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高度防御的孩子,往往过于注重别人评价。有的孩子跟别人下棋,输了以后就再也不下棋了;有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一点批评,第二天就不想再去上学了这些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就会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像裹上一层“蛋壳”:它非常严密,足以将所有人挡在壳外;它又非常脆弱,一点儿敲打,就可能被击碎,激发出强烈的报复。1965年,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AnneSimon)把...
高度防御的孩子,往往过于注重别人评价。
有的孩子跟别人下棋,输了以后就再也不下棋了;有的孩子在学校受到一点批评,第二天就不想再去上学了这些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就会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像裹上一层“蛋壳”:它非常严密,足以将所有人挡在壳外;它又非常脆弱,一点儿敲打,就可能被击碎,激发出强烈的报复。
1965年,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AnneSimon)把这种脆弱和保守的心理现象,命名为“蛋壳效应”。
有不少父母容易把心理健康和思想问题混淆,把孩子的脆弱和保守以为是不勇敢、逃避。但实际上,“保守”和“脆弱”,并不意味“懦弱”或“不勇敢”,只是心理发育中的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就像学会走路要摔很多跤一样,孩子的心理成长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要帮助孩子,我们不能从人品、从思想去看孩子的心理脆弱问题,首先必须要从心理发展的角度,先去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动机,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这个难关。
在孩子保守和脆弱的蛋壳后面,是一颗极度缺乏自尊的心灵。
有人或许说,保守和敏感的孩子表现得“自尊心”很强啊,甚至比普通的孩子更强啊,他们应该是“自尊心”太强而不是缺乏吧?
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理解了什么是自尊。他们所说的“自尊”实际上叫做“依赖性的自尊”,也就是通过别人获得的“自尊”。这种“自尊”程度会随别人的表扬或批评而改变,也取决于在与别人比较时获得的是优越感还是自卑感。
严格来说,它并不是真正的自尊。真正的自尊,是通过自己获得的自我评估和感觉,是自信和自我尊重的综合。
与他人比较获得的自信与自身比较获得的自信
取决于他人的自我尊重
依赖性自尊心取决于自己的
自我尊重独立自尊心
每个孩子都有两种类型的自尊心,独立的和依赖的。而他的心灵是否保守与脆弱,则取决于哪一种自尊心主宰了他的感觉和行为:他是否主要为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所左右,抑或是受控于他对自身的评价?他是否总在乎自己比别人优秀,抑或是自己在努力追求卓越,“任其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呢?
高度防御的孩子,往往也是过于注重别人评价者。只有独立的自尊心,才能让孩子摆脱蛋壳效应。不仅如此,它还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和有创造力的人:能坦诚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向于独立做事,求异思维能力强,想象力丰富,不在乎群体的压力,能够站出来为自己辩护。
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都过于强调外在的奖励和竞争,结果导致孩子自尊心的依赖性压倒了独立性,使孩子越来越依靠自我保护或者自我增强来维持自我。2003年,澳大利亚学者斯蒂芬。凯米斯(StephenKemmis)提出“脆弱高自尊”的概念,来形容这种情况。
很多教育书籍告诉家长,孩子像一朵小花一样脆弱,需要家长无微不至地关心,即使是铅笔尖断了这样的小事,也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到打击。在这种观念下,不仅孩子,连父母他和老师也变得越来越保守和脆弱。
绝大多数父母的做法,也是习惯于让孩子增强依赖性自尊心—获得外在的肯定和比别人优越。他们觉得表扬是培养孩子自信自尊的最好甚至是仅有的方法,通过赞扬孩子做的每件事,就能够在孩子的心中创造积极的自尊。但问题是,他们对所有的事情都大加赞扬,弄得孩子根本不知道是他真的做得很好,还是无论他做什么,爸爸妈妈都会说:“哦,你真是太棒了”
这种不假思索的赞扬,让孩子很不自信,于是就更喜欢向周围的人来寻求认同。比如,他会把作业或者画的东西给朋友们看,还会焦急地询问说:“还行吗?我做的对吗?”在学校里,他也总会问老师:“这次我做得对吗?”很显然,孩子的独立自尊已经受到了伤害。
要想让孩子摆脱蛋壳效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建立独立性的自尊,变得自信和悦纳自我。
独立性的自尊,不是以毫无原则的表扬为基础的,而是来源于孩子在克服困难之时所体会到的那种快感,这种感觉可能来自孩子学会了弹一支曲子,也可能来自孩子成功地解答出一道题。他遇到和克服的挑战越多,有越多人能够看到他的成功,他的独立性自尊就越强。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尊,父母首先要记住的是不要把他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都应获得重视和赏识。比较不仅是愚蠢,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它只会打击孩子。曾经有一个孩子在网上向我留言抱怨说—
从小他就有一个宿敌,叫“别人家孩子”,这个“别人家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从来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成绩年级第一,会做饭,会家务,会三门外语,我恨这个“别人家孩子”!!但是这个“别人家孩子”就像鬼魂一样,家长们都在谈论他,但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
另外要引导孩子去尝试新事物,允许孩子独立做事。孩子最初的自尊,就是以要求自主的形式积极进行各种活动。自主性是自尊心形成的基石。孩子在二、三岁时便有了自主性的要求,喜欢独立做事。父母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培养他的独立性,要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要避免按大人的意愿来设计孩子的生活,要让他自己想办法来获得自己的成功,并且懂得把精力集中在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上。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成人应帮助他们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不是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