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了提高成绩,家长要忙着帮孩子订制各种学习计划,因此不论是平日还是休息,我们总能看到穿梭于各个学习班的孩子们,面容疲惫的他们让我们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笔者也是刚刚毕业几年的一名职场新手,回忆起上学的时光,虽然工作的压力的确比上学时候的压力大很多,但是如同上班的绩效一样,上学时候的成绩压力也让我们叫苦不迭,尤其是学习成绩排名。 有一项针对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在对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8项焦虑维度的调查中,54%的中小学生至少有一项存在异常焦虑,就是说过半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适应不良,其中有将近5%的学生严重程度需要做心理咨询治疗,而目前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中小学生比例仅仅达到2%。
另一项调查数据还显示,从2001年至2009年之间,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原因就在于中小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课内外的学习,而最终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去发展业余活动和参加体育锻炼,两项调查有着一个共同的结论:学习焦虑是影响目前中小学学生心理与身体素质的共同因素。
学习焦虑是贯穿从小学到高中整个非高等教育阶段最严重、最广泛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从调查结果与我们在青少年心理咨询当中所了解的情况上看,学习压力与人际关系问题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影响是最大的,小学阶段学生在遭遇学习成绩问题的时候,自责现象比较明显,往往表现在自暴自弃和怀疑自己能力,驱力向内,因此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通过常规手段难以提高,久而久之由于自卑心理的膨胀,往往也会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而家长和教师对于青少年的学习问题认识不足,唯分数是从使得成绩与行为一贯表现后进的学生容易遭到忽视甚至歧视,因此孩子的学习焦虑、冷漠,长大后出现的抑郁焦虑问题以及人格障碍,其实都与这个阶段的学习压力与外界评价等个人成长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对来讲,初中以上的孩子在遭遇学习问题之后往往喜欢向外的归因方式,叛逆的初步形成加之成绩压力导致的对学习的不屑,使得家长往往感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管教。而这个阶段当中,孩子的性征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女孩子,情况会更加复杂一些。细心的家长老师会发现,有些女孩的学习成绩波动与生理周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家长不能正确的对待孩子遇到的成长难题,却还在一味的通过成绩单与成绩排位来评价孩子,给孩子压力,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家长和老师都难以应付的,除了孩子的情绪会受影响之外,有些孩子由于得不到环境内的心理支持,则会通过向外寻找认同的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心理,交友不慎。
尽管教育界已经强调了多年的减负,而且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式早已在90年代就开始推广,但目前仍然摆脱不了以成绩论英雄的怪圈,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教育改革的缓慢,另一方面从家长和教师的成人视角,仍然没有完全改变体制与认识,在这个功利与权威是从的社会当中,推广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是非常艰难的,而目前社会的主流文化却越来越偏向个性化发展,孩子在潮流与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对于人生的方向感觉到越来越迷茫,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从而形成影响到心理健康的问题,某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而内化进人格方面,对孩子的影响将是终生的。因此,心理咨询师反复强调,孩子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却很可能是个天才,因此家长要拥有一个现代教育观,从自身做起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的特长与爱好要做到鼓励与发扬,不要仅仅将事业集中在孩子的成绩与名次上,过大的压力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有效提高成绩与学习名次,甚至可能将孩子推向更加难以应付的困境中,阻断孩子向自身适合的道路发展的机会。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qsnxlzx/201512272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