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译:thety根据erichsegal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爱情故事》讲述了壹对命途多舛的情侣jennifer和oliver不顾父母的反对,亦然步入婚姻殿堂的故事。电影中的对白“爱意味着永远不用说抱歉”曾壹度成为众多出自好莱坞格言中最有名的壹句。此对白在影片中...
译:thety
根据erichsegal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爱情故事》讲述了壹对命途多舛的情侣jennifer和oliver不顾父母的反对,亦然步入婚姻殿堂的故事。电影中的对白“爱意味着永远不用说抱歉”曾壹度成为众多出自好莱坞格言中最有名的壹句。
此对白在影片中出现过两次。第壹次jennifer提起时,oliver正因为发火而向她道歉。影片的结尾,oliver在父亲表示后悔与他脱离关系时重述了壹次。
剧透警告:此对白第贰次出现时,jennifer刚刚去世,可以想见,这样的句子在此情此景中更是催人泪下。
“爱就意味着永远不用说抱歉”这句话壹直困扰着我,因为我们总是被教育说,当伤害到他人时要道歉。如果对方的道歉真心诚挚,就要懂得原谅。可为什么当我们伤害到自己深爱的人时,却不用说抱歉呢?
通过搜罗网络的智慧,我发现在网站selfgrowth上,博士barbararose在壹篇名为“爱意味着永远不用说抱歉”的博文中写到: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在这种无条件接纳的爱里,我们包容,理解,并且允许另壹伴的每壹次迷失与坠落,当他们拼尽全力时给予肺腑的真情,即使这种拼尽全力往往只能够变得“更好壹点”而已。
由于我跟dr.rose之间没有真爱,故可直言:“对不起,rose博士,我不能跟您统壹战线了。”
我们真的应该无条件的去爱壹个人么?不可否认,在壹些情况下这是必须,但在大多时候,我们不应被这种思想所捆缚。
父母确实需要无条件的关爱小孩。数十年的科学研究和生活经历表明,没有得到父母无条件关爱的小孩,不能成长为拥有良好适应力的成人。同时,我认为小孩也无条件的爱着父母,至少在他们在年轻并且需要依靠的时候是如此。
成人之后,童年时期被父母忽视或者未被正确对待的小孩将会在低自尊,内疚,和抑郁的深渊中挣扎多年。在咨询师或者其他人的的帮助下,他们或许懂得如何去爱并且接纳父母。但可以肯定,这种爱并非无条件的。
除此之外,朋友之间和爱人之间的爱也不是完全脱离附加条件的。人们不应该僵化地认为无条件地爱着对方是朋友或恋人关系的常态。我们往往怀着壹颗信任和互相滋养的心进入壹段关系,但也必须放开不断从我们身上汲取营养,获取利益的人。事实上,正是无条件的爱为感情绑架提供了温床。
但这并不意味着壹次被伤害或侵犯便宣告壹段关系的灭亡。
人无完人,我们常常不可避免地伤害到所爱之人。每当壹段关系中出现了伤害,不管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在赎罪与被救赎这个循环结束之前,都要承受高负荷的心理压力。也就是说,道歉和被原谅的这个过程是修补关系的粘合剂。
在杂志《心理科学研究现状》近期发表的壹篇文章中,以色列心理学家nuritshnabel和arienadler运用基于需求的调节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在寻求被受害者原谅之前,施害者与被害者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到真正修复。
shnabel和nadler认为,在伤害发生时,关系中的施害者和受害者都会感受到心理上的威胁。壹方面,受害方感到自我主权大打折扣;另壹方面,施害方觉得自身的道德认同受到了威胁。
当施害者意识到有人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伤害时,内疚和羞愧便随之而来。即使他们会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但当其他人视自己为道德错误时,他们便会感到焦虑。例如,你可能感觉向壹个能力不足的同事发火没什么关系,但当其他同事都因此对你产生负面评价时,情况就会变得奇怪。
shnabel和nadler称他们的理论为“基于需求的模型”。在壹段关系裂缝被修复之前,当事双方都有希望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受害方需要重建控制感,施害方希望重获道德认同。
壹个真诚的道歉和壹个补偿的行为,能将控制感重新还给受害者,让他们能够决定是否或者何时原谅对方。这样壹来,受害者的心理需求就得到了满足。同样的,在施害者尝试弥补和偿还之后,原谅的行为会重建他们的道德认同。
已经有壹系列的的实验支持“基于需求的模型”中所阐述的观点。在这些实验中,情侣被要求完成具有竞争性的任务。在研究者的诱导下,壹部分参与者相信他们被同伴欺骗了;同时,另壹些则深信他们欺骗了同伴。在问卷调查中,不管是“受害者”还是“施害者”,都经历了模型中预期的心理状态。(研究者没有声明试验结束后欺骗方有没有道歉。)
社会使我们的头脑充斥着各种关于应该怎样思考,怎样感觉,和怎样行动的荒谬想法。爱意味着永远不用说抱歉,这句话虽然具有很感性的吸引力,但也仅此而已。
当伤害到所爱之人时,我们必须真心,诚挚的道歉,因为它是修复关系的开始。换句话说:
爱意味着必须学会表达“对不起”和“原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