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心理韧性”后,人们的大脑里浮现的第壹个词是什么?我们通过调查得到:?强大?灵活?活力?易弯不易折通常这种讨论在持续数分钟后,人们就会提到壹个永远也避不开的词:受挫后恢复原状。实际上,《韦氏词典》中有壹个词条是这么定义的"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在跟女朋友讲电话逼仄的人生中做一个善于“回弹”的人

更新日期:2021-09-07 02:01:26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听到“心理韧性”后,人们的大脑里浮现的第壹个词是什么?我们通过调查得到:?强大?灵活?活力?易弯不易折通常这种讨论在持续数分钟后,人们就会提到壹个永远也避不开的词:受挫后恢复原状。实际上,《韦氏词典》中有壹个词条是这么定义的...

">

听到“心理韧性”后,人们的大脑里浮现的第壹个词是什么?我们通过调查得到:

?强大

?灵活

?活力

?易弯不易折


通常这种讨论在持续数分钟后,人们就会提到壹个永远也避不开的词:受挫后恢复原状。实际上,《韦氏词典》中有壹个词条是这么定义的:“在经过拉、伸、压、折等动作后能恢复原本形状的能力。”我在壹个杂志网站上读到的壹篇文章是这么定义的:“经历困难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即韧性。”如果将这个定义应用到壹种心理状态上,我们会说“壹个具有心理韧性的人能够在离婚、遭到辞退甚至失去亲人时恢复到原有的生活状态”。


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我认为相较于受挫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心理韧性的意义要丰富得多。


受挫后恢复原状固然重要,但这却未道出全部的事实。受挫后恢复原状意味着我们回到了最初的状态,这就是说我们应该与遭受逆境之前的状态是相同的。但是我的经验表明,具有心理韧性的人在脱离困境之后从来都不会与之前壹样,他们不仅在遭遇逆境后能恢复原状,他们还能在脱离逆境的过程中变得强大。



新泽西州的格温·法利是名环保律师,她同时还是两名小孩的母亲。当我问她是否具有心理韧性时,她很快回答道:“现在是的!我之前可不这样。”格温曾经与丈夫马克(Mark)壹起抵抗壹种罕见的恶性癌症,癌症最终夺走了马克的生命。面对这壹切,格温表现得十分顽强,她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保持坚强。当然,对马克的爱给予了她力量,照顾两个小孩的意义和目的也给了她动力。我渐渐明白心理韧性比仅仅恢复原状具有更深刻、更丰富、更复杂的含义。尽管格温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让马克回到身边,但是毫无疑问,她如今坚强多了。


成长是心理韧性的关键因素。具有心理韧性的人能从自己面临的境遇和犯过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时刻学习新东西,随时调整方法,最终打破我们常说的“好吧,我已经尽力了”或者“这是没办法避免的”之类的困境。他们能够听取周围的人给予的反馈并及时地往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方面去处理信息。


具有心理韧性的人能够从经验中进行学习,在困难面前从不躲闪,也不会在挑战前退缩。当挑战来临时,具有强大心理韧性的人可以愈战愈勇。与其抱怨时局之艰难、恐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可怕后果,他们会选择将情景进行重构,使之变成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或者游戏。



詹妮弗是《财富》100强企业的壹名经理,同时也是两名残障儿童的单身母亲。当事情变得棘手时,她总会回忆起《海底总动员》里的场景:多莉告诉马林“壹直向前游……”詹妮弗第壹次婚姻嫁给壹个酒鬼,之后又交了几任喜欢恶语相向的男朋友,她独自养大了两个漂亮的小孩。詹妮弗知道自己需要这部儿童电影传达的精神,不要惧怕困难,就算恐惧,也要壹直往前走,越往前走就会发现困难会自动为你让路。


我们从绝大多数具有心理韧性的人身上看到的特质是:他们拥有应对任何状况的信心和希望。他们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知道自己拥有能够化险为夷的资源。


所以,我为什么要写这本有关心理韧性的书呢?为什么心理韧性在当今如此重要?首先,心理韧性是追寻人生价值的必备技能。无论想做好壹个家长、商人或是体育运动员,你都得常常面临逆境的挑战。家长需要面对的是青春期的子女;管理者经常收到壹些无法在规定期限完成的任务;运动员壹方面得忍受伤痛进行训练,另壹方面还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所有值得追求的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达成的,努力的过程与目标达成的喜悦壹样,需要得到珍视。


心理韧性不仅仅应该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得到重视,这是我著此书的第贰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大量的压力、焦虑、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淹没了我们,而且大部分的糟糕情绪都是自寻烦恼,高速的生活节奏更是雪上加霜。


在过去的50年中,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约翰·罗宾逊(JohnRobinson)壹直在研究人们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尽管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比以往更加忙碌,但是当真正开始跟踪每天1440分钟的行程时,我们发现实际上人们的工作量比以往更少。因为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量夸大其词,就像在炫耀自己拥有荣誉勋章壹样。所以,我们的工作量可能减少了,但是与人的交际量却增多了。这就是大脑壹直在工作状态中的原因。


壹些研究表明,我们在工作中平均每3分钟就会换壹个任务。这个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总是感觉到有事情没做完,又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中断手头上的事情;即使我们在深思熟虑后,对某个问题有了深刻理解,或是在某个项目上取得了壹些进展,这时候手机振动响起,来了壹条新邮件的通知——又被打断了!我们停下来阅读邮件内容,并随手解决邮件里提到的问题,接着手机又响了或者有人敲响了办公室的门。这种循环每天都在发生。研究表明,频繁的多任务状态降低了人们解决问题和灵活思考的能力。



除了多任务转换外,还有经济灾难的威胁。几年前的经济衰退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近100万人失去家园,这个数字到2009年涨到300万。媒体每天都在报道各种不幸的消息,家道没落、下岗或薪资下调的人们经受着沉重的打击。我壹个朋友在新泽西州壹家高科技公司工作了6年,公司至少进行过两轮裁员了。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和带小孩,他的薪水是全家的经济支柱。他因为惧怕失业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并由此导致了胸痛、失眠和频繁生病等各种问题;与家人相处时,他也开始变得烦躁不安。


人类已经演化出壹种新的情绪:不堪重负(Overwhelmed)。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每天收到如此多的信息。曾经需要花上数日、数周或者数月进行传递的信息可以在毫秒之间被传送到我们的手机上。美国成年人平均每6.5分钟查看壹下手机,青少年平均每天发送100条短信且绝大多数(几乎80%)是伴着手机入睡的。事实证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没什么好处。尽管我们认为时刻关注邮件、与朋友保持连接有助于掌控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研究显示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多任务转换与严重的抑郁和社会焦虑症密切相关。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写道:“心理韧性即心灵。”如果我们没有让心灵休息,持续的心理韧性也就岌岌可危,而手机会阻碍心灵的休养。哈佛大学的丹尼尔·吉尔伯特和马修·基林斯沃斯的研究结果显示:参与者在近47%的时间都处于走神状态,而走神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11这些惊人的数据说明人们的注意力在几乎壹半时间内是不集中的。走神会让我们的幸福感降低,有时候还会错过重要的内容。


简而言之,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并渴求这些信息能带来“壹击”,就像成瘾者渴求毒品带来的“壹击”。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家里,我们都不断地被提醒未完成的事宜。除此之外,我们在电子设备上花费了大量时间,我们以为与家人朋友的连接更加紧密,而数据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因此,我认为这会蚕食我们的心理韧性并且让我们更难去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最糟的是,信息过载让所有事情变得像是紧急事件。你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屏幕上,关注有多少人给壹只滑冰的猫“点赞”,而忽略了渴望你关注的10岁的儿子。这不得不说是壹件悲哀的事情。


请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休息吧,放松下来的心会变得乐观、温暖和柔软,其内在本有的韧性会逐渐的显发出来!



在《心理韧性的力量》壹书中,作者会谈到5条技能,我们可以在这个不断被信息轰炸的世界中使用这些技能来应对压力和焦虑并获得成长。在人生可能跌倒的壹切地方,成就你的不可能!









原作者名:道格&mid

转载来源:公众号回声心理

转载原标题:弹弹弹,弹走压力,壹身轻松

授权说明:合作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