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沟通表达 > 正文

那些按照父母意愿长大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更新日期:2022-07-30 14:43:57  来源:

导读  赵女士出身于一个落后的农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父母为了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常年劳作,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赵女士和弟弟、妹妹看到了父母的辛苦,他们特别懂事,小小年纪就学会...

  赵女士出身于一个落后的农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父母为了生计,每天早出晚归,常年劳作,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赵女士和弟弟、妹妹看到了父母的辛苦,他们特别懂事,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做家务,有时还会帮父母干农活。

  赵女士学习成绩很好,她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要走出农村,脱离贫困。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寒窗苦读十几年,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干家务,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赵女士顺利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

  大学毕业之后,她又考上了重点院校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赵女士顺利在一个省会城市高中当上了老师。工作之后,赵女士找了一个本地三甲医院的男朋友,然后顺利结婚生子。丈夫也是来自农村,吃了很多苦,凭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所以,两个人都特别珍惜拥有的一切,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他们一样争气。

  孩子一出生,满怀欣喜的他们就为孩子规划好了一切,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在哪里读,到将来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想好了。由于丈夫平时工作比较忙,赵女士就承担起了大部分教育孩子的工作。她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孩子,除了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她还给孩子读绘本,陪孩子上兴趣班和补习班。

  孩子进入小学之后,成绩一直很好,顺利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可是到了初中之后,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最明显的是学习成绩退步明显。孩子入学时成绩是年级前50名,后来下滑到300多名。按照这种情况,别说是重点高中了,连一般的高中也读不了。

  这样的情况让赵女士很着急,她和丈夫商量了一下,给孩子报了很贵的补习班。努力了一个学期,效果不明显,又报了一对一,孩子的成绩才稍微有点起色。赵女士和丈夫才刚刚松了一口气,孩子又开始出现问题。刚开始成绩退步时,孩子自己也很着急,非常努力地学习,对补习班也很上心,每天学习到深夜。

  但是慢慢的,孩子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差,经常坐在书桌前发呆,早晨起床时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放学回到家也不爱说话。赵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专门去找学校老师了解情况。根据老师的观察,孩子没有旷过课,也没有出现早恋、和别人闹矛盾的情况,只是最近精神不大好,上课的时候也经常走神儿,反复提醒也没用。班主任还专门和孩子谈心,孩子只说学习压力有点大,其它也没说什么,班主任就安慰鼓励了一番。

  赵女士听完松了一口气,没有其他问题就好,她对孩子的学习更上心了。孩子上补习课时,她也在旁边听着,课后陪着孩子一起做题。她相信,只要孩子能够足够努力,成绩迟早会上去的,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是,事与愿违,孩子在听课时总是漫不经心,需要多次催促才去完成作业,遇到难题不复习也不思考,赵女士给他讲道理,他总是“嗯嗯啊啊”地应付着。

  有时候赵女士火了,忍不住吼他一阵,他会乖一会儿,然后接着懒散。最后孩子提出停掉补习班,赵女士和丈夫商量了一下,就给他停了。但是只能给他停一个月,让孩子调整一下,后面还要补上。谁知孩子后来又提出不想去上学了,赵女士和丈夫都慌了,怎么劝怎么骂都没用。孩子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其它时间都不出来。赵女士还发动了孩子的老师、朋友来劝说,但是孩子丝毫不为所动。

  离中考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再这样下去,孩子的前途就完了。赵女士和丈夫既担心又着急,赵女士还专门请了假,在家守着孩子。最后,在同事的建议下,赵女士带着孩子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孩子患上了中度抑郁。赵女士一下子懵了,孩子从小衣食无忧,她和丈夫除了对孩子的学习上有要求,其他方面都能满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已至此,只能先给孩子治病了。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孩子才慢慢敞开心扉,说出心里的想法和感受。心理医生也逐渐找到了孩子患病的根源——大人的控制。赵女士和丈夫为孩子规划好了人生的道路,并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规划好的道路前行。他们的初心是好的,但是他们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孩子的内心长时间不被看到,他会觉得压抑、愤怒、迷茫,当他的这些情绪又找不到出口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孩子变得厌学、无情打彩、情绪低落、缺乏动力,都是这些情绪的外在表现,这是孩子的内心在呼救,他需要被看见、被尊重、被理解。赵女士和丈夫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只是强制性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他们一直表现得比较强势,写作业、上补习班、上一对一这些事情他们从来没有给孩子商量过。当孩子不愿意做时,他们就软硬兼施,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孩子就范。

  孩子回忆说,父母在家里和他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学习。爸爸妈妈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他考出了好成绩,爸爸妈妈最烦恼的事情就是他考得不好。他觉得爸爸妈妈喜欢的是一个学霸孩子,当他无法取得好成绩时,他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还喜欢自己。爸爸妈妈的付出他都知道,当他努力了很久还不能进步时,他觉得很绝望,很无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他甚至想离开爸爸妈妈。

  孩子的这番话让他的爸爸妈妈极为震惊,没想到他们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这么多的痛苦。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控制型父母,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倾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孩子会少吃很多苦,也应该会顺理成章地长大成才。

  但事实是,控制型父母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实际上他们大部分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真正的爱,在付出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特性,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

  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学会把自己和孩子区分开,放下内心的执着,要相信孩子,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孩子会展现出他们的天分和潜力。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