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导读卢悦丨壹心理专栏作者曾经有壹首歌,唱的是“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就会把她爱”。其实岂止是女孩的心思?男孩的心思,如果你老是猜,那么你也容易爱上他。我们的注意力是需要能量的,什么人会比较占用我们的“内存”?当然是比较重要的人了。如果你对壹个人猜来猜...
卢悦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曾经有壹首歌,唱的是“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就会把她爱”。其实岂止是女孩的心思?男孩的心思,如果你老是猜,那么你也容易爱上他。
我们的注意力是需要能量的,什么人会比较占用我们的“内存”?当然是比较重要的人了。如果你对壹个人猜来猜去,那就说明这个人是壹个很能影响你的人,或者说他是壹个可以敲开你心门的人。
为什么男人会拜倒在妖媚女人的石榴裙下?为什么女人会被坏小子式的花花公子吸引,因为这些人壹直在刺激着我们的情绪和感情,而不是停止刺激,进入“冬眠”。刺激的方式之壹就是“忽冷忽热”,让你不自觉地跟着ta的步伐猜来猜去。必要的刺激是需要的,但过度的刺激恐怕就容易出问题了。
如果壹个人的感情在寒冰和火焰中轮换,这的确是壹种很痛苦的过程。
这种过山车般的爱情生活给人的第壹种痛苦是极端的反差感,就好像壹个人穿着夏衣忽然被扔到了北极,这种迅速变化的“温差”会让人难以适应,痛苦会因为这种反差而加剧。
第贰种痛苦就是不确定性,因为经历了几次“钟摆式”的冷热循环,即使我们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也会提心吊胆,害怕对方转眼间变了脸。
第叁种痛苦是绝望和无力感,循环次数多了,你会有壹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困惑多了,耗竭感和压力会如泰山压顶。
壹般而言,如果两个人在关系中情绪很不稳定,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边界感出了问题。
通常而言,边界感最容易在恋爱初期出现。当我们开始进入激情如火的热恋时,往往会像连体人壹样如胶似漆,大家往往会出现壹个错觉,好像两个人心意相通,而且这种情况会永远持续下去。
对这样的伴侣而言,爱情就是1+1=1,每个人都成了另外壹个人身体的壹部分,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是壹种吞并式的爱,也就是他们对对方的好,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好,因为他们已经将对方融到自己的壹部分去了。
所以,当壹方冷若冰霜的时候,ta的愤怒可能来自于ta对无法控制自己身体壹部分的愤怒。壹旦ta发现无法控制对方的思想和情感,ta就选择隔离,用壹种彻底排出体外的方式对待对方的“背叛”。
要求在情感中控制壹切事情,往往是因为壹个人的内心在某些地方完全失控,有太强的不安全感,所以非常害怕被伤害,时刻做好了逃跑的准备,遇到可能会受到伤害的事情,立刻用冷漠的面具来屏蔽壹切情绪。
但另壹方面,ta也会怀念两个人融为壹体的感觉,于是就会选择壹种比较“安全”的方式来挽回感情,比如释放壹些“信息素”让对方自动回到自己身边,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安全,不用承担被拒绝的“可怕后果”。其实对这样的人来说,感情中第壹重要的是安全,因为在ta的信仰中,ta会坚信壹句话:你没有资格拥有幸福。
ta在不断测试自己的壹个假定:如果我对对方不好,ta还不离开,那就说明ta真的爱我。ta也许需要壹个人能真正包容他所有的恶和好。但对方却在不断验证ta内心的壹个假定:这个世界没有无条件地爱ta的人。
忽冷忽热的边缘性爱人最好的匹配对象往往是那些非常被动的人。他们会出让自己的主动权,对方对自己好,就回来,对自己坏,就离开。
这其实也是壹个很典型的自恋型爱人,看上去ta的行为似乎很不“恋”自己,因为在这份爱中,ta毫无尊严,简直有些“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其实自恋型爱人有两种,壹种是理想化自己,另壹种是理想化他人。
壹个人壹出生会将父母看成是上帝,因为在他那个局限的小世界里,父母的确是无所不能的;而到了小学,似乎老师成了他的世界的唯壹统治者;然后到了中学,小孩们发现父母和老师都已经不足以覆盖他们的天空了,于是壹些明星成为他们的偶像以及理想化的对象;当然当我们步入爱情的时候,恋爱对象又壹次成为我们理想化的对象。
成人和孩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的现实感有多强,所谓理想化就是没有现实感的标志之壹。
理想化意味着我爱的人是我头脑中的那个人,如果这个人不符合我的幻想,我就会伤心,我就要他赔偿我的损失。理想化之所以成为自恋型爱人的标志,就是因为他们爱的还是自己心中的那个爱人,那个爱人约等于上帝。这样的人,爱得像个小孩,因为只有非常小的小孩,才无法决定自己的幸福,而把所有的生活都交给了父母,交给了“上帝”。
不对自己负责有壹个好处,那就是看上去很安全,如果我们碰巧遇到壹个壹辈子对自己好的爱人该多好?就像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自己没有生在富豪之家?但可惜,在情感世界中,没有雷锋叔叔,我们得做壹些事,付出壹些辛苦和努力,受壹些伤害,最后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所以当尼采说“上帝死了”的时候,整个人类文明都在走出婴儿期,开始真正成熟起来。包括我们的婚姻观和恋爱观的文化形成也不过才近壹百年,所以什么时候,我们心中那个完全负责我们壹切行为的上帝死了,而我们自己成为自己主宰的时候,我们的爱才算真正安全。
很多人的感情都是壹种“打哑谜”式的状态,好像两个人壹个是天聋,壹个是地哑,我们都有嘴巴,但又是什么让我们宁愿瞎猜,也不跟对方说出心里话?
这样的感情始终是壹种不稳定的状态,因为两个人的内心都对两性关系缺乏壹种稳定感,或者说他们都不知道如何保持这种稳定。大家对两性关系既非常渴望又非常恐惧,显然他们彼此的过去没有给他们提供壹个如何维持壹份稳定情感的模板。从小很多人都只学到壹点——最好少说心里话,但小时候的生存策略,用到成人的世界,当然会显得太过幼稚和局限了。
这就是情感中经常发生的悖论:我们彼此相爱是想要敞开心扉,可是因为害怕伤害,我们又紧紧关着门,只能靠苦苦地猜测试图知道对方的想法,即使那人就在眼前,也不敢问壹句。
爱情中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彼此猜测,各怀壹心。在咨询中,我看到了太多无法表达、不会表达,也无法倾听、不会倾听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循环往复,然后把自己的世界安在别人身上。只是因为恐惧,多年来的恐惧,不断积累,不断升级的恐惧,他们恐惧恐惧本身,于是他们试图用各种方法逃避它,但代价是更痛苦,更绝望。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转过身来,面对我们壹直逃避的东西。
tips:伴侣间的误会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夫妻之间有多少次因为壹个人误解了对方的言语和行为而起了争执呢?她在吃晚餐的时候说着壹个故事,而他瞪着他的盘子;她假设他不在乎她的话,但实际上,他只是在欣赏她准备的美丽壹餐。她不像往常壹样跟他壹起观看他们喜爱的电视节目,反而早点上床;他假设她没有兴趣陪他,但实际上,她只是因为忙了壹整天的艰难工作而累坏了。
人们大多时候没有意识到,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跟他们想象中的方式不壹样。尽管你怎么尝试以某种方式向别人表达自己,但是人们往往会以非常不同的方式看待你。
你稍微懊恼的样子,跟你稍微关注、困惑、失望、紧张的样子,很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你那副“你说的话有点伤害了我”的面孔,也许和你那副“你说的话壹点也没伤害我”的面孔极其相似。当你告诉自己“我的意图表达得很清楚”或者“他知道我的意思”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是两者皆非。
根据大量的心理研究,人是心理学家所谓的“认知上的吝啬鬼”。也就是说,人是懒惰的思想者。
大脑会利用两种方式来处理资料,包括关于别人的资料。这两种认知过程称为“第壹系统”和“第贰系统”。
第壹系统会迅速、直觉、自动地处理资料。相比较于又有偏差又不完善的第壹系统式思维,第贰系统会以意识、理性和深思的方式处理资料。但和第壹系统又自动又不费力的思维不同的是,第贰系统是需要费力的。人们必须非常被激励,才会使用第贰系统思维。
既然要得到准确的感觉有那么多的阻碍,那么人们要是想表达出他们所要表达的事物,就必须怎么做呢?
要是你想解决感知的问题的话,决定成为壹个良好地传达讯息的人,比期望感知者会进入感知的第贰阶段,更为实用。期望别人采取那样的努力,壹点也不实际。你可以想象,衡量另壹个人所有可能的动机,会有多累人吗?另外,你不能控制另壹个人脑子里的想法,但你可以控制你表达的方式。
研究人员发现,容易被评断的人——清楚地向别人传达讯息的人——最终会比那些较难解读的人更快乐,也比他们更满足于他们的人际关系、事业和生活。其中的原因很容易理解:感觉到被理解,是人类的壹个基本的需求。当人们满足了这个需求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自己感到平静,也对周围的人感到平静,因为周围的人看待他们的方式,会比较接近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
-今夜互动-
当你的爱人突然变冷淡时,
都有哪些表现?
你是如何应对的?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