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心理治疗里之所以很重视过去的经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都不是单一当下存在的。大多数行为,连接着过去的强化。爆发的感觉,连接着过去的积累。所以当我们心理出现一些病理的症状时,处理症状背后连接的过去经验感受很重要。症状行为受过去经验感觉的驱动,当经验感觉被梳理,症状自然随之改变。同时...
心理治疗里之所以很重视过去的经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都不是单一当下存在的。大多数行为,连接着过去的强化。爆发的感觉,连接着过去的积累。
所以当我们心理出现一些病理的症状时,处理症状背后连接的过去经验感受很重要。症状行为受过去经验感觉的驱动,当经验感觉被梳理,症状自然随之改变。
同时,正因为行为受过去经验感觉影响,所以在另一方面,活在当下也很重要。活在当下,可以让我们看清楚当下的事实,而不会加上过去经验感觉的误解。
今天,我们更多说的是关于症状行为,连接过去经验感觉的案例。
一个孩子发脾气对妈妈说气话,我再不想跟你见面,再不想跟你说话,妈妈听到这句话,情绪崩溃,想死的心,甚至走到厨房拿起刀想要自杀。
妈妈是一个焦虑症,很急躁。而像她这种爆发的情绪,绝不只是跟当时的事件有关,还连接着她过去感觉经验的积累。
01
孩子的拒绝,让妈妈感觉到自己没有价值感、不值得被爱。
之前孩子犯过一些错误,孩子是敏感的、防御的。而妈妈老拿错误来念叨,这样很容易连接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就会很容易有情绪。
天气凉了,她问询孩子多加衣服,孩子立马有情绪的怼了回去,说自己知道,自己可以判断,可以独立。
因为被不好的态度怼回来,她一下急了,说:要是你能判断,就不会犯错了。又提到孩子的错误,所以孩子一下防御的怒了,说再不想见到妈妈,也不想和妈妈说话。
妈妈一下情绪漰溃了,觉得这孩子不行,自己那么关心他,他还嫌弃自己,感觉到绝望,想一死了之。
妈妈当然是爱孩子的,但也希望孩子能爱她。她情绪急躁崩溃时,就特别希望孩子能陪着她。因为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她会无微不至的陪着孩子,她希望孩子能像她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自己。
她总是善解人意,为别人考虑,其实她心里也特别希望别人能对她这样。
一个人总是付出爱,其实也是因为她渴望爱。她那样付出给的每一个人,她也希望她对待的每一个人能这样对待她。
她爱孩子,也是希望孩子爱她,她在完成她对自己缺失爱的补偿。她付出爱,也是在补偿自己缺失的爱。
孩子拒绝她,否定了她的爱,误解了她的爱,她无法接受。她不能付出爱,便也不能爱自己。
02
缺失的爱,连接着她无法释怀的过去,连接着她缺失的母爱。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爸爸脾气暴躁,总是打骂她。感觉妈妈总是在她犯错的时候,撺掇爸爸打她。
小时候家里穷,她打碎了一个鸡蛋。而妈妈一个劲的责备她,骂出各种难听的话,还撺掇爸爸应该打她。只记得那时候,爸爸想要打死她的心,掐住她的脖子,她窒息得差点死去。
她觉得父母怎么能对自己的亲女儿下得去手。她内心已经麻木了,直到周围人把爸爸拉开,自己才逃过一劫。
正因为对父母的害怕,她从来没有去辩解过这件事,也没有去辩解任何她“犯的错”,也没有去质问过爸妈。
正因为自己缺失爱,自己凄惨的成长经历,所以她怕孩子得不到爱,坚决不想要孩子。第一次怀孕了,她是坚决打掉了。第二次怀孕,才在丈夫和妹妹劝说下,生下了孩子。
可是,当她见到她的孩子,她整个人都融化了,她付出所有在孩子身上。大家都说她的世界只有孩子,说她对孩子太宠了。她舍不得孩子受半点伤,她看到孩子就觉得开心,孩子是她的幸福。
所以她怎么能接受孩子不想见她,不想理她,不想跟她说话。哪怕是气话,也打破了她所有对爱、对幸福的拥有。
03
寻找内在的爱,爱与抱怨并不冲突,爱与抱怨可以同时存在,这才是自然的流淌。
催眠治疗中,
她寻找她的爱。她看到了外婆。
对于外婆,
从小到大,外婆对她的好,完成了她对母亲的依恋。
可是外婆的去世,对她是无比的打击。让她感觉到再次被世界抛弃,让她觉得再无爱的依靠,直到孩子的出生。
她以为外婆在另一个世界会是孤独的,会是过得不好。
但没想到,现在看着外婆,外婆竟然对她笑。她看到外婆的笑,她感觉到熟悉的温暖,她感觉到外婆的力量,她感觉到外婆对她的爱从未离去,一直在某个地方陪着她。
对于妈妈,
妈妈爱她吗?就像,外婆和妈妈总是吵架,外婆爱妈妈吗?
但外婆爱她,就像她的妈妈爱她的孩子,都是外婆爱外孙。像是冥冥之中有一种安排,像是故意需要她去了解。但她看到了外婆的爱,也看到妈妈是有爱的。
对于孩子,
孩子是应该有抱怨的,因为她总是念叨孩子犯过的错误。可是孩子已经知错想改,她的念叨也让孩子感觉到既惭愧但也委屈,因为孩子犯过错,并不等于孩子一辈子都是错。
孩子是出于自己的委屈去怼了妈妈,是出于自己的感受抱怨她,并不是否定她的对孩子的爱,也并不影响孩子爱妈妈。她也看到孩子对她的亲近,也看到孩子对她的依偎,也看到孩子对她的信任。
爱与抱怨可以同时存在,它们不冲突。如果只能爱,那是一种控制,是一种束缚,那是无力的。爱与抱怨同时存在,其实是一种平衡,是一种信任,是自然的流淌。
她看到孩子在孩子自己的范围里,出于自己的感觉产生抱怨的行为,也看到孩子对她的爱。
抱怨和爱可以同时存在,她清晰的看着这一切,也满足的看着这一切,在治疗的最后一些时间,她从催眠状态沉入到睡眠状态,她睡得平静。
治疗结束后,她告诉我,她从未这样感觉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