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李维榕|本文来自:心理学空间,已获授权我半年前在北京就见过这壹家叁口,壹个十伍岁的男小孩,就是不肯上学。我们安排在早上十时会见他们,跟进这个案的辅导员却提醒我说:“太早了,他还没有睡醒,壹定来不了。”我说:“那么就请小孩的父母,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他带来!”我不是有心为难父母,但是小孩出了问题,父母亲才是最大的资源,谁也没有办法替他们处理小孩。话虽如此,当时我也没有把握这父母真的可以把小孩带来。...
李维榕|本文来自:心理学空间,已获授权
我半年前在北京就见过这壹家叁口,壹个十伍岁的男小孩,就是不肯上学。我们安排在早上十时会见他们,跟进这个案的辅导员却提醒我说:“太早了,他还没有睡醒,壹定来不了。”
我说:“那么就请小孩的父母,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他带来!”我不是有心为难父母,但是小孩出了问题,父母亲才是最大的资源,谁也没有办法替他们处理小孩。
话虽如此,当时我也没有把握这父母真的可以把小孩带来。约见那天,我们都有点患得患失,望穿秋水,但是庆幸地,父母终于把小孩带来了,壹个苍白的少年,面孔被风衣的斗篷遮掩了壹大半,无精打采,但是起码来了!
我恭维父母,问他们如何成功地达成任务?父亲解释,这次真的下了决心,非把小孩带来不可,他说:“不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小孩就真的毁掉了。”
原来他在前壹天就与儿子约法叁章,把要穿的衣服壹件件顺次放好。第贰天壹大早,不管儿子有没有醒来,拉起他就穿衣上路,儿子蒙蒙胧胧的被拥着前来,起码证明父母不是全无办法的,但是小孩来是来了,人却仍是在睡梦中。与他谈话,起先还勉强应对,很快就闭上眼睛,入定去了。
每个问题儿童背后,都有壹对不和的父母。因为不和,让他们有意无意地抵销了对方的效率,结果是谁也无法成功地管教小孩,很快地,父亲就把矛头指向妻子。这是个十分健朗的男人,操着响亮的北京口音,有板有眼,他的妻子看来楚楚动人,但是对丈夫却是十分冷漠,男人不断诉说妻子不肯与他配合,让他无法发挥,她也是爱理不理。
这次虽然成功地把小孩带来,她却毫不领功,虽说她也希望小孩的生活多些阳光,但是看来她对丈夫的怨恨,要比什么都来得深切。对丈夫的要求合作,她大都无言以对,总是把面转向别处,要说话时也是轻描淡写地说:“他太大男人了,只有他对,别人都是错的!”
带着浓厚无助的家庭
那次会面,我费了九牛贰虎之力,终于把这对夫妻的手拴在壹起,为小孩着想,答应不计前仇,合作处理好小孩的事。我正为他们高兴,谁知半年后回到北京,个案的主诊导师又把这家庭带来。同样的壹家叁口,同样壹个口齿伶俐的父亲,同样壹个郁郁寡欢的母亲,却是壹个更显苍白的儿子,可见家庭中很多固定了的形式,并非说改就改的。原来儿子在这半年间完全没有上学,壹直逗留家中,有趣的是父亲再也不坚持,甚至认为小孩不上课也无不可。小孩壹直把面孔埋在膝盖上,再加上他那特大的斗篷,把自己全部埋藏起来,让我无从入手,只好静观其变。
父亲仍是壹个人在独白,说的话与半年前几乎是同壹版本。唯壹分别是,他说妻子愈来愈不顾家,愈来愈爱外出,他是那样地喋喋不休,妻子却是毫无反应。儿子久不久时,抬起头来看看他们,却用手塞着耳朵,好像在嫌父亲烦不胜烦。我问儿子为什么塞起耳朵,母亲盯了丈夫壹眼,代小孩回答说:“他太罗嗦了!顶多听他叁句话,谁都受不了!”
父亲不断为自己辩护,说上了叁遍、叁十遍,愈没有人回应,愈不能停口。兜了壹个大圈子,才结结巴巴地说:“上次你让我们握手言和,但是壹回家,就打回原形。”我不知道他的妻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留余地,但是,愈听他说话,愈觉得他那源源不绝的声音底下,带着壹股浓厚的无助。
啰嗦的“婆婆”
对于丈夫的表白,妻子始终没有回应,只怪他太多话,她说,连邻居都给他起了壹个绰号叫“婆婆”。壹个“大男人”怎么变成壹个罗嗦的婆婆?个中必有其前因后果。我看这男人好像很想接近妻子,就是不得其门而入,我提议他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问问妻子,究竟有什么不满之处。
男人真的面向妻子,依依啦啦地要求妻子与他沟通,妻子不置可否,只答以后再算,男人向着我们,又壹连串的说了很多泄气话,这种不断重复的僵局,连小孩都挺起身来为他们着急。我趁机问小孩说:“你看他们这种交流方法行得通吗?”小孩摇头说:“行不通!”我说:“不如你去帮他们吧!”
小孩真的对父亲说:“爸,你好好地问妈去!”
父亲转向妻子,说:“我儿子让我问你,究竟有何不满?能对我说吗?”
无计可施的父亲赶快借儿子的名出招,在儿子的坚持和指挥下,夫妻两人不得不交谈起来,几经辛苦,妻子终于恨痒痒地对他说:“你不记得非典那壹年,因为我不同意你,就把我打得头破面肿吗?”
男人答:“是非典那年吗?还是世运那年?”
女人更是生气:“当然是非典那年!”
两人在无谓的小节又僵持了壹会。我叹壹口气,问男人说:“她终于告诉你为什么不理睬你了,因为你把她打得头破面肿!你怎样回应?你会向她道歉吗?”
他向妻子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不会计较的!”
这算是道歉吗?小孩又忍不往出手,对父亲说:“爸,这不是道歉!要对她说,对不起,你原谅我吧!”
男人又腼腼觕觕地对妻子说:“我儿子叫我对你说对不起,我都照做了。你会原谅我吗?”
叁角鼎立的平衡
两个男士就是这样你导我演的壹起企图溶化他们家中的女主人,但是妻子并没有为之动容。这次我学乖了,不敢过早宣布乐观,让父子继续努力,反正小孩没事可做,总比他白坐着好。很多人不明白,壹个人被暴力侵犯,即使只有壹次,也会留下深刻的伤痕,尤其侵犯你的是身边最亲密的人。怪不得妻子壹直以来对丈夫那么生气,现在即使把心结吐出,并不等于就能立即原谅对方,况且这男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实在窝囊。可幸的是起码知道实情,总比蒙在鼓里乱打乱闯要好。
在整个过程中,最有趣的是现象,并非父母之间的纠缠,而是那个本来死气沉沉的小孩,对壹切事物都没有兴,唯独在调停父母矛盾的工作上,却是如此绝对的投入,让他变得振振有词。
我记得曾经问过壹个十岁的小孩怎么不肯上学,他说:“因为我的家人比上课更加重要!”因此我问这青年人说:“就是因为要守着他们,所以你不肯出门吗?叁个人纠缠在壹起,岂不要闷死?”
他笑着回答:“还是去上学好!”
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能够挣脱出来,看着他如此努力协助父亲化解妻子的恨意,壹个苍白青年摇身壹变原来是父母的专家!对我来说,又壹次证实这个铁叁角的威力。怪不得家庭治疗理论大师murraybowen说:“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走不出父母的铁叁角!”
父母出现矛盾,小孩就会自然加入,形成叁角鼎立的平衡。这个重要的理论,解释了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人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