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案例]有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其貌不扬,父母离异,学习成绩落后,体育活动也很差劲,可以说很难在他身上发现什么过人之处。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欺侮别人,上课时揪一下前面女生辫子,起立时把旁边同学的椅子拿开,别人路过身边时把脚伸出,绊倒别人,他在这些伤害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种快...
[案例]有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其貌不扬,父母离异,学习成绩落后,体育活动也很差劲,可以说很难在他身上发现什么过人之处。他唯一的嗜好就是欺侮别人,上课时揪一下前面女生辫子,起立时把旁边同学的椅子拿开,别人路过身边时把脚伸出,绊倒别人,他在这些伤害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种快乐。当他伤害别人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别的同学并没招惹他,也没有表示不友好,他似乎是为了伤害别人而做恶,似乎是发自内心的“坏”。其实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只不过不那么明显,需要借助心理分析才能发现。
这种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行为叫做攻击行为,在此,攻击行为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财富,仅仅是满足一种不健康的心理需要。攻击行为还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有团伙型的攻击行为,即有相似需要的人组成一个亲密无间的团伙,专门欺侮他人,中小学校里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小团伙;还有单个型的攻击行为,即攻击者没有任何朋友,十分孤独怪僻,对人冷漠,使任何人无法接近,没人知道他的内心世界。这种人心中充满对他人、乃至对整个世界的不满,更是充满对自己生活的不满,经常通过伤害他人表达自己的不满。此外,我们还可以把攻击行为分为人身的身体伤害和口头上的伤害,以及恶意的态度和敌对的情绪。所以,中小学生的攻击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判断它们的标准就是看是否以伤害他人为目的或者无缘无故地伤害他人。当然,应当承认,在一些情况下,攻击行为与打架骂人现象很难严格区分的,一个人有攻击倾向的学生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理由来打架,并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其打架骂人行为似乎总有具体的诱因,但实质上、是其攻击倾向在作崇。
总而言之,我们的确可以发现极个别暴怒、蛮横无礼、缺少同情心、爱责备别人的“敏感”的孩子,他们十分好斗,易激惹,这种孩子我们不妨称之为攻击性的孩子。
在中小学中,凡是爱打架的人大都是各科学习成绩较差,没有什么特长和特殊才能的学生,他们在学习和各项集体活动中屡经挫折,得不到表扬,就容易产生攻击行为。例如,我们上面所举的那位同学就是如此,在评估过程发现,这位男孩除了打架外,几乎没什么特长,家庭比别人差,学习比别人差,体育他仍比别人差,他屡经挫折,没有个人价值感,他认为自己一钱不值,别人根本就不理解自己,瞧不起自己。而唯有打架闹事时,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校长----才开始重视自己,开始批评自己,他的这种受关注、受重视的需要,以打架闹事这种异常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肯定,如果他没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他就不会以骚扰别人为获得重视的方法。
有一项实验研究证明了挫折与攻击行为的联系。让两组孩子观看一间装有诱人玩具的房间。第一组孩子先隔着铁窗看,但不允许进屋玩,引起挫折,过了一会儿才让进屋里玩,第二组观看后马上可以进屋里玩。结果,第一组的孩子中许多人损坏玩具,发泄攻击性,相比之下,第二组孩子则能平静地玩玩具。
应当指出,挫折易诱发攻击行为,但不必然导致攻击行为,一些屡经挫折的孩子不仅不攻击别人,反而变得恐惧、退缩,缺少竞争心。这又如何解释呢?
原来,攻击行为还受到模仿与强化的影响。模仿是儿童学习做人的重要途径。儿童听见大人说脏话,就会模仿,看见电视或电影中的攻击行为,也会模仿。儿童只凭借观察就会学到许多东西。但模仿一件事情或某一行为,日后并一定会表现出该行为。譬如,许多女学生经过观察已学会如何打架骂人,但她们比男生通常表现出较少的攻击行为,这主要是强化的作用。
行为的结果对我们表现出该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我们手碰到电线被电击一下,下次我们就再也不敢碰触电线,同样,如果我们打架受到别人的尊敬或敬畏,我们下次就还想打架。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项实验,可以说明这一问题。他让儿童观看一个成人踢打一个与真人大小的玩偶。儿童分为三组: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的行为结果是受到了实验者的奖赏;第二组儿童看到的是成人的行为受到了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的是成人的行为既没受到夸奖,也没受到惩罚。然后,让儿童们来到房间玩玩偶,三组中都有儿童模仿了攻击行为,但第一组最多,第二组最少。这说明,经过观察,孩于们模仿了成人的行为,并且这一模仿还受到了他们对行为后果预测的影响。看到成人受惩罚的那组儿童,不易形成模仿。
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了解到,该学生打架所想达到的目的就是教师的“批评”,如前所述,该同学自视样样不如别人,十分自卑,但他在一个地方不自卑:即欺侮弱小的同学,他只有在攻击女生或弱小同学时,才觉得自己比别人强,高人一头,而教师对他的批评正好使之成为众同学注意焦点,正是大家认识其力量和“价值”的最佳时机,可使其显得与众不同。所以教师的批评在常规看来是惩罚,而在他本人看来正好是强化,是希望达到的行为后果。所以,每当打驾过后,教师要他站起来,他总是态度很好,立即“低头认错”。所以,这位同学的表现不仅不与强化原则矛盾,反面证明了强化原则。他的行为是自我强化的。在该事例中,教师应通过积极的关注和鼓励,发现其优点,或让其担任一些社会工作,来让其有实现个人价值、表现自我的机会。
孩子和家长可以构成一个相互强化的系统,形成孩子的攻击行为坏习惯。例如,一个孩子想摆弄一个钟表,母亲制止他,于是孩子又打又闹,纠缠不放,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屈服,让他放手去玩,结果孩子在打闹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母亲则通过屈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的安静。以后孩子就会习惯用打闹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母亲则学会通过对打闹的让步来平息孩子的情绪,这样就会构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孩子惯于攻击行为,或懂得只有实施高压策略才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家庭对孩子的伤害他人的行为施以强烈的惩罚(如体罚),但这样造就的孩子不仅不会收敛自己的攻击行为,反而变本加厉,更常攻击别人。这是因为,儿童在自己受惩罚过程中,学会了用高压手段或暴力手段的有效性,所以,面对冲突、面对弱者时,他使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对待他人。他知道高压攻击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可见,对孩子攻击行为的体罚往往难以真正见效。来自暴力行为较多家庭的孩子,往往更了解暴力的效用,更知道如何使用暴力手段。他们常常是在家服服贴贴,在外则去欺侮别人。
那么我们怎样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呢?一旦发现有人形成了攻击性的人格,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纠正其不良行为呢?郭利方老师介绍到:
杜绝青少年攻击行的最佳途径是预防。“防患于末然”这一道理十分适用。我们知道,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主要是不当的强化和不良的环境引起的,家庭的暴力、严重的挫折感、电视电影中的暴力镜头和不良的同学关系都可影响攻击行为。因此,首先应当做的就是治理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
家庭是性格形成的温床,而家长又是家庭中的主导力量,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预防孩子的攻击行为,家长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对孩子使用暴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用暴力。我国由于受封建传统影响较深,一些家长,尤其是做父亲的,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视为家中的权威,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毫不重视儿童的权利,也从不知如何从孩子的立场想问题或处理问题,他们从小就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家教氛围中长大,于是一旦自己做了父母,也认为这一方式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不记得自己挨父亲打时的愤怒、恐惧与委屈,很快变成了“凶恶”的父亲。更重要的是,由于儿童的体能及各种力量的弱小,往往在高压与暴力手段之下,无可奈何,只能驯服,这就大大强化了父亲的体罚行为,使其认为只有体罚是最奏效的,可以“立竿见影”,这反过来使其更愿意动用暴力来管教孩子,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使孩子崇尚暴力,认为高压可以令人顺从。这种权威型的家庭在我国还十分普遍。媒介曾不止一次地报道过父母体罚儿童致死案,事到临头,这样的父亲才知道悔恨。现代社会要求家庭的民主教育方式,强调家长与子女平等地交流与沟通。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行为欲达到的目的,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家长们要意识到,使用暴力与高压对自己来说是省事的、方便的,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则是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品行的正常发展为代价的。
第二,建立合理良好的强化链条。家长对孩子的所有反应都有一种强化的性质,只不过家长没有意识到。强化是促进儿童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的家长虽然在使用强化,但往往强化的行为不对,成强化的时间不对。举个例子来说,当孩子学走路时,难免要摔跤,于是我们的家长小心地跟在孩子的后面,当他们跌倒哭喊后,立即将他抱起来,哄慰一番,孩子受到强化的行为是哭喊,一哭喊立即有人来帮助,所以他们认为哭喊是解决难题的有效途径。以后只要遇到困难就拼命哭喊。而西方国家的一些家长见到孩子跌倒了,并不是立即跑上前去将其抱起来,而是观察孩子的行为,等孩子自己站起来之后才上前去抱孩子,并夸奖孩子真勇敢。这两种强化在时间上只差一分钟,却起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后者强化的是独立解决问题,遇到困难自己想方设法解决,而不是用哭声招呼大人。同样,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无缘无故地扰乱大人,大人给予训斥,这正好强化了他的捣乱行为,因为孩子无故捣乱时,正是为了要引起大人的关注,这时他的行为在招示:“大人太忽略我了,这不公平”,而大人的训斥,正好满足了他的愿望,落入其设好的陷井,以后孩于就学会了用捣乱得到大人的关注。如果大人意识到孩子的诡计,对孩子的诡计不予理睬,而是注意花一些时间与孩子一道玩,关心孩子,孩子就不会学习这样的行为反应。就攻击行为而言,如果家长不是以体罚来惩罚其对其他孩子的攻击行为,而在孩子以讨论的方式解决冲突时给予表扬,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关心帮助孩子,尽量减少孩子的挫折感和不适感。即然攻击行为与挫折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应从消除挫折感做起。现在城市的家长多为双职工,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或因工作的压力;或因时间紧迫,而无法顾及孩子,有人甚至把孩子当成累赘。任自己不好的情绪在孩子身上发泄,或疏远孩子,这些都易造成孩子的挫折感。当家长因情绪不佳而对孩子发火时,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认为自己不好,投射于外界,形成攻击倾向,这对孩子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做家长的尤其应当学会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身上的独到之处,也许你的孩子相貌平平、智力平平,但他真诚质朴,善于关心他人,从不说谎,做事认真。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爱的特点,关键是我们要去发现它们,学会欣赏它们。欣赏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增加其自我评价,起到鼓励其向上成长的作用。
而假若预防不成功,孩子上已铸成了攻击倾向,我们可采取一些矫正的方法:
l、角色扮演法。每个人都在尝试学习某种社会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求扮演者体验着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攻击行为中,攻击者扮演着专制、残暴的角色,被攻击音则体验着恐惧、逃避、愤恨、驯从、甚至悲伤委屈的情绪体验。研究表明.如果我们让那些爱打架、爱欺侮人的学生充当一下挨打者的角色,让他们体验—下被欺侮的心情、对于他们矫正攻击行为很有好处。这可以以心理剧形式来实施。例如,教师可以让一个打架大王与平时受欺侮的学生一道排演一个剧,剧情中包含着人际冲突的情节,弱小的学生充当主动打人的人,打架大王充当受侮者,要求打架大王细心体验角色要求,想象自己挨打后的表情反应、委屈和悲伤,并将之表演出来。经过这样的练习,打架大王学会了从挨打者角度想问题,意识到了打架给他人造成的心灵的痛苦,从而抑制了自己的攻击冲动。
2、榜样学习法。一些孩子出于对强盗、枪手的羡慕而模仿他们的暴力行为。例如,如果电视中的主角最后总是以暴力取胜,则会增加青少年的模仿,尽管暴徒在剧中都受到惩罚,但暴力行为占很长时间,而惩罚是短暂的一小段。如果整个社会宣传和平,树立的英雄人物都是重智慧的、讲道理的,并且让人们看到暴徒自始自终都在受惩罚,就会减少对暴力的模仿的机会。在我国的动画片、电影及电视片中,多是弘扬和平主题的,我们的动画片的主人公常是小猪、小猴、小兔等,性格平和,不动武,与西方的影片风格相异。但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与交流的扩大,一些充斥暴力情节的影片开始进入我国,并深受一些青少年的偏爱,它的负面影响已经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逆反与反抗行为并非永远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有时,大人的命令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命令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健康的宗旨,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同样,家长和教师也不希望出现百分之百顺从的学生,而是希望见到有主见、有个性的学生。这里,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机械的行为模式,后者是有批评地选择,幸运的是对两者的区分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