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前两天老同学小K给我讲了他的故事。小K是一名乖乖女,自幼学习不错,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好的工作,仿佛都是人生的高配。工作之后也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各处飞,有面,有收入,有时间。她说“我一直很努力,但是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从小唯一好的就是学习了吧。...
前两天老同学小K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小K是一名乖乖女,自幼学习不错,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好的工作,仿佛都是人生的高配。工作之后也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各处飞,有面,有收入,有时间。
她说“我一直很努力,但是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从小唯一好的就是学习了吧。现在感觉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如果工作都做不好,我真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用。罗叫兽觉得我有什么病。”
我开玩笑说你没病,别人才有病。
她说“你可能不知道,我也很少和朋友谈起,其实我父母吧,我们关系怎么说呢,对我也很好,但是我还是不喜欢。”
喝一口茶,看看落日下的夕阳,眼前的老同学,仿佛又回到了十来岁孩童的模样。
后来她说到了一些。大致在说从小她父母总觉得他不行,长得不好看,学习不好,见人不说话。虽然她自己不觉得这样,小女孩嘛,在农村大家都差不多,虽然笑起来丑点,但是笑着总比哭丧脸好看啊,等等说了很多。
种种很多,总结起来就是,父母觉得我不好,可能他们也没觉得,但是这种印象和记忆很深,到了现在,工作做得再好,耳边都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不行,深受折磨,感觉20多年白活了。
在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孩子,这种影响会慢慢内化为孩子的自我价值,让孩子有了我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的评价,久而久之就是成长的记忆,伴其一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知(也就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伴随的就是我该如何过一生。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如何过一生的模型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同样也被认为是最不人道的心理学实验之一。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搭建了一座模拟监狱,24名男性学生被随机分配,指定一半为囚犯,另一半为狱警,并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扮演他们的角色。
所有参与者,在第一天里就完全进入了实验,狱警们变得粗鲁,充满敌意,囚犯则开始积极反抗,或者慢慢开始无动于衷。尽管实验设计原定要进行两周,但是仅在开始后的六天就被叫停。
这个试验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卷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无法自拔,不管是虐待者还是受虐者,甚至于主持实验的津巴多也被卷入其中,成了维持他那个监狱秩序的法官形象。
用津巴多的话来说“现实和错觉产生了混淆,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也产生了混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让人心惊胆战。大多数人的确变成了囚犯,狱警。不再能清楚的区分角色扮演,还是真正的自我”
用我们的话来说,在赋予角色的那一刻,仿佛就戏精附体,已经顾不得,或者忘记自己是谁了,而是沉浸在自己被指定的的角色中。
也有当时扮演狱警的叫赫尔曼人,有了下面这段话。
一旦你穿上制服被赋予一个角色,我是说,一份差事,有人对你说:“你的工作就是管好这些人。”然后你就会变了个人,不再扮演穿着休闲服的角色了。当你穿上卡其制服、戴上眼镜、拿着警棍时,你就会真的变成狱卒,你会开始演起那个角色。那是你的戏服,穿上它,你就要照着剧本演。
家庭中,父母给了孩子什么样的角色认同呢?我们穿着什么样的戏服,又在自导自演着什么样的戏剧呢?
孩子是什么样,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人。著名学者陈公在其著作中写过:“原生家庭既是自我投射下的标签与记忆,也是刻舟求剑般的习得模式与模板的源头,更是鲜花传递之场,病毒复制之地。”
就像斯坦福实验一般,父母在教育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把孩子放在了什么样的位置,用了什么样的态度,这很重要。最后的结果就是强化某种行为,让孩子觉得某个样子就应该是自己的样子,这就是角色扮演下的自我认知。
不论你处于哪个阶段的父母,都应该对孩子
多点鼓励,少点责备,
多点热情,少点苦脸,
多点空间,少点庇护,
多点耐心,少点焦躁,
多爱一点,幸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