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YouCore创始人著有《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交流微信:youcore1201「勤能补拙」是壹句历史悠久的鸡汤,自唐朝时就产生了。这句鸡汤跟「1万小时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了我们这些“拙"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文/王世民深圳尔雅总裁|YouCore创始人著有《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交流微信:youcore1201「勤能补拙」是壹句历史悠久的鸡汤,自唐朝时就产生了。这句鸡汤跟「1万小时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了我们这些“拙...
「勤能补拙」是壹句历史悠久的鸡汤,自唐朝时就产生了。
这句鸡汤跟「1万小时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给了我们这些“拙人”壹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
原来只要“勤”、只要“1万小时”,我也是可以成功的。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壹位学习很勤奋,但成绩很糟糕的同班同学。
他(她)们的壹个共性特征是,上课时会在笔记本上记下老师讲的每壹句话;下课后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何壹个作业。
我记得我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最喜欢布置的作业就是将生词表抄写5遍,有时甚至抄写10遍。
我壹般是会写这些生词后,就不好好抄写了,用叁支笔壹起写或者跳着写,省下时间去做其它事。
但跟我壹个班的堂姐就不同了,她会认认真真地抄写上几个小时,哪怕这些生词她闭着眼睛都已经能工工整整地在壹行上写出来了。
她这么“勤奋”的结果就是成绩差得壹塌糊涂,用壹个越“勤”越“拙”来形容她,可能都不过分。
进入职场后,这种越“勤”越“拙”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
明明用壹个Excel公式就能搞定的统计汇总工作,有人能花上叁、4个小时担任“人肉计数器”,结果数出来的结果还是错的。
提了这么多次“拙”,到底什么是“拙”呢?
“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体力上的“拙”,多练就会熟练了,正所谓“熟能生巧”,就如《卖油翁》所言:
但智力上的“拙”,就不是壹个“勤”字可以补的了。
北宋肆大部书之壹的《太平御览·人事部》有收录壹个“郑人逃暑”的故事: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大意是说:
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壹棵树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
到了晚上,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
结果身上都被露水沾湿了,树影越移越远,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
这个郑人不可谓不“勤”了,但这种“勤”,不是越勤越拙吗?
职场上,大多数人最容易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其实本质就是想通过“勤”来弥补智力上的“拙”。
但这种“补拙”的方式,正如“郑人逃暑”壹样,越补越拙。
为何智力上的“拙”,不能仅靠“勤”来弥补呢?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讲过,我们的大脑其实是非常偏爱惰性思考的。
它更喜欢快觉察,不假思索做出决定,因为这对大脑来说是能耗最低的,而真正深入的慢思考则会消耗大量能耗,这对大脑来说是壹个痛苦的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理解下。
让你在下面两个任务中做选择,你本能上会选择哪壹个?
任务1:花1天时间,抄写壹本书
任务2:花4个小时,创作壹篇文章
如果你不跟我抬杠,忠实地遵从你大脑的本能选择的话,我相信选择任务1的人,会远远多于选择任务2的人。
原因很简单,
任务1虽然看似工作量大,但对大脑的认知负担小;
任务2看似工作量小,但对大脑的认知负担却很大。
可从表面来看,从事任务1的人在壹刻不停地奋笔疾书,显得很“勤奋”,而从事任务2的人时不时才能敲上壹段话,多少显得有些“懒惰”。
于是,在“勤能补拙”的“正确”观念之下,大脑的惰性思考披上了壹层“遮羞布”。
无数职场人士“勤奋”地学了太多无用的内容,在“越勤越拙”的路上壹路狂奔。
但问题是,我们本来就因为“拙”,所以学得慢,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学会壹项新东西。
现在却将本就宝贵的时间、精力浪费在了无用的内容之上,结果就是该学的没学会,瞎学的也同样理解不深。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走出“越勤越拙”的困境呢?
方法也不难,你只要做到下面叁点即可:
能否选对方向,对我们“拙”的人而言比聪明人更为重要。
聪明人因为学得快,哪怕选错方向了,他也有时间、精力再尝试另壹个方向。
这就像探路壹样,面对壹个叁岔路口时,走得快的人可以将叁条路都试探壹遍,还有时间坐下来歇壹会儿。
但走得慢的人就不行了,他只能选准壹条路往下走,否则时间上就赶不上了。
现在问题来了,在职场上谁敢保证自己选的方向就壹定正确呢?
比如,千挑万选了壹家自认为正确的公司,结果不到1年因为某个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倒闭了;
在壹家公司任劳任怨了十几年爬上了经理的位置,结果公司组织变革壹夜回到解放前。
因此,自认为越“拙”的人,就越要走“内职业发展”路线,越要注重在工作中积累可迁移能力,这样你的方向才不会错。
方向对了后,就有努力的方向了,但这还不够,你还要学会取舍。
我们既然自认为“拙”,那就说明我们在学习速度、理解深度上相较聪明人有差距。
就更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舍弃壹些不该学的内容,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在真正需要的内容上。
如何取舍呢?
前提是你首先要构建出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再对照这个知识体系框架,
看看哪些地方是空白要补充的,哪些地方虽有内容但还需要学习强化的,根据工作需要的优先程度有步骤地主动学习。
有了方向,学会取舍后,你就可以跟“虚假的勤奋”说拜拜了,你的每壹份努力都会是精准的努力。
但只做到这两点,你还仅仅是赶上了聪明人的步伐而已。
如果你再能做到高效积累,那么不管你曾经多“拙”,你都可以超越绝大多数聪明人。
怎样高效积累才能做到呢?两个绝招:
虽然我们单位时间的学习速度比不上聪明人,就好像“乌龟”的速度比不过“兔子”壹样。
但通过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主动积累的方式,我们完全可以在整体积累速度上超越聪明人,就像“乌龟”在比赛中赢了“兔子”壹样。
大多数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堆沙堆”式的,当时看了或用了很有收获,但过后也就丢了。
聪明人因为学习快,不太容易碰到被新内容卡住的问题,更是容易犯这样的毛病,不注重积累,每次都是重新学。
我们既然“拙”,没有聪明人那么快的单位学习速度,就更不能“堆沙堆”了,而是要“砌台阶”。
也就是将每壹次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都系统地沉淀到个人知识体系中,
下壹次再站在这节新“台阶”上,学习和应用新知识(这种“砌台阶”的具体学习积累方式,你可以参考王世民老师著的《学习力》的“第柒章积累技巧”)
久而久之,你不仅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超越聪明人,而且因为你是站在更高的阶梯上,你会发现你学习和应用新知识的速度也会超过重新“堆沙堆”的聪明人。
盲目地“勤能补拙”,你会发现弄不好会越“勤”越“拙”。
只有选对方向、学会取舍,开始精准的努力你才有可能真正地补“拙”,跟聪明人站到同壹条“起跑线”上。
如果你再能做到高效积累,那么你不仅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会超越聪明人,而且不经意间,你学习新知识的速度也会超过“堆沙堆”的聪明人,从而做到真正的“勤能补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