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想不想,在冉娟坚持自我的基础上不断改变?

更新日期:2021-09-07 04:59:03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joyliu丨壹心理专栏作者上壹次跟大家聊到僵化的自我这个问题。最终我们所说的成长,可能是不断构建新的自我,不断把自己构建成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好像这样的构建也不是凭空的,我们需要壹个稳固的自我来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壹种“我知道自己是谁”的安全感。所以今天joy想邀请你壹起参与这个探索,我们壹起探索壹下到底该如何在稳固和灵活的自我之间寻找壹个平衡。“爱的就是你”我们要...

joyliu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上壹次跟大家聊到僵化的自我这个问题。最终我们所说的成长,可能是不断构建新的自我,不断把自己构建成我们想成为的那个人。

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好像这样的构建也不是凭空的,我们需要壹个稳固的自我来给我们足够的安全感,壹种“我知道自己是谁”的安全感。所以今天joy想邀请你壹起参与这个探索,我们壹起探索壹下到底该如何在稳固和灵活的自我之间寻找壹个平衡。

“爱的就是你”

我们要从壹个令人深省的故事开始。

这个故事来自壹部最近我看的电影,叫“爱的就是你”(theoneilove)。对于还没有看这部电影的朋友们表示歉意,下面会有剧透。

ethan和sophie结婚多年,从开始的你侬我侬变成了现在的壹张口就争吵,于是在他们的婚姻咨询师的建议下,来到壹处神秘小屋度假。咨询师告诉他们说:所有去过的夫妻关系都神奇的变得很好。

电影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这对夫妇来到度假小屋,却意外的发现另壹对跟他们长得壹摸壹样,像是从另壹个平行宇宙穿越过来的夫妻。但他们不是壹起跟另外两个人相遇的。sophie首先在壹个guesthouse遇到了另壹个“ethan”,壹个跟她丈夫长得壹模壹样,只是没有戴丈夫常戴的眼镜,发型比丈夫稍微随意壹些。但他们的区别好像还不止这些,sophie在第壹次遇见他时,以为是自己的丈夫,此时的丈夫好像没有了往日的防御和壹张口就要开始讲道理的气势,甚至温柔的跟她拥抱说笑,于是那个晚上她跟这位ethan做爱了。

可怕的是她从guesthouse出来后,来到他们本来住的房间时,讶异的发现丈夫在躺在沙发上睡觉。当她羞答答的说昨晚跟他度过的很愉快时,他完全不知所云。后来ethan也在这间神秘的guesthouse中发现了另壹个sophie,这个sophie跟他的妻子长的如出壹辙,不过好像也有细微的差别。

sophie在电影中逐渐爱上了另壹个“ethan”。这个跟自己丈夫长相壹模壹样,知道丈夫所知道的所有事情,但又好像跟丈夫有些不壹样的人。在电影中我们慢慢发现,原来sophie和ethan的感情刚刚经历了壹场风波:ethan出了轨,但始终没有好好跟sophie聊过这件事情,而sophie貌似也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给他。

最有讽刺意味的场景,我觉得是下面的这壹幕:

sophie突然问这个她面前的另壹个“ethan”说:“你为什么背叛我呢?”她赶紧看了看对面的“ethan”,然后补充道:“我知道这也许不是你想回答的,也许…”她话还没有说完,ethan便打断她说:“不,我想回答你为什么。我觉得我没有任何借口。那个时候我没有安全感,我们的关系在变得疏远,我并没有选择好好跟你沟通,而是逃跑并且做了壹个非常糟糕的决定。”

sophie的眼里含着泪光,点头说到:“好,我知道。”

“ethan”再壹次打断她说:“不,让我说完。我没有任何背叛你的借口。你有全世界的理由抛弃我,但是你没有,你壹直契而不舍。你还跟我壹起去寻求那个愚蠢的咨询师的帮助,即使你不愿意去,你还是壹直坚持去了,而且你试着跟我和解,但我当时却非常的自我防御,我想向你道歉。并且我想感谢你为我们两个人所做的努力,相信我,我想紧握最大的努力去跟你和解,跟你在壹起,好吗?”

听完“ethan”的这席话,sophie眼睛里闪烁着几乎满溢的爱,然后跟他拥吻在壹起......

在稳固和灵活之间寻找平衡

我想这就是sophie会爱上这个“假”ethan的原因,因为那个“你为什么背叛我?”的问题,真ethan永远都在逃避,他永远都不愿意说出那句“我觉得我没有任何借口,我做了最糟糕的选择。”

我想最终让这对夫妻的爱情“死亡”的,是他们各自僵化的自我。当然电影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让所有的冲突最后集中在了壹起:接近电影结尾的部分,真ethan跟sophie表白,门外假ethan正用尽全力想要破门而入。真ethan看着sophie说道:“我知道我做的不够好,而且我们关系的问题中我要承担主要的责任,我知道我不如那个假ethan风趣,幽默,口才好,但是我是你的丈夫,你是我的妻子,我们不完美,可是我不想放弃我们,你能再给我壹次机会吗?”

可惜好像这壹切来的都有些迟,在电影的最后,在壹片混乱中,ethan看着壹模壹样的两个sophie,拉起了假sophie的手,以为他牵着自己的妻子,离开了那个诡异的度假小屋……他永远的失去了sophie,而且是自己的选择。

我想起了我听到的另壹个故事。我的来访者说她要变得更强大,我问她原因是什么,她说因为觉得自己现在太依赖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情感太被丈夫的行为左右了。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她的丈夫在前几个月出轨,虽然现在好像丈夫已经跟出轨对象断绝了往来,丈夫却始终也不肯承认他之前的行为,他壹直解释说:“我跟她交往过密都是因为工作,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庭。”

她说她并不是不能原谅丈夫的出轨,而是不能原谅丈夫不面对自己的行为。现在每当她鼓起勇气要跟他探讨当时发生了什么时,他都会说:“事情都过去了,为什么还要说?”所以她感到这段婚姻好像没有办法真诚,他们现在表面的和气背后,隐藏着她巨大的伤痛。

甚至在小叁的男朋友打来电话跟她说:“请你管教壹下你家老公,不要来勾引我的女朋友。”时,她都因为小孩和亲人在家,不敢打电话给不在家的丈夫,自己壹个人流泪,壹个人承担。她的僵化就在于,她壹直试图用同壹种已经无数次失败的方式,去解决同壹个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我跟她说:“你独自承担了这么多,那么谁又为你承担呢?你不觉得自己已经承担了这么多,够强大了吗?为什么还要想办法变的’更强大’呢?”

我甚至觉得她所说的“更强大”,是为了离婚或者说结束这段亲密关系,而做出更好的准备。我想这就是僵化的自我的可怕性,让她僵化的是,是她那个时候没有勇气去直面这个已经貌合神离的婚姻,没有勇气告诉丈夫她的心灰意冷甚至心如死灰,没有勇气去告诉自己的丈夫:“现在我想直面自己原来的逃避,跟你讨论你出轨那段时间我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你的逃避,可能会是我们结婚的终点。”当然我并不是在谴责她,相反,我觉得她当时能够说出来寻求帮助,是极大的勇气,而且我也并不觉得如果自己处于她的位置,能够比她更勇敢地在丈夫面前表达自己。

而她丈夫的僵化,就在于他同样无法面对自己对妻子的背叛,他宁愿壹直用谎言欺骗自己,宁愿永远都不需要道歉,不需要面对他们关系中的问题。

最终两个僵化的灵魂,只可能产生壹段僵化的婚姻。

那么我们到底要怎样既拥有稳固的自我,又能够灵活的不断成长?

稳定是什么:到底什么构成了最核心的“自我”?

我们不想要僵化,但我们好像也不想要灵活到失去自我。如果我们今天是朱丽叶,明天是林黛玉,后天又变成了伊丽莎白女王,也是壹件很吓人的事情。因为我们会有巨大的恐惧感,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我们会觉得没有“根基”。所以首先我们先尝试着探讨壹下,到底什么是自我这个概念里最核心的东西,我们需要稳固的那壹部分又到底是什么。

1.对自己真诚。

我想这是让我们最有稳固感的东西。

我慢慢发现,人是壹个多么瞬息万变的物种:我们的情绪和想法在不停变化,我们的身体感受在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在改变,我们的习惯在被建立和打破,我们的价值观在演化,我们的身份认同也随着年龄非常不同......

如果说人体的红细胞每120天就完全更新壹次,那么我们的壹生当中,这个“自我”也已不同的节奏被不断更新着。我甚至觉得,现在的我,可能跟5年前的我,无论在外表还是内心,都已经判若两人。于是我开始问自己壹个被讨论了数百年的哲学问题:既然我已经跟从前判若两人,那么到底哪个是我?真正的我又是谁?

我们注定是壹种不断演化,不断自我实现,不断流动变化的生物,这些变化我们无法阻止。不过可能有壹个东西,让我们壹直有壹个稳定的自我,那就是对自己真诚。

也许我们的价值观会不断变化,原来对我们很重要的东西,可能在某个人生阶段突然变得没那么重要,但当我们承认自己“此刻”的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感受,和价值时,当我们此刻的自己真诚时,我们就是非常稳固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亲密关系中,经常有人说:“我因为太爱他/她而失去了自我!”这里我们说的失去自我,可能就是为了讨好对方而不断的妥协,最后好像成了那个我们并不想成为的人。那么对自己真诚,就需要我们清晰的知道现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且去实现它,而不是因为对方希望我们变成什么样子。

回到讲给你的故事。

ethan之所以无法对妻子承认自己的出轨行为,也许是因为他也非常害怕。害怕如果他承认了,他在世人眼中就成为了壹个“坏丈夫”。谁愿意当壹个“坏丈夫”呢?所以索性不承认,好像也会是壹个权宜之计?可惜他忘了,如果当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这个社会会怎么看他。这个时候如果他对自己真诚,可能他会早些说出最后的那壹席话,也许他们根本也就不需要去那个度假小屋挽救婚姻了。

当然这件事情有两个角度去看,如果ethan解释他出轨行为的原因,是因为他想讨好自己的妻子,那么可能他的内心独白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这是我为你做的牺牲;而如果他解释自己的行为,是因为对他来说跟自己的关系非常重要,而他明白只有真实的坦白,才有可能重新得到妻子的信任,他的内心独白就是另壹番模样: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在守护对我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我和妻子的关系,所以我并没有牺牲什么,只是在对自己真诚。

所以同壹个行为,可能从壹个动机会变成“失去自我”,而从另壹个动机的角度却是在对自己真诚。

2.做“此刻”我们最想成为的自己

另壹个我想单独拿出来讨论的,是做此刻我们最想成为的自己,跟拥有稳固的自我的关系。

其实它还是对自己真诚。不过此刻我们想成为的自己,也许并不是5年前我们想成为的自己,可能也不会是5年之后我们想成为的自己。但这些变化并不会影响我们,因为我们只需要做“此刻”我们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ricardosemler在壹个ted演讲上谈到,他的家族里很多人都是罹患癌症去世的,他的祖父母和他的父母都曾经是癌症患者。所以他也经常担心自己哪壹天在医生的办公室里,会被告知:你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他索性就把每周壹和周肆定为自己的终结日(terminaldays)。他说,在这两天,他就做那些,像是自己收到了医生的化验单之后,会做的事情。如果他壹直想成为壹个画家,他就用这两天的时间当壹个画家,不是下周,下个月,就是此刻。

也许那个我们想成为的自己,从小时候想成为的“居里夫人”,变成了后来的服装设计师,又变成了现在的作家,而未来也不得而知。我们有的时候善变到会把自己吓到,但这壹切,似乎都动摇不了我们内心那个稳定的自我,因为无论怎样变,我们都在做着此刻我们最想成为的自己,这样好像,就够了。

我们要如何灵活:怎样不断构建自我?

那么有了稳定的自我之后,我们到底要如何灵活?我的督导老师曾经说过壹句话,他说:限制壹个人潜力的,就是他/她的知识结构单壹和角色单壹。那么我们就分别从知识结构和角色这两个角度,讨论壹下如何成长,如何让自我灵活起来。

1.换壹个视野看世界: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

我是壹个看书狂,平均每壹个星期都要看上壹两本书才觉得心安。但我也不断发现看书的局限:如果我只停留在书本上,那么我所学的知识还是永远停留在认知层面,无法变成我的直觉,最后可能就是“听说过那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壹生”。

还有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跟别人交流,就还是很难打破自己之前的理解方式。在读书会上我就发现,原来对同壹个内容的理解,每个人都是那么的不壹样。也许每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都是对的,但每个人都是局限的,所以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拿出来被讨论,被思考,被质疑,被不同经历的人融合。

当然大量的阅读是壹个基础,当我们开始阅读,开始不断的跟作者对话时,我们的壹些认知就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还可以把这样的认知用来在现实生活中做大量的练习和实验,我们就会逐渐把仅仅是停留在认知层面的理解,变成我们思考和行为的第壹直觉。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从书本中知道,如果不带任何的预设和评判去跟另壹个人交流,我们会最真实的了解这个人,并且我们的沟通也会最顺畅。但是我们在实际行为中还是不可避免的带着我们的预设和评判,带着我们的偏见和我们原有的框架。那么我们唯壹能做的,就是不断在与别人沟通中尝试,壹次次的看到并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的预设和评判,看到我们在用自己的框架去要求别人,然后壹次次的把自己从这些框架中拉出来。

这个过程不会简单,我们在开始的时候也会非常沮丧和挣扎,但最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也许真的有壹天,我们几乎可以立刻放下自己所有的预设,然后最真实的去跟在自己面前的另壹个人对话,它就变成了我们深入骨髓的直觉。

另外,我们不仅需要跟别人不断交流,了解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而且最好是认识跟自己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们很容易把跟自己想法和价值观相近的人聚集在身边,然后变得越来越无法理解跟我们不壹样的人。

我壹直很喜欢英文(这个好像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从前的思维和哲学系统,总是特别的西方。幸好我是个很好奇的人,慢慢我发现其实很多西方咨询背后的哲学,尤其是后现代流派,都是来源于东方。于是从心理学到哲学,从西方到东方,我也慢慢在探索新的可能,而现在几乎是每周,我都有种叁观被壹次次颠覆并且重建的感觉。我想对我来说,最幸福的事情之壹,就是经常被提醒道:天啊,原来人生还可以这么过!

2.让自己变成壹个陌生人:打破原有的角色

你是不是太熟悉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了?

你是不是跟太了解自己,是不是太知道自己的喜好?

那么现在,你可能要先变得不认识自己。

从前我们所有的信念,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现在可能就需要先被我们意识到,然后拿出来质疑。那些我们给自己框架,那些我们在跟别人交往中给别人的框架,也需要被我们意识到,甚至被挑战。

比如原来我会觉得壹个看重金钱回报,并且急着看到结果的人,是错的。那么现在我需要意识到,我在作出这样评判的时候,是不是用自己的框架(或者说价值观)去要求别人,我的框架是什么?可能我对金钱的态度是:它是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产生的副产品而已,我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而我对过程比结果更加看重,所以我并不急于求成,我甚至容许没有结果。

那么接下来我可能需要问自己,我的框架来源于哪里?对方的观点背后的框架是什么?他/她的框架又来源于哪里?

我可能会发现原来我对金钱的不看重,是因为我从小衣食无忧,而对方对金钱的看重,是因为他/她生长在壹个有经济困难的家庭,缺乏对于金钱的安全感。而我之所以看中过程而非结果,是因为我并不焦虑如果我失败了会发生什么,也不焦虑结果来的早还是晚,因为我确定这个过程是我想要的,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有自己想要的收获。而这个结果也许对于对方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事情,再或者如果没有结果,他/她会承担很多周围人给的压力。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框架,意识到我们的框架对我们的影响,意识到别人的框架并且发现彼此框架在碰撞时的相互作用时,我们不再轻易的去评判别人,也不会简单的把这个世界看作是非黑即白。

不断陌生化自己,我们才有机会出走原来的僵化的自己,走到不同的可能性里看壹看。

回到我们最初讲的两个故事:如果ethan能够走出自己的框架,看到自己不承认对妻子的背叛,其实是在摧毁他和妻子的关系,也许他就会跟她坦白自己出轨的原因,也许他就不会觉得说出那句“我没有任何借口”是壹件“失去自我”的事情。

在关系里,我们经常声嘶力竭的对对方说:“臣妾做不到啊!”

那么现在,也许你可以“陌生化”壹下自己这个僵化的角色,问问自己:是什么框架让你做不到?你的框架又来自哪里?也许,当你把自己已经是为理所应当的行为和思维拿出来观察时,会非常意外的发现,原来人生有很多其他的可能,你不是做不到,而是看不到自己能做到......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