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很久了,依然走不出来。还是会去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发呆,路上看见别的恋人,想起的就是曾经的我们。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多花时间和朋友消遣,但在热闹的人群里反而更加孤寂;也曾试过相亲,但感觉谁都不如他好。”
这样的求助,出现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的频率特别高。失恋,是我们人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事,我们会拍着失恋的人的肩膀说:“没关系,一切都会过去的。”“坚强点,多大点事儿,不就是个妹子嘛。”这个失恋的人,就在我们这样的开导下,抹开泪水,告诉自己tomorrowis another day,急匆匆的回到现实生活,把眼泪硬生生憋成鸡血。
我们不愿意向别人展示我们的脆弱,也告诉那个正在失恋的可怜人,哭泣就代表着脆弱,而脆弱是不被允许的。我们不知道,当年我们没有机会为了失恋而痛苦一顿,是如何影响着我们之后坎坷情路的。其实当年我们也很想痛哭,除了别人告诉我们要坚强以外,好像我们自己也不怎么允许自己哭。
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利用暑假和我们全家去北京大舅家玩。急于表现的我洗了几颗梨放在盆子里往客厅端,突然手一滑都倒翻在了地上。那一瞬间,我整个人像被一座冰山罩住了一样,全家上下大大小小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我,空气凝固住了一样,而我整个人都无法动弹。也就是几秒钟而已,就传来了妈妈的呵斥声,在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时,我的身体和以前一样打了个激灵,后来就慢慢恢复了知觉。
这个画面时不时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当我写下上面的文字时又出来了这个画面。我想,失恋时的感受是和身体被冻住的感受是一样的。当一个孩子打翻了碗,她的内心有许多许多的害怕,在那一瞬间她的害怕是需要被释放和安抚的,但外界一贯的刺激让她知道,她的情绪是不可以表达的,于是她将感受冻在了身体里,整个人就僵住了。
我们从小就从父母的反应里习得了一个信念:脆弱等于羞耻。不止哭不允许表达,连害怕、委屈、沮丧甚至怀疑都不被允许。当我们有类似情绪出来时,大人的反应是告诉我们这些感受就代表着羞耻,我们在一次次的训练中也学会了这样来定义这些感受,而我们的羞耻感就这样一遍遍的冻在了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我们可以通过体验他人的羞耻而再次经历,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嘲笑他人的羞耻而宣泄,但这些只是冻在我们身体里的一小部分。随着我们长大,这些羞耻感内化到我们的人格,除了我们学会拿它来嘲笑别人以外,也让我们做事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觉得自己活得越来越麻木。
家是最应该被允许显现脆弱的地方,当我们小的时候不被允许,长大后我们也会在潜意识里不允许我们身边人显现。我记得小时候我哥哥经常被罚跪,有一次竟然跪到失禁,才被爸爸允许去上厕所;20多年后,哥哥有一次看见爸爸因为奶奶逝世周年而落泪时,满脸严肃的说道:“都过去那么久了!有什么好哭的?!”这两件事,我都在旁边,而他们俩当时的脆弱都像洪水般漫过了我。
无论是失去一盆梨、失去上厕所的自由、失去恋情、还是失去亲人,失去后的脆弱能够允许得到表达,这才完成了整个失去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份完整,就像吃饭没吃最后让自己饱的那一口一样,这一口就会永远被惦记着,而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去影响我们更好的开始,甚至我们也不允许别人来吃到这一口。
对一份失去的尊重,最重要的就是去表达对它的感受。如果这份失去让你痛心,那就去想办法让心痛释放,比如哭泣或者吼叫,总之将那股能量从胸中挪出来。但也许我们已经被冻在感受里冻久了,当意外或灾难来临时,我们会不知所措,我们知道自己难受但却是想哭也哭不出来,这时建议你先激活自己的身体,比如去跑步,健身,或者练一场大汗淋漓的瑜伽,也可以去唱歌甚至写字,也就是说如果你自己哭不出来,那就让身体代你哭出来。等到身体经验到一定的极限后,会将你的情绪打开,那时可能你原被冻住的情绪可能就像闸门一样泄了出来。我偶尔在夜晚的路上,看到有人边跑边哭,我想那就是一个人在想办法拯救自己吧。
如果需要,你可以找一个好的倾听者,把对这份失去的委屈和不甘都吐露和宣泄出来。相信我,如果这个人真的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他不会给你任何意见,不会对你说什么要坚强点的屁话,也不会急着给你介绍下一任。他只会做一件事,就是默默的陪伴你,全身心的听你说完,递上纸巾。最多说一句,“难受就来找我吧。”没有多一句的废话。相反,如果这个人涛涛不绝的鼓励你,甚至传授他的人生经验给你,站起来,离开他。也许他是个好人,但在这一刻,他不是陪伴你的最佳人选。你只需要去经历脆弱,你经历的越深,可能越会发现从前的掩埋在记忆深处的脆弱,那些脆弱所给你带来的羞耻感影响着你,如此之深。而唯有经历、发现、重新经历,这样的一个历程,才能让你好自己完整的疗愈。
这个过程到底有多久,真的说不好,因人而异。只是我知道一个判断它结束的标准,就是你不但接受了这份失去,你还从深入的觉察中体会到了这个人和这段经历给你带来的好处,也就是说他给了你什么功课,并且你明白了自己一直以来在逃避着什么,那就是这份失去带给你的意义。实际上,任何一段关系,它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就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只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活在这个人和这段关系所制造的“事情”里,而没有看见它给我的启示是什么。
一份没有经历过心碎的爱,可能一开始就不是爱;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yuer/0121/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