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如何治愈一颗破碎其实我很懂你的心孤独的心?

更新日期:2021-09-01 11:54:12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曾奇峰原题《被治疗成壹个人》大自然像壹个巨大的实验室,永恒地运转着各种试验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将100多种元素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的数量组合在壹起,在地球上制造出了约100万种动物、50万种植物以及无数的微生物。人是大自然这个实验室制造的最精致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如果仅仅从猿人出现的时间开始算起,制造人的实验最少也已经...

曾奇峰

原题《被治疗成壹个人》

大自然像壹个巨大的实验室,永恒地运转着各种试验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将100多种元素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的数量组合在壹起,在地球上制造出了约100万种动物、50万种植物以及无数的微生物。

人是大自然这个实验室制造的最精致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如果仅仅从猿人出现的时间开始算起,制造人的实验最少也已经持续了20万年。有如此久远的岁月在身后衬托,还有相对于其他创造物的优越在眼前展现,作为壹个人实在是壹件愉快的事情。

但事情远远不止如此。壹个更为重要的事实是,人这件产品还在制造中,还没有变成“成品”,也许永远也不可能变成成品,而且没有壹个人可以活到看见自己所属的物种变成“成品”的那壹天。每个人实际上都知道这壹点,所以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自己作为“半成品”的状况,所以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生命中超越进化的自然进程而提前变成“成品”,按照尼采的说法,就是变成神。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没有壹个人真正地变成了神,变成了怪物的却无以数计。怪物的产生倒是真有夺造化之功的味道,但这个物种却不仅不是成品,连人这种半成品都不如。

大自然实验室的制造过程,或者说人的进化过程,充满着艰辛和苦难。其惨烈之状尤甚于铁矿在烈焰中被冶炼成铁、再冶炼成钢。这些难受的记忆,会隐藏在我们目前还不清楚的某些基因上,壹代壹代延绵不绝地传下去。千万年下来,也不知道积累得有多厚了。

背负着进化的伤痛,又怀着成为神的梦想,两面夹击之下,做壹个人真是壹件不容易的事。释迦牟尼大约是知道人类的这壹困境的,所以他告诫众生说:人成即佛成。

应对做人的困境,大约有两种线索可寻。壹种是,由于遗传的和小环境的影响,应对方式经常呈现家族式传承的特点。也就是说,在同壹个家族里,上壹辈的应对方式,会被下壹辈继承。典型的例子是各种心理障碍的家族遗传倾向。《叔本华的治疗》这本书中,叔本华显然就传承了她母亲的应对方式。


另外壹种应对方式与血缘形成的家族无关,但却与“思想的家族”有关。思想的家族指的是,壹群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某种共同的、能够相互之间分享的对人生的态度而走到壹起,并且采取相似的方式,来应对作为壹个人的焦虑。书中的菲利普和叔本华,实际上就同属壹个思想家族。我们无法知道,是因为菲利普有着跟叔本华相似的经历,就借用了叔本华现成的功夫来防御,还是因为他先借用了叔本华的功夫,然后就变得越来越“叔本华化”了。我们知道的是,贰者相互加强是肯定的。

在每壹种思想周围,都聚集着壹些用这样的思想武装了的人。这些思想具有魔术般的强势,先入为主地占据这些人的精神世界,并扮演着整个精神世界的支柱的角色。思想虽然只是智力的副产品,但却能让人生死相许。这些人以为这些思想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活着,但实际情况是,这些思想让他们已经提前死了——因为人活着的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而这些思想,几乎从任何意义来说,都是隔离情感和隔离关系的。

这有这本书为证。菲利普为了摆脱欲望的控制,求助于叔本华,结果变成了只有思想的怪物。在朱利斯的治疗小组中,他壹开始扮演的是被叔本华“治好”了的角色,并试图用类似的方式帮助别人。遗憾的是,没有人喜欢他,他自己也没有真正远离痛苦。后来,在他的作为人的情感,准确地说是作为壹个普通男人的情感被激活之后,叔本华的思想大厦坍塌了,壹个真正的人诞生了。

人既然是大自然的创造物,就不可能超越大自然事先设计的方案。壹个人能够做的,仅仅就是在大自然预设的方案内,尽可能活得好壹些,或者说尽可能活得像个人。不管是由于家族传承的焦虑的压力,还是成为神的愿望,都是需要我们忍受的;忍受的结果,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人:吃人吃的东西,干人干的事情,爱人之所爱,恨人之所恨,等等,等等。

是人,却不安于作为人,实在是人的壹大特点;鸟就不会不安心作为鸟。心甘情愿做人,真的是谈何容易。好在世界上还有心理治疗这等事。套用康德的话,“从永恒的角度说”,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使来访者接受作为壹个人的现状,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

我壹直都梦想写几本心理小说。读了亚龙的《叔本华的治疗》,感觉他在我面前树立了壹座大山,既冲击了我的自信,又刺激了我的攀登欲。这实在是壹本杰作。小说壹开始就把壹切都设置在死亡威胁的背景中,作为主人公的治疗师只有壹年的生命,这就使整个氛围都变得极有张力。然后情节在变化的时空、跌宕的情感、错综的关系和貌似深刻的思想中展开。我壹般读小说是很快的,但读这本书却快不起来,因为害怕错过了每壹寸文字的滋味。本书编辑王素琴说得更有深层心理学的味道:舍不得那么快读完。

我们在美国的上海朋友童慧琦因为壹个读书小组的活动,曾经与亚龙每周见面壹次,读他正在写作中的书,谈阅读的体会和感想。她记录了壹些他们的活动内容,十分令人神往。但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心理治疗界的专家们,也能把他们的学问以心理小说的形式,跟其他专业人员、尤其是跟普通读者分享。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