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人物简介|钟宇笔名中雨,悬疑推理类畅销书作家,心理学重度中毒者。徐峥、莫文蔚主演《催眠大师》电影小说作者之壹。常活跃于国内外知名心理学论坛,已出版《极地苍茫》《葬密者》等十余本小说,《心理大师》是其具影响力作...
人物简介|钟宇
笔名中雨,悬疑推理类畅销书作家,心理学重度中毒者。徐峥、莫文蔚主演《催眠大师》电影小说作者之壹。常活跃于国内外知名心理学论坛,已出版《极地苍茫》《葬密者》等十余本小说,《心理大师》是其具影响力作品之壹,目前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心理大师》系列作品的创作中。
“《心理大师》的书很好看,建议你看看。是确实好看,我壹向以来都会客观评价自己的每壹个本子,呵呵。”在采访心理小说畅销书作者钟宇前,他说了这么壹句话。
怎么算好看?书籍问世前,他曾在天涯试探性地连载了壹部分,得到了1600多万的点击量,而在壹心理发起的“2015年度心理学书籍”投票中,《心理大师》拔得头筹,获得最受欢迎的书籍称号。
心理悬疑,似乎天然就是壹个让人欲罢不能的诱饵。壹位希欲破解罪犯心理的心理医生,却在探寻过程中,不知不觉陷入了反破解的迷局……不过,剥开书中犯罪、精神分裂、嗜血等极端心理状态的外壳,穿针引线的,却正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防御与破解。每个人都有壹个“死穴”,越是筑起高墙,越是有崩坝的风险。当然,你得好好观察才能发现。
以下访谈,壹心理简称壹,钟宇简称钟。
壹:你做过心理医生吗?
钟:我没做过心理医生,我只是个写小说的,呵呵。
壹:怎么对写心理小说发生了兴趣?
钟:我之前的小说对于人物心理描写就壹直是很多人称道的,于是就想试试直接开始写心理学相关的小说。心理悬疑——这是我自己对这个系列定下的基调。目前看起来,喜欢这类型的读者也挺多。
壹:听说您有专门采访了30位心理咨询师,这期间有没有遇见什么特别的事情吗?可否给我们讲讲细节?
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再次感谢下郝小红老师。郝老师是我所居住的城市里心理咨询领域的绝对权威,很多优秀心理咨询师都是郝老师的学生。在阐述了我想要书写心理师故事后,郝老师提出来帮我组个局。结果那晚,当我推开那个包房的门的时候,发现在座的都是微笑着的面孔。郝老师为我介绍着,有来自电台的心理咨询师,有来自公安局的心理咨询师,有精神科的心理学学者等等。
接着,那晚我就闹了个笑话。我夸夸其谈地给老师们说道自己想要做的故事,可在说了十几分钟后,我发现整个房间里的每壹个人都是微笑着看着我,在静静地聆听。
那壹刻我猛然醒悟——她们都是专业心理师来着,聆听,就是她们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
壹:采访对创作有怎样的帮助呢?
钟:作用太大了。这么说吧,《心理大师》里面的每壹个涉及到心理学的场景对话,都可以在我的采访笔记里面找到对应的记录。
壹:您是徐峥、莫文蔚主演的《催眠大师》电影小说作者之壹,那么《心理大师》是不是也有做成大电影的计划?
钟:我只是壹位小说作者,我只能说我很期待她最终成长成为大屏幕。但,这不是我的初衷,能够将这个故事真正写好,让整个心理师系列能够出彩并得到大伙的认可,才是我最为关心的。
(《催眠大师》剧照)
壹:接下来会是壹个怎样的故事?
钟:目前在写《心理大师2》,也是延续着沈非与邱凌的故事。
壹:在《心理大师》中你有壹个概念,就是“心理壁垒”,壹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普通人是否也有“心理壁垒”?
钟:每个人都会有心理防御机制,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这种机制的存在。故事里的沈非选择的是“否定”,他将妻子的离世这壹事实直接否定了,这是对自己的壹种保护,但也是壹种最为典型的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壹:我还看到壹句话,是书中乐瑾瑜问沈非,“沈非,难道你这么多年在心理学领域累计的经验,就是让自己能够筑造起壹堵坚固的围墙,用来禁锢过去吗?”这本书是不是正利用了这壹点,使得沈非有了壹个弱点,壹个软肋?
钟:这应该也不是叫做弱点或者软肋,沈非不过是启用了心理防御机制中最消极的壹种方式——否定。他将承担不起的伤痛自行否定了。而之所以他能够否定得那么彻底,就确实是因为他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壹:书里提到的极端心理状态,你觉得对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
钟:相对来说,普通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比如人格分裂,壹干影视作品里各种描写,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也只是西方有过几个被确定的案例而已。
壹:听说有个小学的小孩把您小说里的人物关系结构分析得头头是道,细思极恐,这是真的吗?是怎么回事?
钟:那是图书还没出版上市前,当时将样章在论坛张贴了壹部分,想看看读者的反响怎么样。大概更新了4万字左右吧?当时就出现了壹个回复的姑娘,各种分析与解读,头头是道,脑洞奇大,让我与本书的编辑都叹为观止。所以,我费了点周章找到了她的qq并加为了好友,希望在与她沟通的过程中,收获灵感。
我们聊得很开心,大概半小时后,她说:老师,我还要去写作业,就不和你聊了。
我当时就懵了,连忙问她的年龄。
她的回答是小学伍年级……事后我与我的朋友们讨论过这个情况,诚然,这位小学伍年级的姑娘的思想世界里,很多能够放飞的东西并没有被社会常理所禁锢掉,所以,她能够产生很多好的创意和构思是很正常的。但话也说回来,她太年轻了,咱也不敢再与她交流《心理大师》这个属于成人的故事。
壹:这本书问世后还有什么轶事吗?
钟:还有个恐怖的,也是心理大师周边故事。你胆子小吗?(发来图片)上面那条就是眼镜蛇,下面的是银环蛇。
壹:对这俩蛇爬到书上,你怎么看?
钟:没怎么看,我很后知后觉壹个人。我只是在想如果这位读者带着蛇来找我,我算不算工伤,如果是工伤,找谁报销。
壹:书里我注意到这样壹句话,“最前排的书架上,若干封面鲜艳的新书,摆得整整齐齐。这些混迹在学术著作壹起的伪心理学书籍,曾经让我很反感与厌恶。但之后文戈说得没错,它们的存在就有它们的必然性,就有它们的受众。无论内容如何,但对于心理学的全民普及,这类并不枯燥的商业书籍,也算是功不可没。”你对为心理学书籍怎么看?如果给《心理大师》在心理学中找壹个位置,会是什么?
钟:我只能说个人的阅读喜好吧!专业书籍我还是喜欢看国外的,但是看得也并不多,因为我是壹位小说作者,我采集得比较多的,还是读者比较希望快速了解到的那些知识。至于给我的《心理大师》壹书做出定位,那么,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定位为小说,正如《沉默的羔羊》永远不会成为壹本社科书壹样。
(本文部分问题,来自网易云阅读对钟宇的在线访谈)
本文来自:壹心理周刊no.24《穿过你的屏幕我的脸》,直达链接:多看阅读|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