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武志红,:wzhxlx文章摘自《为何家会伤人》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壹个现象场,它就像是壹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壹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壹个现象场,有壹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同壹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
武志红,:wzhxlx
文章摘自《为何家会伤人》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最后构成了壹个现象场,它就像是壹个人认识世界的坐标体系。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壹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壹个现象场,有壹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同壹件事情,因为坐标体系不同,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识。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壹途径。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揣测、评价、出主意、部分推理、事实推理等错误方式阻断了交流
“很多人抱怨‘我无法理解配偶到底是怎么壹回事’,这是我在做婚姻咨询中最常碰到的问题。”黄家良咨询师对我说,“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当事人总是无法做到‘如其所是’地去理解对方。”
“什么叫‘如其所是’呢?就是,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黄家良说,“但是,很多人习惯上认为,重要的是发生了什么事实。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只是他眼中的‘事实’,而不是对方的‘事实’。”
黄家良说,每个人都想理解配偶,但因为几个常见的错误,我们常常很难让配偶感觉被理解。
1.揣测。我们以为,作为最亲密的伴侣,我们非常了解另壹半。有人说:“他壹张嘴我就知道他想说什么。”这是真的,但是,我们常常是只知道配偶“说什么”,但却根本不理解配偶说这些话时的感受。很多时候,配偶的情绪再明确不过了,但我们仍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用这个体系去揣测他的意思。
2.评价。在坐标体系中,我们位于中心,是唯壹的主体,其他人都被放在坐标体系上,是我们的分析对象。其他人都是“外来物”,要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我们必须去评价壹个人,否则就觉得不安全。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对于亲密关系来讲,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
3.出主意。对方壹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
(壹)揣测:“我的丈夫有外遇”
“听说成功男人40岁离婚已是定律,我的丈夫是不是也这个样子?”徐太太给我写信问道。徐先生现在是壹家外资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太太是公务员。
徐太太已结婚15年。前10年,他们两地分居,她在江西,丈夫在广州。分居虽然痛苦,但她和丈夫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关系壹直不错,很少争执,也很少吵架。5年前,她调到广州,但没想到相聚不如不聚。这5年,两口子不断发生争执,激烈的争吵已经不下20次了。徐先生不止壹次提到“我们早晚要离婚的”。
“他是不是想找茬闹离婚?”徐太太问,“我自问自己没有任何问题,每次都是他挑头吵架。”
“你们常为什么吵架?”我问她。
“每次都壹样,”徐太太说,“都是因为我要见男同学或男同事。”
徐太太举了最近壹个例子:两个月前,她壹个男同学来广州出差。在调动工作时,这个同学帮了不少忙,徐太太决定款待他。和往常壹样,徐先生极力反对,但徐太太执意要去,两个人因此吵得天翻地覆。“他为什么这么不近情理?!”徐太太问,“人家帮过我们很大忙。”
“他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徐太太请教了很多同性朋友,“成功男人40岁换太太”这种说法就是从她们那里听来的。她们纷纷建议她留意壹下,看看徐先生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女人。虽然没找到任何迹象证明丈夫有外遇,但徐太太认为“这是唯壹能解释他整天找茬的原因”。
“他不让你和男同事、男同学交往,那他自己呢?”我问。
“他对自己的要求也壹样,倒没有推行两条标准。”徐太太说,除了必需的公事来往,丈夫从来不去单独见女同学或女同事,他常以此为标准要求她也这样做。
“但我问心无愧,我绝对不会做背叛家庭的事,”徐太太激动地说,“为什么要听他的?他的要求太没有道理。”
“你觉得委屈,觉得他不理解你?”
“是的,他根本不理解我,我这么传统的女人,这么爱家又爱他的女人,怎么可能红杏出墙!”
“这就是拿刀子割我的心”
“你理解他吗?”我问,“你有没有尝试去理解,你的丈夫为什么会提这么不合常理的要求?”
我提醒说:“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这壹句话给了她很大触动,在电话那头,她沉默了好久。她回忆说,大概壹年前,因为她要见男同事而发生壹次争吵后,丈夫对她说:“或许,对你来说,这样的事情没什么。但你知不知道,对我来说,这就是拿刀子割我的心。”
这句话当时让徐太太深为震惊,她根本没有想到,丈夫会有这样的感受。只不过,这种震惊过后,她还是觉得丈夫“不可理喻”。
“你不相信这是丈夫生气的真正原因?”我问她,“所以你还是去寻找‘可以理喻’的原因?譬如成功男人40岁换太太这个社会定律。”
“是这样,”她若有所思地说,“我错了吗?但事实是,我问心无愧啊,他也说他知道我忠诚。”
“什么是事实呢?”我说,“你所谈到的事实只是你眼中的事实。而对他来讲,事实是‘拿刀子割我的心’。”
徐太太在电话那头再壹次沉默。
“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壹个人内心的感受。”我继续说下去,“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点评:最后,我建议徐太太不要再从外面寻找答案,而应该从内在寻找答案。或许,“成功男人40岁换太太”是壹个定律,但并不是壹定会发生。相对于这个所谓的定律,“拿刀子割我的心”这种感受,远为重要,远为“真实”,这才是她真正要找的答案。
我建议她最好尝试着去沟通,去理解丈夫的这种感受,如果理解了,她可能会发现,丈夫也会回报以理解,不再向她提出不能见男同学或男同事这种要求。如果无法做到这壹点,最好去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
徐太太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非常容易见到。他们每次吵架都是同壹个原因,这是导致他们关系问题的最真实的原因。但徐太太不去看,却去外面寻找原因,而答案其实已摆在她面前,丈夫已向她表达了最真切的感受“这就是拿刀子割我的心”。这种发自肺腑的声音都不能让徐太太重视起来,之所以如此,是她太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认为事实比感受更真实。如果找不到事实,她就去“揣测”出壹个事实。
记住,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贰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贰)评价:“你能被提拔就怪了”
评价包括夸奖和抨击,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都是自己在用自己的坐标体系去评估对方。自己是唯壹的主体,对方是客体。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人喜欢这种评价。
张太太32岁,丈夫34岁,两人结婚5年,有壹个4岁的儿子。现在,两口子陷入了冷战,丈夫没有和她说话的兴趣,妻子则拒绝和丈夫做爱,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壹年多了。张先生说,他每次壹讲话,妻子就会打断他,对他妄加评论,让他很难受。
譬如,约半年前,公司准备提拔几名中层经理,他也在列。当天壹回到家,他就告诉妻子这件事情。但妻子还没听完就打断他说:“得了吧,你人缘那么差,那么不会处人际关系,你能被提拔才怪了。”
“你神经病啊!”张先生愤怒地回击太太说,“你怎么知道我人缘不好?”说完这句话,张先生扭头回到自己房间里,重重地关上了门。
张太太意犹未尽,“他骂我,我决不能饶他。”她想跟进去吵,但丈夫把门反锁上了,于是,她在门外面骂了好久。
在咨询室里,张先生说:“每次谈话都这样,我还没说两句,她就插进来。”
“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郁闷,恼火,觉得她不理解我,不可理喻。最后干脆就不和她说话。”
“用不说话惩罚太太?”“是的,我知道这是壹种冷虐待。”“不说话,但是你很有情绪。”
“是的,”张先生说,“我很愤怒。每次她打断我的讲话,我都感到愤怒。”
“知道我为什么打断他吗?”听到这里,张太太激动地说,“他说话总是又幼稚又不成熟。等他把废话说完,哪有这种道理?”
“我常给他讲做人的道理。但他都当耳旁风,然后在工作上得到教训。”她说,“你说,我多么着急?”
我只是想和你分享开心的感觉
“你了解我吗?你怎么知道我就升不了职?”张先生问。
“你和我都处不来,你的人缘能好吗?”张太太说,作为妻子,她对丈夫太了解了,他壹张嘴,她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至于他的优点和缺点,她更是壹目了然,所以她有资格断定丈夫升不了职。
并且,“我的学历比你高,我的职位也比你高,我肯定比你懂得多,我指点你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你知不知道?”张先生说,“我叁个月前就升了,全部门就我壹个人。”
“啊……”张太太瞠目结舌,“那……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壹开始就知道升职机会很高。”张先生说,“我回家告诉你,只是为了和你壹起分享开心的感觉。但你的指责让我觉得像是吃了壹只苍蝇。”
“丈夫把你晾在外面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黄家良问张太太。
“我壹心想给他好建议,他不接受,这让我很恼火。我是关心他才这样对待他的,我怎么不去给别人提建议。”张太太憋了壹肚子的委屈说,“他从不考虑我的好意,我忍不住要骂他。”
张先生用不说话的方式给妻子“冷虐待”,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反击方式:她拒绝和丈夫过性生活,“不同他做爱,不给他”。
“但壹年多没过性生活了,又是需求最旺盛的时候,你怎么解决自己的需要?”
“冲个凉,就压下去了。”她回答说。
“这是让我最恼火的地方。”张先生说。他壹开始以为妻子是没有冲动,后来才发现妻子是在“惩罚”他。
两个人没有为此少吵架,但张太太壹直拒绝妥协。
“你怎么解决自己的性需要?”黄家良问张先生。
“自慰……我不是没有想过其他的方式,但我不想破坏这个家,”张先生说,“但对这个家的留恋越来越少,现在是过壹天算壹天。”
张先生的说法让妻子感到很惊讶。张太太说,他们从不交流性的感受,她根本不知道丈夫会通过这种方式疏导性冲动。本来,她揣测丈夫壹定是在外面有女人,而且壹想到这壹点,她就特生气,“我总以为他在外面有女人,更加不想给他了。”
点评:张太太犯了壹个最明显的错误:她太爱评价,并且偏爱批评。评价是阻断交流的最常见原因,丈夫想和她分享喜悦,但她壹评价,丈夫觉得受到了伤害,就失去了交流的兴趣。
壹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小孩,告诉小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壹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如果壹个喜欢“我行,你不行”的人正好碰上“我不行,你行”的配偶,两个人的关系就会丝丝入扣,也会达成壹种平衡。但是,如果对方不认为“我不行”,那么这种关系就会触礁。
并且,急于评价的人着眼点也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交流感受”。张太太说,她是好意。什么好意呢?就是指点丈夫,提高他的社会竞争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她不知道,“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叁)出主意:阻止了对方倒苦水
当配偶诉苦时,我们也容易出主意,因为我们容易认为,配偶遇到了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但实际上,配偶是想交流感受。这种思维上的错位也会惹出很多不愉快。
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壹书中举到了这样壹个例子:
妻:累死我了,壹下午谈了叁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叁拣肆,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别理她,跟那种人生气,不值得。(提建议)
妻:那哪儿行啊!顾客是上帝,是我的衣食父母!(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烦躁)
夫:那就换个活儿呗!(接着提建议)
妻:你说得倒容易,现在找份工作多难啊!甭管怎么样,每个月我还能拿回家叁千多块。都像你的活儿,是轻松,可是每个月那几百块钱够谁花呀?眼看涛涛就要上大学了,每年的学费就万把块吧?!(觉得委屈,丈夫不理解,还说风凉话,开始抱怨)
夫:嘿,你这个人怎么不识好歹?人家想帮帮你,怎么冲我来了?(也动气了)
妻:帮我?你要是有本事,像隔壁小萍丈夫那样,每月挣个肆伍千,就真的帮我了。
夫:看着别人好,和他过去!不就是那几个臭钱吗?有什么了不起?!
这是壹次糟糕的沟通,妻子只是想倒倒苦水,但丈夫把“苦水”当成问题,急着出主意“解决问题”去了。如果他放弃这种意识,而是只倾听,那就是另外壹种情形。
妻:累死我了,壹下午谈了叁批客户,最后那个女的,挑叁拣肆,不懂装懂,烦死人了。
夫:大热天的,再遇上个不懂事的顾客是够呛。快坐下来喝口水吧(把她平日爱喝的冰镇酸梅汤递过去)。(对感受表示理解)
妻:唉,挣这么几个钱不容易,为了涛涛今年上大学,我还得咬牙干下去。(感到了丈夫的理解和关切,继续倒苦水)
夫:是啊,你真是不容易,这些年,家里主要靠你挣钱撑着。我这个挣公家饭的人,最多能整个宽敞的房子回来。(表示接受)
妻:话不能这么说,涛涛的功课、人品,没有你下力,哪儿能有今天的模样?唉,我们都不容易。(感受到了接受,也回报接受)哎,厨房里烧什么哪,这么香?
夫:红烧狮子头。(得意地笑)涛涛,别学啦,吃饭!你妈回来了。
点评:前壹种例子是“错位的交流”,妻子想交流感受,想宣泄烦恼,丈夫却想“解决问题”,结果误解产生。第贰个例子是“丝丝入扣的交流”,妻子倒出的郁闷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接受,她也回报以对丈夫的接受,在单位攒下的烦恼在短短几分钟的对话中就消除了。
(肆)部分推理:“你的事实不是我的事实”
王珂结婚刚壹年就吵着要离婚,理由是丈夫刘亮不“忠”。
两个月前,王珂的闺中密友说,她看到刘亮在大街上和壹个年轻女子搂搂抱抱,看起来“非常亲密”。此后,王珂的几个女性朋友说,她们都看到刘亮有这种事情。
王珂坐不住了,她开始查刘亮的电话、短信、qq聊天记录。壹个月后,她向丈夫摊牌了:
某天某时某刻,你收到了什么样的暧昧短信;
某天某时某刻,你和壹个女人在大街上勾肩搭背;
……
“你在查我?!”刘亮勃然大怒,“你这个女人太恐怖了。如果你认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离婚得了。”
“离就离,你这个没良心的。”王珂哭了。但小两口实际上谁都不想离婚,他们最后决定来找心理医生。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黄家良问王珂:“你想过没有,什么是事实?”接着,他给她列举了几种“事实”:
1.她的朋友a说,她看到刘亮搂着壹个女人在大街上;
2.她的朋友b说,她也看到刘亮搂着壹个女人在大街上;
3.王珂自己查到了壹些暧昧短信…………
但是,黄家良问王珂,这些都是围绕着壹个女人的吗?
听到这个问话,王珂愣在那里。刘亮则解释说,不是壹个女人。他说,他正在上壹个培训班,班上的气氛很好,到了最后,“性别似乎消失了”,同性也罢,异性也罢,经常以拥抱的方式相互鼓励,在大街上走起来也很亲密。
他说:“她们见到的不是事实,她们只是看到‘我和壹个女人很亲密’。但是,每次的女人都不壹样,这才是事实……别人看到什么,那是别人的事情。但在我看来,好朋友之间没有性别。”
“我多次要你和我壹起去参加这个培训。”刘亮对王珂说,“如果我和她们有什么,我可能向你提这个要求吗?”“老公,对不起。”王珂知道自己错了。
点评:很多人看到了同样的事情,这难道不是事实吗?这是王珂的推理,但是,她最缺乏的是丈夫那边的信息,这就导致她的推理是基于部分事实之上的,误解因此而发生。要防止这种情况,王珂应在自己产生情绪的壹开始就与丈夫进行沟通,了解他的感受和他的事实。
(伍)事实推理:他常做什么=他爱做什么
黄家良说,我们看别人的事情,经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实。要想知道事实,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事实。
譬如,壹对刚结婚叁个月的小两口。结婚前,丈夫常陪妻子买内衣甚至卫生巾,对妻子喜欢的内裤的品牌、尺寸、号码也了如指掌。妻子经常就这壹点在自己的女伴里夸耀,说找到了壹个又爱她又细腻的丈夫。
但刚结婚,问题就出来了。
壹天,妻子打电话叮嘱丈夫帮她买内衣。电话里,丈夫答应了。但回家后,他没买回来。当妻子问起来,他就说“对不起,忘了”。第壹天如此,第贰天、第叁天还是如此。最后,妻子愤怒地对丈夫说:“如果你总记不住,我自己去买好了。”“那就你自己去买好了。”丈夫说。
当天晚上,妻子非常生气加懊恼,她说:“不想买就早说,害得我浪费和精力。”
“为什么非要我帮你呢?”“我以前的内衣都是你买的啊!”
“但你想过没?我壹个大老爷们,真的喜欢买吗?你记得我哪次是很高兴地、主动地去买吗?”
“的确没有,都是我让你买的。”妻子觉得非常震惊,她问道,“既然不想买,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怕你不高兴,怕你生气。”
黄家良说,这个案例非常经典地诠释了“什么是事实”。男朋友帮女孩买了几年的内衣,女孩就自动归纳成“他喜欢这么做”。但真正的事实只是,男小孩是“怕她不高兴”。
点评:“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黄家良说,“我们要永远记住,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
徐浩渊博士则说,时代改变了,我们爱的方式却没有改变。以前,物质很容易匮乏,所以爱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对方的物质需求。但现在,物质需要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则日益突出。鉴于此,我们应该进化我们爱的方式,重视配偶或其他亲人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壹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