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真相1:家庭决定是否成瘾孩子对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主要来自家庭的伤害。通过对接受治疗的孩子的分析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的缺失;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可...
真相1:家庭决定是否成瘾
孩子对络的过度沉迷其实仅仅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主要来自家庭的伤害。通过对接受治疗的孩子的分析发现:排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的缺失;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兼有溺爱和控制。
可以说,如果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比较融洽,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这样的孩子是不太容易出现瘾问题的。夫妻关系不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良好的相处模式,往往促成孩子成瘾性人格的形成。
真相2:瘾孩子是痛苦的
成因是解决痛苦的一种方式。所有的成瘾都是人感到痛苦后,想要找个东西依附,或者是依附人,或者依附物。所以有的孩子选择烟酒,有的孩子选择早恋,还有的孩子就选择了络。
表面上看,有瘾的孩子是主动上去找快乐,实际上却是被动的在逃避,逃避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压力和痛苦,通过这种依附来麻醉自己。
其实整天什么都不做就上,孩子也知道是不正常的,是落后于同龄人的,所以迷恋络对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压力和痛苦。
真相3:父母患有拖累症
一个家庭有一个成瘾的人,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受到影响,患上拖累症。最为明显的是,孩子的母亲都很焦虑。
正因为孩子的瘾和父母的拖累症相对应,所以如果只矫治孩子的瘾,而不一并治疗父母的拖累症,即使把孩子治疗好,让他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也会很容易复发瘾。因为孩子在试图摆脱瘾时,已经病态的父母无法积极地帮助孩子,反而会继续采取不当的管教方法。
也就是说,先是父母影响了孩子,孩子成瘾后又拖累了父母,换上拖累症的父母又会给孩子摆脱瘾造成障碍。所以,治疗瘾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起。
真相4:透支快乐后行为极端
兴奋时,大脑会大量分泌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奖赏系统:你兴奋,就给你快乐做奖赏。但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不能源源不断的分泌,上时长时间的兴奋会把它消耗掉,所以下后,就更不容易感觉到快乐,总是心烦意乱,就还是想上去得到快乐。也就是说,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是同时存在的,上让快乐更快乐,让痛苦更痛苦。
络成瘾后,每天的上时间都很长,这种让人快乐的物质就会透支,感觉也从兴奋渐渐变得麻木。透支到最后,无论上与否都不快乐。孩子的生活态度会渐渐变得悲观、黑暗,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心理变态。这就是为什么瘾孩子容易走向犯罪。
真相5:瘾体现了孩子的需求
沉溺于瘾的孩子,不是喜欢上聊天,就是喜欢玩络游戏。
瘾能反映出孩子早年的欲望,童年时没有得到什么,大了就会下意识地去弥补。比如小的时候没有伙伴,就倾向于在上聊天交友;小时候有许多没有实现的幻想,就倾向于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游戏里成为魔术师、战士。
上聊天能满足孩子并未得到满足的情感交流需求,在游戏里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操纵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这种感觉,他才会特别依赖络。
真相6:初一、高一和大一使瘾高危期
在初一、高一和大一这三个阶段,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容易出现不适应,容易以逃避现实的方式去面对。家长往往不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很多孩子都是初一、高一和大一开始络成瘾,等到初二、高二和大二成绩下降了,家长才意识到孩子的络成瘾问题。
当然,络成瘾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问题。即使安然度过这三个阶段,络成瘾的可能性也不会自然下降。只要逃避和寻求依附形成一种习惯,就会出现成瘾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