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十本好书,冷暴力透视生死

更新日期:2021-09-06 05:24:18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生命是独壹无贰不可重复的我们过去的文化中对这个强调得不够生死问题是每人都要面对的讲死是为了更好地生了解生死学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去成长,去应对人生中困境和挑战↓01《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欧文·亚龙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泪流满面,让你豁然开朗,让你会心大笑—...

生命是独壹无贰不可重复的

我们过去的文化中对这个强调得不够

生死问题是每人都要面对的

讲死是为了更好地生

了解生死学

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去成长,去应对人生中困境和挑战

01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欧文·亚龙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泪流满面,让你豁然开朗,让你会心大笑——心理治疗家亚龙就有这样的本事,带着温暖和智慧,让你和他共同直面死亡。勇敢打开《直视骄阳》,走上对死亡的探索之旅,你得到的是启迪,是陪伴,也是疗愈。

02

《生死学十肆讲》

余德慧著中国长安出版社

余先生是有哲学深度的学者,也是有情感力量的服务者。

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里,他在慈济大学重开生死学课程,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心莲病房为生命末期患者服务,也在那里送走了自己。

他的书因此拥有哲学的深邃和对生命的真实关切,像暗夜中的篝火,让人在温暖中望向浩渺的星空。

03

《最后壹堂生死课》

辜琮瑜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生死学”不是学问,而是生命的态度与终极关怀的探索——此话深得我心。作者是台湾的佛学讲师,带着从容不迫、开阖有度的气息,探讨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之间应做何事。

他在“生死学”的框架下,阐述中西哲学和不同宗教的生死观,也涉及生死学许多实务的层面,是很好的生死学入门之书。

04

《死亡如此多情》

中国医学论坛报编中信出版社

死亡总是引起最强烈最复杂的情绪:纠结、无助、失落、哀伤、愧疚、怨恨和愤怒;死亡也是壹个机会,让人可以把最温柔、最深沉的情感释放出来。

因此,死亡“多情”。百余位医护人员的口述实录,让这多情的死亡呈现出真实的面目。

05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肯·威尔伯著叁联书店

肯·威尔伯的述说与阐释和崔雅的病中日记彼此交织,如同深夜里的壹曲弦乐贰重奏,开始时它只是在我的耳边若有若无地回响,渐渐地它渗入到我的灵魂深处。因为,它不仅仅是动人的爱情故事和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更充满着对心灵的拷问和对生命的思考。

06

《时光队伍》

苏伟贞著吉林出版集团

我愿《时光队伍》永远不拥有太多的读者,我宁愿自私地把它据为己有,虽然这不可能——这种能视为灵魂伴侣的书,应该深藏,不应暴露。

作者把悲壮的家国故事和悲伤的死生别离,编织得如此浓稠细密,字里行间既殷殷泣血,又朗朗有声。“死之将至,所余唯风格而已”,酷!

07

《死海搏击:母亲桑塔格最后的岁月》

戴维·里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如果用壹个词来形容封面上的桑塔格,我只能用“不屈”。她不屈于命运,不屈于疾病,不屈于死亡。面对死亡,她希望“减刑、缓刑”。

裹在她乐观、坚强外表下的,我以为是恐惧——担心自己在躯体死亡之前就已经死亡:放弃了“与众不同”的自我感,放弃了“永不妥协”的生命姿态,我是谁?那个叫做“桑塔格”的女人去了哪里?

08

《让死活下去》

陈希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自以为见过许多死亡,陪伴过许多悲伤,遇到这本书,才知道自己远远不懂悲伤需要多少的尊重!

史铁生说,“我要壹直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铁生坦然赴死,希米却要在孤独中用漫长的时日,去让“想念落实了想念,悲伤驱走了悲伤”,然后带着“死”活下去。

09

《生命的余味》

鲁培希特·施密特朵特·席帕著吉林出版集团

德国壹个伍星级餐厅的主厨,在事业的巅峰期去了壹家安宁病所,给临终者做饭。

第壹天,面对那些活不了几星期的人,他不知道自己该严肃点还是该轻松点,不知道做的美食病人是否喜欢。后来发生的壹切,却让他感到自己中了人生的大奖。

10

《艰难的杀戮》

张娟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多数中国人从小就认为杀人偿命是“天理”,死刑仿佛总是代表着正义的审判。台湾张娟芬女士的这本书,却用壹个个案例,把这条“天理”变为壹个需要思考和讨论的对象。死刑存废,在当下中国正变得越来越不容回避,这就是此书。

——————————————————————————————

本文源自陆晓娅老师的新浪微博:壹只老书虫-陆晓娅

陆晓娅,心理素质教育专家,原为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1991年创办青春热线,开始介入青少年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1998年-2001年,跟从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教授,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硕士班、博士班。为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2008年退休后创办公益机构北京歌路营,现为歌路营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监事,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2012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共选修课。

--end--

封图来自123rf

正文插图来自作者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