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当我们开始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时候,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依然让人揪心:中国大陆有3.67亿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可是,中国大陆目前从事儿童精神科工作的医生不到150名。美国人口是我国的1/5,儿童精神科医生有6000名。专家呼吁:我们的儿童青少年需要更多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人们帮助他们。愿更多的热心人、更多的部门、更多的团体携起手来,一起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