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医脉通作者:danielm.keller欺凌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比较普遍,但人们往往忽视欺凌也是自杀观念及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加拿大皇后大学nazaninalavi博士在欧洲精神病学协会(epa)第23次会议上报告称:10%~30%的在校青少年会不断卷入欺凌事件,“无论是作为...
医脉通
作者:danielm.keller
欺凌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比较普遍,但人们往往忽视欺凌也是自杀观念及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
加拿大皇后大学nazaninalavi博士在欧洲精神病学协会(epa)第23次会议上报告称:10%~30%的在校青少年会不断卷入欺凌事件,“无论是作为受害者还是欺凌者,或兼具两者。”
为了解欺凌与自杀行为间的联系,以及在心理疾病患者中不同欺凌行为的发生率,alavi博士对2012-2013年间因自杀观念或行为到其所在医院急诊科(ed)就诊的18岁以下所有患者进行系统回顾。
急诊科中
alavi博士分析发现:44%的患者承认曾被欺负;这其中,47%的个体当前正在遭受欺负、21%的个体欺凌经历发生在过去、32%的欺凌经历从过去延续至今。
被欺负的患者中(过去或当前),75%有自杀观念,是无被欺凌经历患者自杀观念的两倍。大多数被欺负者为女性(63%)。
欺凌方式:大多数患者(n=54)都只经历过言语欺凌,其次为网络欺凌(n=39),无具体形式欺凌(n=36),然后为联合言语/身体、网络/言语或网络/言语/身体欺凌。有趣的是,最少发生的是单壹身体欺凌。
与其他形式相比,网络欺凌使个体的自杀观念风险显著升高(4倍)。这种以言语攻击为主,较少患者自述身体攻击的情况,alavi博士推测是因为学校对身体攻击的“零容忍”政策。
她同时提出被网络欺凌的青少年自杀观念比率较高;或许因为与传统欺凌方式相比,此类患者不太可能报告被网络欺凌的事实事件,继而寻求帮助。
因此,被网络欺凌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较低,使自杀观念风险增加。
而且,不像需要体能基础的欺凌行为,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有被欺负的风险。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收邮件、发推文等,“只要有可能将侮辱性或威胁性信息广泛传播给大量同龄观众。”alavi博士说。
alavi建议保健工作者对青少年进行精神及自杀风险评估时,应该将被欺凌的程度与方式作为诊断检查的壹部分。
不足为奇
会议主持,斯洛文尼亚精神病学协会主席peterpregelj博士说:alavi的研究信息很重要。前期曾有研究发现社会融入/排斥,及随之产生的应激是自杀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
他指出,考虑到欺凌对自尊的严重影响,研究发现欺凌与自杀行为相关这也不足为奇。
因此pregelj博士说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因为相当部分的青少年通过社交媒体交流。他说:“不幸的是防范这种欺凌行为却很困难。并不是互联网增加了交流的风险,而因为它是种无处不在的媒介。”
因为个体通常不会自己透露相关信息,特别是欺凌行为发生在网络上时;因此pregelj博士也同意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注意评估青少年的欺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