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沟通表达 > 正文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养育孩子,从好好说话开始

更新日期:2022-10-28 11:01:25  来源:

导读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经接待了一位6岁的孩子。这个孩子语言发展正常,但是突然从某一天开始他不再和家里的任何人说话。他的爸爸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和他交流,但是孩子却一直不搭...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经接待了一位6岁的孩子。这个孩子语言发展正常,但是突然从某一天开始他不再和家里的任何人说话。他的爸爸妈妈想了很多办法和他交流,但是孩子却一直不搭理他们。

  这个孩子就算偶尔开口说话,也是对着自己的玩偶。爸爸妈妈感觉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着急得四处求医。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孩子终于开口了。他说自己之所以只愿意和自己的玩偶沟通,是因为玩偶不会像爸爸妈妈那样经常骂人。

  原来,这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性格都比较急躁,说话的时候容易口不择言。有时明明是关心孩子,说出来的话却是“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啊?”、“你怎么这么喜欢哭啊?”、“你的手是干啥用的?”正是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无心的话,却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孩子在大多数时候比我们想象得要更加敏感和脆弱,有时候大人一句随意的话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玲子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玲子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外出打工了,玲子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种了好多农田,同时又要照顾几个孙子孙女,还要照顾家里的两个老人,平日里非常忙碌。懂事的玲玲很早就懂得大人的辛苦,她每天都会在放学后帮着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玲子的奶奶是一个性格急躁又唠叨的人,家里忙不完的大小事情也经常让她很烦躁,孙子孙女不听话时奶奶会忍不住吵他们几句。玲子学习成绩好,在家里又勤快,所以很少挨吵,也是几个弟弟妹妹的榜样。

  有一段时间,玲子总是生病,爷爷奶奶带她看了好几次医生,吃了好多药才好。可是,才过了三天,玲子又发烧了。她又像往常一样告诉了奶奶,正在干活的奶奶看着玲子很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多事儿啊?怎么老是生病?”玲子没想到奶奶会是这样的反应,不知所措的她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心里充满了委屈。

  站在旁边的堂妹听不下去了,对奶奶说:“姐姐也不想生病啊,生病多难受,还要打针吃药。”那一刻,玲子觉得奶奶还没有堂妹理解自己。奶奶叹了口气,还是拉着玲子去看医生了。

  这件事之后,玲子的心里就和奶奶产生了隔阂。她依然像之前那样懂事听话,只是不愿意和奶奶多说话。奶奶做了好吃的,她也不去吃。遇到了问题,她也不愿意告诉奶奶,自己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就先晾在一边。

  好多年之后,早已长大成人的玲子仍然忘不了奶奶当时的表情和语言。虽然她能体会到奶奶当年的不容易,但是奶奶当时对她造成的伤害也确实影响了她很多年。

  在孩子小时候,大人的语言会对他们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积极的语言会带给孩子温暖、力量和信心,而恶劣的语言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和敏感。

  养育孩子,从好好说话开始。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