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把希望寄托于补课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习惯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习惯。补什么习惯呢?1补一下阅读的习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
把希望寄托于补课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他们学习习惯上的差距。补课,不如补习惯。
补什么习惯呢?
1补一下阅读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当时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观点,我很认同,但总觉得读书所带来的改变是一件很缓慢的事情,而考试就摆在面前,所以还是觉得不如补课来得直接,效果更显著。
2补一下听课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当老师讲到每一步时,学生甚至能思考到下一步,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如果学生感觉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怎么思考呢?我要说,学生要努力去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然学生只能越来越差。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能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3补一下做作业的习惯
首先是端正态度。作业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家长要重视孩子做作业,“拖、抄、代”的做法要不得。
其次是细心审题。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家长还要培养孩子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的能力。
再次是练后反思的习惯。读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如: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最后是收集错题的习惯。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考试时复习错题效果也很好。
4补一下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很多,但敢于提问是最基本的。要敢于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其次是复习归纳的习惯。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5补一下自信
自信是人进取心理不可缺少的根基。俗话说: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孩子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甚至惊惶失措,彻底崩溃。它不仅制约学生的行为,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各方面难以达到其理想的效果。
补信心一要靠家长多鼓励,多沟通,二要靠学生自我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能行!”
当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的时候,学习对他而言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他肯定会逐渐找到学习的感觉,成绩会越来越好。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身教大于言教。孩子的问题百分之百都是家长的问题,中国家长最大的坏习惯是“模仿能力”太强。常常听身边的家长朋友说:“当年我爸妈就是这么带我的,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我不还是健康的长大了,现在的孩子就是事儿多。”其实,话虽如此,我却相信,每个这样表述的家长心理都是清楚的,时代在变,社会环境在变,我们还沿袭不变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行的。那么该如何改变,如何对孩子进行正面管教呢?如果想解决的话,那就立刻、马上来到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协会儿童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