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 心理热点 > 正文
导读孩子拿別人東西是一種不好的行爲習慣,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爲時,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先瞭解事情的原委,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分析孩子當時的心理,再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有針對性的溝通,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裏。孩子拿別人東西該怎麼教育1、理解孩子。孩子對於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
孩子拿別人東西是一種不好的行爲習慣,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爲時,家長一定要心平氣和,先瞭解事情的原委,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分析孩子當時的心理,再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有針對性的溝通,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裏。
孩子拿別人東西該怎麼教育
1、理解孩子。孩子對於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他沒有這個意識,他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爲,屬於正常的心理範圍。
2、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告誡孩子。孩子行爲對錯,父母的價值觀會給孩子提供標準,所以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哪怕是一針一線,也不應該拿別人的。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幫助孩子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事情。
3、平時生活中,注意尊重孩子對物品的所有權。有的父母經常把孩子的衣服,玩具隨便送人,這樣會導致孩子對物權認識不清。建議家長在送人前,都要先問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就知道贈予或索取都是需要別人的同意的。而不是任意拿走的。
4、告訴孩子要使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借,告訴不可以不問自取,這是非常禮貌的事情。鼓勵他和其他小朋友說出自己也很喜歡,想借的想法。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5、帶孩子一同返還物品並及時道歉。建議父母帶着孩子一同去返還物品,一是避免孩子獨自面對未知的局勢;二是告訴他犯錯了沒關係,改過來就好了,媽媽會陪你面對的;三是示範給孩子看如何返還物品並真誠道歉。只有父母一步步親自示範和引導孩子,才能真正教育好他,從根本上防止孩子出現類似行爲。
孩子拿別人東西有哪些原因
1、沒有所有權的概念。一般來說,孩子到3歲左右開始有“自我意識”,在他們的認知裏,只有“我”這一個概念,所以當孩子喜歡上某件東西時,第一反應就是這東西是“我”的。因此當他拿別人的東西時,就跟自己的東西一樣,並沒有其他的感覺,這就是孩子沒有“所有權”概念導致的。
2、和同齡人比勇敢。有一些孩子會存在一些攀比心理,遇到攀比的情況下,忘記了不能拿別人東西的準則了,而只是想着我更勇敢,於是做出了不當的行爲,其實孩子當時只是想着比勇敢來着,其他問題都沒想到。
3、模仿他人的行爲。孩子慢慢成長,周圍接觸的世界也在不斷的擴大。當身邊有其他人有這種小偷小摸的行爲時,孩子也會進行模仿。也許這是孩子無意識的行爲,並不知道這樣的行爲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只是單純地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孩子拿別人東西,家長在教育時不應該採取以下做法
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有的家長一看到孩子拿回東西,就馬上把孩子的行爲定義爲“偷”,罵孩子是小偷,加以指責,甚至打罵,似乎孩子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你這些過激的反應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孩子會感到特別的羞恥,給自己貼上“小偷”的標籤,甚至自尊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打擊。
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和老師或者他人討論。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你當着孩子的面和老師討論孩子拿回東西的事情,孩子會感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失去了自尊,會感到羞恥,很容易讓孩子在老師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唯唯諾諾。
打罵孩子。你的打罵和過於激烈的反應,只會激發他們的對抗和報復心理,還會讓孩子對自身產生深深的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