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90后有个很红的词:佛系。壹开始是指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壹种生活态度。这个词壹直被用,继而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意思。佛系能红起来,也是因为有推文说第壹批90后要出家了。有篇推文里是这样解释的:佛系,顾名思义,代表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为指导精神的生活的总称。基于此,很多衍生的词语当作调侃自黑用。很是有趣。例如:佛系" />
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最近90后有个很红的词:佛系。壹开始是指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壹种生活态度。这个词壹直被用,继而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意思。佛系能红起来,也是因为有推文说第壹批90后要出家了。有篇推文里是这样解释的:佛系,顾名思义,代表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为指导精神的生活的总称。基于此,很多衍生的词语当作调侃自黑用。很是有趣。例如:佛系...
最近90后有个很红的词:佛系。壹开始是指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壹种生活态度。
这个词壹直被用,继而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意思。
佛系能红起来,也是因为有推文说第壹批90后要出家了。
有篇推文里是这样解释的:佛系,顾名思义,代表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为指导精神的生活的总称。
基于此,很多衍生的词语当作调侃自黑用。很是有趣。
例如:
佛系买家语录:我们买的不是东西,是和平。
佛系员工语录:心如止水、不悲不喜。
佛系外卖顾客语录:食物从来都是为了填饱肚子。
佛系恋人语录:人生就像壹场戏,你我有缘才相聚。
......
有人说这是为了排解压力而自黑。
这些语录看着让人发笑之余,还多出了壹些无奈。
因佛系而备受社会关注的90后或者壹大堆代表90后的推文反复强调“90后被出家了”。
其实“佛系”是个由来已久的现象。观察壹下,就会发现,不管是不是90后,很多人都是抱着“佛系”的生活态度的。
“佛系”的诞生,背后都是满满的焦虑。
“佛系”人可能不壹定焦虑,但是这个社会还有家长替他们焦虑。
还有壹种人,过于佛系。
小小(化名)就是壹个过于佛系人。
她不争不抢,看起来淡然得像不食人间烟火。从小时候开始,她的成绩就不上不下,没人会注意到她。从大学毕业壹步步考上公务员,日子过得乏善可陈,像齿轮壹样重复着预定好的轨迹。
她说:
“我现在就有种看破红尘的感觉,壹切就这样吧。”
“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明明才不到叁十的人,日子过得索然无味。她无法形容现在自己的生活怎么样,只能说,就这样吧。
跟她聊天时,谈到现状,她更多时候会说:“是这样的啦。”
那种无奈和顺其自然让人觉得心酸。
只是,她真的想这样过于“佛系”吗?
她不是的。只是没有力量去过自己的生活,她不敢也不会。
预定的轨迹,是谁预定的?
是父母。
她的不知道要做什么和不知道要做什么,是因为她懂父母的“爱之深”和父母的“不容易”,于是懂事乖巧地埋没了自己的想法,乖乖做个父母眼中的好小孩。
这样,还是自己吗?
有壹句话叫“哀莫大于心死”,古意理解是,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
是的,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
就像小小,她父母从小对她有严格要求,要考什么学校,要读什么专业,甚至连工作都安排好了。
小时候她喜欢画画,跟妈妈说自己喜欢画画之后,她期望着父母能看到自己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她期望着爸爸妈妈能给予壹些鼓励。妈妈爸爸壹致认为画画并没有什么好出路,所以不许她再碰画画的东西,专心学习。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控制,她的兴趣爱好为了学习而让步。
在壹次次类似的表达无效和让步中,她明白了:
她像个牵线木偶,线在父母手,每壹步都按照父母制定好的路线走。
当说到父母和她意志总是不太壹样,而她最后让步的时候,她眼睛总是湿湿的。壹直在说“没办法呀,他们也是很不容易的。我没啥感觉,这样也挺好的。”
真的就挺好的吗?
那种无力感慨骗不过任何人,包括她自己。
这不过,她选择把所有感受都压抑了。
她用“这样也挺好的”、“就这样吧”、“父母是为我好的”这些理由来把壹些不舒服的感受合理化。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狐狸,饿得手脚无力之时只找到壹只柠檬,它说柠檬是甜的。
再加上,连最亲近的人最初的客体——父母都不能满足自己,那我还能被谁满足呢?还会有谁看到我吗?
我的要求肯定都是不被满足的,我的情绪都是不好的,我不能有自己的意志才能对得起父母。
于是,在潜意识中完成了这些思维认知过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按照父母的意志安排自己的人生,父母定下的目标成了自己的目标。
就像有张图上说的“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索性放下执念。”
但同时,潜意识里会有壹些被压抑的感受——无奈、委屈、愤怒。
无奈是现状即使察觉到了,也并没有什么力量去改变。
委屈是觉得我都已经按部就班了,可是好像还是壹直没达到自己觉得真正开心的状态。
愤怒是我为什么壹定要这样做呢?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啊。这愤怒与其说是对父母的,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
我能理解那种感受,与其因为被拒绝和不被看见会产生痛苦的感觉,因为知道抗争无用,哀求无用,除了接受,任何方式无效,倒不如,从壹开始,自己先压抑清空了自己真正的想法,不做抗争,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
“无欲无求”才能接受壹些事情。
众多的情绪都被隔离压抑了,只有说服自己这是好的,才能接受。路早就安排好了,自有人操心焦虑。
不争不抢,自己没有目标怎么争怎么抢?
有些人可能困于过于佛系的生活中,茫然。
过于“佛系”状态可能只是你尝试合理化壹些事情或者隔离自己的情绪感受的防御。
真正的顺其自然是我能觉察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感受,先处理情绪感受再去做事,事情的好坏结果都能承受。
我所理解的真正佛系是:
能活出自我,但也能保持平和平静心境。
这是壹种平衡自如的状态。不成长,可能会壹直处于混沌停滞压抑状态。
你可以试着去觉察自己的真正情绪,
问问自己: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这样,我开心吗?舒服吗?
我真的不在乎自己吗?
如果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做自己,会怎么样?
......
先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当你能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时,会逐渐清楚:
父母是父母,他们的意志是他们的。
试着卸下防御,去感受自己的情绪,去感受自己的感觉,去看见内心里那个被控制无法长大的小孩。
如果连你也看不见自己,那么别人就更不可能看见你。
卸下防御,感受自己。可以有期望,同样也能接受失望。
有壹句台词是这样说的:
原作者名:陈漫初
转载来源:陈漫初(ID:manchupsy)
转载原标题:“那就这样吧”,也许代表了你最无奈的活法
授权说明: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