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文|joyliu壹心理专栏作者:繁荣成长工作坊(flourishingparty)speakingmatters.ourwordsintheirspeakingmatter.wecanshapebothourselvesandourworldinourspeakings.——johnshotter,[speakingactually]话语是重要的。我们在话语中使用的词是重要的。我们在话语中塑造着我...
文|joyliu壹心理专栏作者:繁荣成长工作坊(flourishingparty)
speakingmatters.ourwordsintheirspeakingmatter.wecanshapebothourselvesandourworldinourspeakings.
——johnshotter,[speakingactually]
话语是重要的。我们在话语中使用的词是重要的。我们在话语中塑造着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世界。
——约翰.肖特,[speakingactually]
如果你经历过任何壹段“相爱相杀”的关系,大概就懂得我所说的天使和魔鬼,是怎样壹种感受。
就像壹句话曾经这么说的(我用自己的话转述):那个让我们笑靥如花的人,同样是那个让我们泣不成声的人。
我们越是跟壹个人亲密,对方的话语就越有影响我们的能力。哲学家约翰.肖特(johnshotter)曾经说过,语言是富有创造力的,它不是简简单单地表达壹种含义,而是会塑造我们和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所以我们可能就要问自己壹个问题: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魔鬼和天使的差别?如果我们的对话,既可以变成刺痛人心的利器,也可以成为创造不同可能的力量,这两者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不可以成为彼此的天使?可不可以在对话中发现彼此的力量,促成彼此的改变和不同呢?今天joy想邀请你壹起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如何在对话中,建构彼此的世界,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天使,而不是魔鬼?
这篇文章我写了将近8个小时,字数有些任性(6600),希望这8个小时废寝忘食的努力,能为你的生活开启壹点点不同的可能性!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你到底是在“独白”,还是在“对话”?
来北京的前几年,我加入了壹个叫做toastmaster的英文演讲聚乐部,这个聚乐部发起于美国,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分部。
开始的时候,我很喜欢这种在台上演讲并且会有人给予反馈的感觉,但是很快,我就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无论是演讲者,还是评论者,我们都在各自独白着。我承认壹个鼓舞人心的演讲是多么让人振奋,但它始终还是独白,而并没有给予人反思和对话的空间。
当我开始成为壹名咨询师时,我开始感叹: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组织,致力于培养我们说话的能力,却很少有组织,把学会聆听作为自己的使命。
是的,我们说得太多,听得太少。而且我们的听,往往带着自己的预设和评判,带着太多我们自己的理论和“应该”,以至于我们根本来不及去真正理解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就急于打断对方,告诉对方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建议和我们觉得“应该”怎样。
让我体验最深刻的,就是跟妈妈的交流。
其实作为壹个小孩,我并不是对她没有好奇,我深切地渴望在每个夜晚降临的时候,听她说说她这壹天过得怎样,听她讲讲自己的希望或者恐惧,然后只是聆听,只是跟她在壹起。然后也跟她讲讲我今天过得怎样,发生了怎样的事情,有怎样的感受。
可事实是,我几乎无法跟她“好好说话”。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自己说出的几乎每壹句话,她都要评判壹番。我所做的每件事情,她都有壹个“应该”怎样的道理等待着我。她对我的生活感到焦虑,对我的生活哲学,我的生活方式,和我过上幸福快乐生活的能力,都表现出壹定程度的怀疑。
而我在这些怀疑和焦虑面前,常常不知不觉中开始变得防御,开始需要自己辩解,需要不停解释自己做某件事情的动机和原因,然后在彼此的拉扯中,感到精疲力竭。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对话经常非常艰难的原因。我们看似在跟彼此对话,却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独白。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壹次我跟妈妈说道我在跟央美的壹个老师学习绘画,她问我:“多少钱?”
对于这个问句的动机,我很快做了壹个判断:她壹定是心疼钱。我没有好奇地问问她:为什么想问我多少钱呢?而是直接跳跃到这个结论,所以我不太高兴的回答她:“400壹次。”
她说:“那么贵啊,那你没必要每周都去吧!”
当时我立刻就火了,心想:我并没有花你的钱啊,难道我花自己的钱去支持自己完成梦想还不行吗?
这个对话的结果我想你已经猜到了:我们的对话不欢而散,各自带着愤怒和委屈结束了跟彼此的“交流”。
在反思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在整个对话中对于彼此都是没有好奇的。我以为我足够了解我妈妈,所以觉得我建构出的,她问我多少钱的动机,就是她实际的动机(当然了,我的猜测也可能是真的)。
但是如果我愿意慢下来,真的用好奇的口吻(而不是责问,责问本身就还是带着预设)问问她:“为什么要问我多少钱呢?”
她可能会说:“因为最近你买房需要用钱,我就怕你花钱花得没有节制!”
这个时候估计我又会感觉到被不被信任,但是如果我能在看到自己感受的同时,也看到她令人不愉快的焦虑的语言背后,其实是对我的关心,那么我可能会再继续问她:“我怎么做能让你对我花钱的焦虑少壹点呢?”
而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对我显然也是没有好奇的。她不好奇我为什么那么想学画画,不好奇我学到了什么,不好奇我是否喜欢这个过程,不好奇是什么让我愿意花400块钱去跟老师学习。她也的确是对我有评判和不信任的。
这就是“魔鬼”之间的对话:充满预设,评判和“应该”,没有好奇,聆听和探寻。如果我们脑子里带着已经形成“套路”的,对别人的评判和预设,我们就无法真正在每个具体的情景下与别人同在。我们只是看似在跟彼此对话,实际上却壹直重复着自己内心的独白。
这种场面,就像是两个人面对着彼此,然后同时讲话,却期待着对方能够能解自己所说的内容。只要我们还有预设,只要我们不放下那些捆绑着更多可能的框架,我们就永远只是活在自己的独白中,而没有真正在跟别人对话。
什么样的对话能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我想看完了上面的故事,我想你大概知道了哪种对话会让我们变成彼此的“魔鬼”(当然还有很多我没有提到的对话方式,也会让我们变成魔鬼)。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当魔鬼并不难,可我们要怎样成为彼此的天使呢?
让我来告诉你,“天使”长什么样子。先说明壹点,每个人都有成为天使的可能性,但如何在每个具体的对话情境中成为彼此的天使,需要我们慢下来,在日常的对话中不断反思和觉察,不断培养成为天使的直觉和态度,让这种“天使”式的对话,渐渐融入我们的血液。
贺琳.安德森(harleneanderson)在约翰.肖特哲学理念的基础上,在40年的家庭治疗和对话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的哲学立场(我用自己的话做适当诠释):
1.与对方同在(beingwith)
啥叫同在?同在也许是最难做到的部分。
我想先说说我们并不与人同在的对话方式:
带着自己的预设和评判,而不是试图理解对方真正想说什么。
如果你试图去说服他人理解或者同意你的观点,那就不是与他人对话(还是在独白!)。
询问那些你以为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或者试图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是对话。
追求达成壹致或者统壹。
在我最开始当咨询师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问对方壹个自己“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
比如我问:“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这段感情呢?”可能我内心希望对方的回答是:“我希望离开这段关系,希望自己能够结束这种折磨人的关系。”
但这样的提问并不是好奇,而只是用问句的方式想要说服对方某种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判断。对方也许并不想要离开这段关系,那么我要好奇的是对方在这段关系里得到了什么,是什么吸引她继续留下来,跟她壹起去探索她究竟想要什么,而不是试图说服她离开壹段“我觉得”并不健康的关系。
如果我们真的要在对话中跟壹个人“同在”,就要能够安住于当下(beinginthemoment),放下我们的手机,放下我们脑中还在盘算的工作或者未完成事件,专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时此地的对话中。
同在,还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打断不评判地聆听,我们尝试着从对方的逻辑和意义地图出发去理解,而不是从我们自己的。当然,你有可能会问,那如果我就是觉得对方的做法有问题呢?
我想说首先理解并不意味着认同。就像我可以尝试着理解壹个女性为什么被家暴后,仍旧选择在这段关系中,但并不等于我认同她的这种做法。这个也许她自己都没有完全理解的部分,需要我们壹起去探索和理解。其次,我可能需要问问自己,表达我对她行为的不赞同,是否真的会对她有帮助,而任何我的观点的表达,背后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她。
当我们觉察到生活中那么多无法“同在”的例子,就知道同在本身是多么的难得。同在的力量就在于,这种不带评判和预设,专注而好奇的投入,本身就是壹份莫大的邀请:邀请壹个人放心的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脆弱会被评判,或者会被人提出自己并不需要的建议。
2.保持好奇和不知(beingcuriousandnot-knowing)
就像我在上文中举的例子壹样,好奇也是壹件很难得的事情。
这些美好的词语如果没有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对话中,就只是壹些鸡汤般的陈词滥调。
好奇本身就是壹种同在,也是我们作为人的壹个基本直觉。你会发现,越是熟悉的人(或者说我们以为熟悉的人),我们就越难采取好奇和不知的姿态。
当然这个“熟悉”的人,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是否对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抱有怀疑,是否能够在判断出现时,跟对方核实他们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而不是把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对方?我们是否对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某种想法和感受好奇?我们是否会做某件事情的动机感到好奇?
我们的很多框架和所谓的“知识”,都让我们在壹段对话中“以为”自己知道对方在讲什么,我们把自己的判断视为“真理”,而对于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却浑然不知。
比如今天你收到男朋友的微信,他说:“今晚我在公司加班,就不跟你吃饭了。”
你突然想到昨天你们刚刚争吵完,心想:他肯定是因为昨天吵架了,今天在跟我耍脾气。你想到明天就是平安夜了,他竟然因为你们的壹点口角就不跟你吃饭,感到既气愤又伤心,于是你冷冷地回复了壹个字给他:“嗯。”
而他在干什么呢?他今天的确很忙,本来想要晚上带你去吃饭的,结果因为之前的项目今天要返工,被老板叫到办公室里,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了壹通,还被勒令晚上加班,满腹的委屈和愤怒。但他没有跟你说,因为他觉得自己要“爷们”壹点,不要用“这种事情”来打扰你。
可是他也默默希望你可以好奇地问问他为什么加班,有了这样的“邀请”,他才有机会跟你说说憋在心里的话。可是当你回复壹个“嗯”字的时候,他就完全说不出口了。这个时候他也忘了好奇地问问你,这个冷冷的“嗯”字背后,是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于是他什么也没有回复。
没有了好奇,我们就陷入到了各自的独白当中,没有了彼此影响和交流想法的对话。可是这份好奇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往往有太多的“知道”,太多的“道理”,太多自以为是的假设和预判。
贺琳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壹个人。所以我们并不了解在壹个具体情境下对方想表达什么,我们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她的想法和感受,并不知道她希望怎样,并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是她真实想表达的,也并不知道我们的建议和观点是否对她有价值。
这壹切的答案,都是好奇。
我们不了解没关系,我们可以问对方:“能帮助我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吗?”;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了对方,可以问:“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建议对方是否需要,可以问:“我现在对你的这个困惑有个想法,但不知道你是否需要,你愿意听听吗?”
放下自己的“知道”,去真正对别人好奇,是壹切美好对话和全新可能性的开始。
3.相信和欣赏他人的价值和力量(believinginothers’valuesandstrengths)
当然好奇的背后,还有壹个与它紧密相连的哲学,那便是相信。
如果我们不抱持着对壹个人的相信,我们就无法保持好奇。因为我们总是在怀疑,总是在焦虑和担心,于是我们就不断地,在对方并不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对方建议。然后不断打断对方,试图去“纠正”我们觉得是“错误”的想法。
这份相信也是我壹直在修炼当中的人生功课。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从小到大我是多么渴望父母的欣赏和相信。在我考了95分的时候,我希望听到的是他们说:“哇塞,我们真为你感到骄傲!”我希望他们好奇地问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能考这么高的分数?”而不是质问我:“那5分是怎么丢的?”,然后跟我说:“你也别太骄傲了,我看你们班上还有好几个比你考得好的人呢!”
在学习心理学和咨询的这些年里,我学到的最受用的两句话是:
每个人都很不容易。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
它们不是鸡汤,也不是安慰人的陈词滥调,而是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芒和可能性的壹种信仰。
虽然我对爸妈曾经教养我的方式有诸多不满,但我仍旧看到了他们的不容易,看到他们已经在用他们所知道的最好方式来给予我爱和支持。我想在我们的关系中,我需要看到的,不只是他们对我的控制或者不信任,而是看到这些行为背后,他们是多么努力的,没有让自己变得对我更加控制,更加不信任。
上面的话也许让你有些惊讶:难道事情没有变得更糟糕,也值得被欣赏吗?
在这里我想跟你讲壹个我跟好朋友的故事。壹次我们看了弗兰克尔说的“像你被给予了第贰次生命壹样活着,并且就好像第壹次的时候你做错了”(livingasecondtime)的想法之后,协商要壹起尝试着,早上起来的时候就带着今天的第壹次“错误”的活法已经过去,我们用第贰次我们真正想要的方式生活。
当天晚上我们聚在壹起讨论今天过得如何,结果他说:“我觉得今天过的并不理想,因为我还是浪费了好多时间,都没有怎么看书,陪家人的时候也没有很开心,觉得过得壹点都不好。”
于是我问他:“那么更糟糕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想到最糟糕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呢?”
他说:“那我可能彻底的磨蹭了,壹眼书都没有看。然后陪我小侄女玩儿的时候心不在焉,或者就根本没有陪她。回家的时候可能就犯懒不想开车,让我爸开车送我回来,而不是自己开车送他回家。”
然后我接着问:“那么你是怎么做到即使时间那么紧迫,却仍旧挤出看书的时间,而没有全部荒废掉呢?你又是怎么做到能够全身心地陪伴小侄女玩耍呢?最后,你都那么累了,又是什么力量让你还开车送爸爸回家,而不是让他来开车?”
他认真地回应了我的每个问题,然后很开心地对我说:“好神奇,我突然间觉得这壹天其实过得还不错。”
这就是我说的不容易。即使我们做得不够完美,那些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同样值得被看到。每个生命都在如此努力地活着,在无常的命运和不知何时降临的死亡面前,仍旧努力地向往着所有的美好,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欣赏。
对于另外这句“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专家”,我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切。
就算是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或者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恋人,也不可能比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体验,经历,感受,唯壹始终在场的,便是我们自己。所以如果说有人真的是解决我们生命议题的“权威”,那个人壹定是我们自己。
这份相信,是在哪怕最不可思议的情况下,在哪怕对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仍旧相信她/他是自己生命的专家,相信她/他总可以通过发现和找寻自身资源,还有求助的方式,消融困惑或者捆绑自己的议题。
4.慢下来,尽可能创造最大的对话空间(slowingdown,andcreatingthebiggestpossiblespaceforconversation)
不知道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成为彼此“天使”的对话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给予彼此最大的空间。
同在和好奇是为了用专注给对话空间,不让自己的“知识”,评判和预设填塞本来有的空间,让对话在不确定性中,有更多的可能性。
而相信和欣赏,即是让我们能够安住于当下的前提(不再以为我们的建议有多么棒,也不再焦虑地打断对方),也是我们让对话产出更多可能性的方向(让相信和欣赏,带着我们向着更多资源和力量的方向前行)。
现在我要分享的这壹点,关于慢下来,去创造更大的空间,也同样重要。
正如约翰.肖特所说,语言本身是有创造力的,它会塑造我们和我们的世界。要让这种创造成为可能,就要避免我们在脑海中不断重复的“独白”。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越来越难慢下来,甚至很多时候,壹段对话中的留白让我们觉得不安与恐慌,但这种留白和停顿,却往往是创造更大空间的关键。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慢下来呢?
贺琳.安德森提出了下面几点:
给出时间进行内在与外在的对话。
给出时间进行内在与外在的反思。
留白与停顿为反思,内在对话以及准备说提供了机会。
我们每个人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其实都同时在进行着内在与外在对话。外部对话就是我们说出来给别人的,而内在对话就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心的“弹幕”。
我们只有慢下来,才有机会听到,来自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内心的声音是否重要呢?它太重要了!
举个例子:你刚刚对别人的壹个请求,不假思索地说了yes,但你内心有个声音说:“哎呀,我怎么觉得不太对呢!”也许你不会立刻把自己的内在对话分享给对方,但这个内在对话,也许会让你开始反思,刚刚答应对方的这件事情,是不是你真正想要做的。
反思重不重要呢?我只能说几乎没有什么比反思更重要了。人类区别去动物的最重要特征,就是我们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这种意识会让我们思考自己做的事情,思考刚刚过程里发生的壹切。
拥有反思的能力,才让我们在壹个个“魔鬼”的对话中思考,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还可以有怎样的不同。
而所有对于内在和外在对话的反思,都需要壹个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我们慢下来,给对方和彼此在开口说话前,充分思考的空间。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壹个人跟你抱怨最近她生活中发生的,壹些不太如意的事情。她可能滔滔不绝地讲很久,甚至如果你不打断她,她可以跟你抱怨壹两个小时。可是她说话前很少思考自己真正想说什么,她只是滔滔不绝地讲着。这种说话方式,就是没有反思的独白。
而壹种有反思和觉察的说话方式,是慢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说刚刚的那段话呢?我说给对方听的意图是什么呢?刚刚这件事情我的解读,真的就是唯壹的解读吗?如果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如此不满意,那么我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起了怎样的影响呢?
不要害怕对话中的停顿和留白,那些我们出口伤人的恶言恶语,往往不是我们停下来思考的产物,而是我们不假思索的自动化反应。
现在,很多时候,当我问了对方壹个问题时,都会补充壹句:不着急回应我,等你想好了再说。我自己也是壹样,并不急着回应别人的问题,而是不断提醒自己,给自己时间反思和觉察,然后说出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我眼中那个可能的你
在无数次的对话实践中,我越来越坚定的相信,我们可以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天使,而不是魔鬼。
我想成为你的天使,全然地跟你在壹起,对你的生命故事好奇,相信你,欣赏你,给予你探索和生长的空间,看到你所有的努力和不容易,鼓励你勇敢地成为你自己。
我也想邀请你成为我的天使,专注地于我同在,对我的生命故事好奇,相信我,欣赏我,给予我探索和生长的空间,看到我所有的努力和不容易,鼓励我勇敢地成为我自己。
这样我们就不仅仅活在此时真实的彼此中,也同样在此刻的对话中看到了“可能”的彼此。这种可能不是壹种虚幻的理想化,而是在真实的过往与当下中,发现和看到从前被我们忽略的力量和资源,然后向着我们想要去的地方前行。
让我们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天使好吗?
我的天使,我会很努力地,壹项壹项修炼自己,然后成为你的天使!
1年又过去了,你成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
性格变好壹些了吗?情绪都好好控制住了吗?
在ta面前,你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了吗?
壹心理集结多名国内外资深心理学者
首度推出会员计划,壹个学习成长型社群组织
心探社
点击下方图片,让未来的自己提前上线
文|joyliu壹心理专栏作者:繁荣成长工作坊(flourishingparty)
图片来源:作者原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