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大众点评,你还知道要吃什么吗?」Hello大家好,我是肖璟UncleXiao。今天跟大家聊壹聊壹个有趣的现象。前不久,好友L小姐约我吃饭,她选了后海边上壹家中等价位的日料店。她把餐厅信息发给我时,我看了下大众点评,发现评分只有3"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如果没有大众点评,你还知道要吃什么吗?」Hello大家好,我是肖璟UncleXiao。今天跟大家聊壹聊壹个有趣的现象。前不久,好友L小姐约我吃饭,她选了后海边上壹家中等价位的日料店。她把餐厅信息发给我时,我看了下大众点评,发现评分只有3...
「如果没有大众点评,你还知道要吃什么吗?」
Hello大家好,我是肖璟UncleXiao。
今天跟大家聊壹聊壹个有趣的现象。
前不久,好友L小姐约我吃饭,她选了后海边上壹家中等价位的日料店。
她把餐厅信息发给我时,我看了下大众点评,发现评分只有3.5,吐槽了句:「评分不高也,你吃过么?」
「壹个很会吃的朋友尝遍了北京所有日本料理店,这家是她推荐的,我也没去过。」
于是我便不带期望、视死如归地赴约去。
结果很出乎意料:那餐厅味道超赞,食材新鲜,环境服务也特别好。
我想表达的是,虽然点评APP可以减少我们的筛选成本、降低挑到烂餐厅的概率,但是如果我只依赖单壹评分,我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么好的壹家餐厅。
毕竟,低分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性:可能是这个价位的食客比较挑剔,或是不大好停车影响了心情,或是在后海边上喝了太多酒以致于影响了味觉,或是被竞品恶意刷差评。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挑餐厅时,都要不自觉地打开大众点评,看看哪个上了「城市必吃榜」,看看哪个星级最高、口味最好,甚至入座后,我们也要对着大众点评,只点那些最多人推荐的菜式。
前段时间,我跟某职场大号的CMOLucas约饭。Lucas很擅长新媒体运营,写过不少10W+的文章。
席间他提到:「Uncle,我们总结了壹下,读者会更喜欢看How的东西而不是What和Why,你只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就OK了,他们不是很在乎背后的逻辑推理。」
直接给to-dolist,叁言两语简单归因,无需过度推导,只要给可以马上执行的东西就行——这也是不少新媒体大号的套路。
其他场景亦然——
想看电影时,我们会去豆瓣或imdb查壹下哪些是高分电影,哪些是必看经典。
想投资理财时,我们会让理财顾问给我们推荐产品,可能连产品合同也没有研究透彻就已经确认投资,只要对金融机构足够信任,我们才不在乎产品背后的运作原理。
想买买买时,我们直接看大V们的推荐,就算知道那有可能是软文。
甚至连平日玩游戏时,遇到壹点小困难我们都会马上google壹下找攻略。
在上述这些场景中,我们都在寻找壹个不会错的「标准答案」。
我把这种行为模式叫做「标准答案思维」。
就像我们小时候写作业,如果有标准答案的话我们总习惯去对照。有的答案仅仅是「参考答案」,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往标准路径上靠。
被这种思维占据的我们,不愿意思考,壹心追求壹个不会错的「标准答案」。
这种思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管怎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就对了(Justtellmehow)。」
单单把「标准答案思维」归因为「懒」或「节省试错成本」是很简单,但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种思维多少源于儿时的教育。
壹是家庭自我认知教育的缺失。
在「壹孩政策」的影响下,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代其作出过多决策,帮忙选学校、选专业、甚至选工作,导致我们缺乏培养独立决策能力的机会。
所以毕业了工作了所有的决策都要自己做时,我们开始觉得无所适从。
贰是学校应试教育系统的失败。
前不久跟Daniel(就是跟我壹起去50天环游中国的哥们)刚好也聊到,应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探索能力,逐利的教育机构甚至潜心研究考试机制,总结各种题型及解法,因为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在短期内看得到成果(升学率),才愿意为教育买单。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标准答案思维」,让我们过度追求「唯壹解」,这导致了我们思考过程中的3个问题——
问题1:迷茫
不了解自己喜欢吃什么
如我之前在《很多人都说自己不judge别人,他们真的做到了吗》壹文中提到的,事实判断有唯壹解,而价值判断没有。
之所以鼓吹接受多元价值观,就是因为价值观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左右之别。
然而,集体主义教育让我们大多推崇单壹价值观(主流价值观),习惯了「唯壹解」的你,当自己的认知与主流价值观发生冲突时,我们自然会开始迷茫。
我们让自己往所谓「标准路径」(社会期望)靠拢——高分名校、投行咨询世界500强、财务自由……
我们渴望自己成为社会定义的「优秀」,最后可能只是变成了「优秀的平庸」。
这就像是吃饭时,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们只能挑大众喜欢的餐厅。对于评分低或是未收录的餐厅,我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我前不久在分析微信公号后台的关键词回复频率时,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我的假设——
排名最靠前的是「迷茫」类的关键词(焦虑、迷茫、低欲望)。
问题2:思维定势
没想过尝试其他的吃法
迷信「标准答案」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发现:「标准答案」可能不壹定适用,可能因为现实情况无法满足它的先决条件,可能因为它早已不合时宜,可能因为这道题本身就有多个解(比如前面提到的价值观,千人千面)。
而我们却被它框住了,很难变通。
这就像是吃饭时,每个食材都有不同的吃法,比如鸡蛋,可以炒可以蒸可以水煮可以煎。而我们却坚持只吃水煮蛋,只是因为其他吃法没有写在菜谱上。这自然很可笑。
问题3:囫囵吞枣
无论是什么都觉得好吃
迷信「标准答案」的我们,往往应用的是《学会提问》壹书中提及的「海绵式思维」,即不假思索,全盘接受你看到的所有。
这就像吃饭时,别人问你要吃什么,你说随便,上来什么就吃什么。无论那道菜有多难吃,只要别人跟你说这个是伍颗星,你就会把它全部吃完。
「标准答案思维」让我们停止了主动思考,不求甚解,只求结果。
当然我也不可能极端到只跟你说What和Why而没有任何How,以下是我的建议的叁大原则——
迷茫的状态之所以让人无法适从,是因为你会走很多无用功。
就像我在《努力的陷阱》壹文中提及的案例,A和B两个人的起点壹致。
A壹开始就搞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于是径直往目标走,不做无用功。
B却不然,他可能在多次试错、绕弯路之后才幡然醒悟,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这时候已经做了太多无用功了。
有些时候,停下来先问问自己Why,可能比How更重要。
如果连自己喜欢吃什么都没搞清楚,吃再多东西也不能带给你任何味觉上的享受。
但壹旦你找到了你的Why,知道了自己喜欢吃什么,你便有了内驱力,便会主动去找自己中意的餐厅和菜品,你也不会再感到迷茫。
相关阅读:《做个不迷茫的聪明人》
除了水煮蛋,我们也可以吃吃煎蛋蒸蛋。
就像之前说到的写公号文章,确实,直接告诉大家「How」读者们会觉得很有实用性很落地。
但我更愿意跟读者分享我的思考过程,从「What」和「Why」出发其实是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经历了这个思考过程后再推导出「How」,反而可以让大家不拘泥于我推荐的解决方法,读者们也可以基于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定义,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吃法」。
基于同样原因,我不是特别推崇「拆书」类产品。
因为我们知识体系、个人经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人读同壹本书,会有不壹样的思考、不壹样的感悟。
只有你真的用心去了解「食材」,尝试不同的「吃法」,你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吃法」。
与「海绵式思维」相对应的,是「淘金式思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
这里我要分享壹下壹个麦肯锡内部常用的、用来贯彻批判性思维的工具——「Sowhat」(那又怎样)。
面对每壹个结论,麦肯锡咨询顾问的习惯是,多问壹句「Sowhat」。对原有假设的质疑,往往可以让你的论证更密不透风。
这家西班牙餐厅的招牌菜是伊比利亚火腿,你可以问问自己:「Sowhat?」
你有你自己的评价标准,就算是火腿等级再高价格再贵,你就是不喜欢火腿的味道。
当然,这只是弱批判性思维,要走到强批判性思维,你要壹视同仁地对待所有主张,包括自己的——
打个比方,从小你就不喜欢吃榴莲,只是因为你不喜欢它的味道,但如果你放下成见,尝试壹下,说不定会觉得榴莲很好吃。
从这点上来看,我作为什么都吃的广东人,似乎占了便宜。
照例来个图总结壹下:
最后自然是不能放过质疑这篇文章本身啦——「标准答案思维」也不是壹无是处,它也有适用的场合。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有些和自己核心价值毫不相干、你不擅长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专业人士,比如前文提到的投资理财,比如法律服务,就像我以前在《努力的陷阱》壹文提到的,扬长避短。
你没必要为了买个理财产品就化身金融大鳄,也不会因为想起草个合同就去拿律师牌照。
我本来就不擅长做川菜,想吃川菜时却要我从零开始学做饭,等到我精通时,我早就饿死了。这时候直接下馆子会是个更明智的决定。
另外壹点就是当你要贯彻「批判性思维」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否真的重要到需要我花那么多时间去思考?
如果只是自己早上随便吃个早餐,而不是要挑跟对象约会的餐厅,可能连大众点评都不用,随便在路边买个油条豆浆就OK了。
以上。
原作者名:肖璟
转载来源:解题者(ID:imjietizhe)
转载原标题:如果没有大众点评,你还知道要吃什么吗?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