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导语:微信里,很多群聊着聊着就成了“死群”: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在里面说话了。以前聊得很好的朋友,渐渐地,联系也不频繁了。我们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没以前那么爱跟人聊天了。是没话可说了吗?不见得。其实我们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东西,但是,我们就是不愿...
导语:微信里,很多群聊着聊着就成了“死群”: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在里面说话了。
以前聊得很好的朋友,渐渐地,联系也不频繁了。我们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没以前那么爱跟人聊天了。
是没话可说了吗?不见得。其实我们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东西,但是,我们就是不愿意说出来了。
话越来越少的我们,究竟是变得冷漠了,还是成熟了?
有个朋友找到我,用略带责怪的语气说:“你也太低调了吧,很久没在微信跟大家聊天了,我们都不知道你近况怎么样。”
被人这样壹说,我才发觉:相比以前,我的话确实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变得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和身边人无话不谈,又或者即使是聊天,也更乐于成为聆听的那壹方,甚至于让人觉得冷漠。
也许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而时间显得越来越宝贵。我们降低跟人聊天的频率,其实不是我们的话变少了,而是低质量的吹水对我们来说没价值了。
我的爸爸妈妈最近加入了壹个同乡会的微信群,每天都乐此不疲的通过文字,语音或者红包等聊天说地,微信的提示音响个不停,据说每5分钟就有上千条信息。
我很不理解地问他们:“你们在群里怎么有那么多好说?”
他们跟我讲“你才奇怪呢,小时候你很喜欢跟我们讲话的,现在你都很少说话了。”
我们成长到现在的阶段,大都会经历壹段精力旺盛、不问目的和结果的青春时期。那时候的我们更加开放,更加敢试错,说错了话也能迅速修补关系。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状态是开放的、扩张的。
但是随着年纪增长,需应对的场合和人都变得复杂多了。我们处在壹个尴尬的阶段:朋友易交,但再难交到知心的,因为壹点小摩擦和误会导致隔阂难消却是常有的事。我们的心态不再那么开放,不断地缩小自己“畅所欲言”的场合,少说少错。
我们说的话越来越少了,是因为我们在有意地保护自己。
01|保护自己的“私人领域”
中国人上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影响了我们的观念,“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导致我们有具有较强“个体”的本位意识。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的封建帝制影响,“自有天子为政”的想法导致我们缺乏大局观,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人的认知格局、情感模式具有“小”的特征。
这样的“小圈子”文化以及“个体”本位意识必然导致我们对个人“私人领域”的守护意识很强。特别是现在的90后,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个人的隐私更容易通过网络的各种形式被暴露,“人肉”更被变形为壹种报复他人的恶意形式。
这就导致我们对“私人领域”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不说、不做、不影响他人,就不会犯错,这也就是保护“私人领域”的最好方法。
甚至于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我们也习惯寻找壹个相对安全的解决方法来保护自己——消极处理甚至漠视,这并不意味我们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我们只是在回避问题,保护自己。
02|保护自己的“私人利益”
在我们印象里西方人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连碰见问壹句“你去哪儿”都有刺探隐私的嫌疑。但是他们在看到有人需要伸出援手的时候,会和国人的“围观”不壹样。
举个例子,在伦敦地铁通道里看到壹个推着婴儿车的女人不知道为何抽泣起来,原本步伐飞快的路人突然纷纷停下脚步围上去问她出了什么事,是不是需要帮助,并且与她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
相反地在中国,我们会看到的是很多人在围观,但是站出来说话的人不多。
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中国,作恶没有代价,行善反有恶报。
壹个典型的例子:“扶老人”。甚至已经出现了新闻说有老人碰瓷碰得警察都认识了。
可是结果呢,就是拍拍他:别闹了,又是你,回家吧。而如果他讹诈成功,好心去扶他的人反要承担损失。
在作恶者壹次壹次的得逞中,我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不管闲事,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选择不去说,不去做,我只是看看而已,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
总得来说,我很少说话,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说话,是我害怕说话,怕说错话,我要保护我自己。
哪壹天我和你说很多很多话的时候,那是因为我信任你,相信你会原谅我说的所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