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学生心理 > 游戏上瘾 > 正文
导读课堂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格外活跃,总是热衷于发言,甚至会时不时打断老师的讲解。他们或许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许是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或许是在寻求关注和认同。这样的行为对课堂影响颇大,既有可能促进课堂的活跃,也有可能打断课堂的节奏,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面对爱讲话的孩子,班主任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老师选择默默忍受,认为这是一种积极...
课堂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格外活跃,总是热衷于发言,甚至会时不时打断老师的讲解。他们或许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许是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或许是在寻求关注和认同。这样的行为对课堂影响颇大,既有可能促进课堂的活跃,也有可能打断课堂的节奏,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面对爱讲话的孩子,班主任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老师选择默默忍受,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表现;而有的老师则开始施加干预,希望能够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更为有序的学习环境。这种抉择的两难,让不少老师感到困惑。
在处理爱讲话的孩子时,首先需要冷静分析,其原因往往源于多方面的因素。有些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于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心,渴望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向他人传递自己的理解。有的孩子可能在家庭或社交环境中缺少互动,课堂便成了他们表达自我的平台。还有一些孩子可能是因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才通过反复提问的方式来寻求帮助。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简单的批评或者制止并不足以解决问题。
试着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与需求,或许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一些老师会采取鼓励的方式,即使孩子在课堂分享的内容不一定与主题相关,老师依然会给予积极反馈。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会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从而在课堂上变得更加自信。鼓励他们在课外寻求更多的分享机会,逐渐引导他们将这种表达欲望转化为更具建设性的行为。
限制和引导的平衡,也是课堂管理中值得思考的关键。在课堂中,若孩子频繁发言抢话,老师可以选择某种方式进行适度的引导。例如,设置专门的发言环节,在特定时段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这样既能够满足他们的表达需求,又能有效组织课堂秩序。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等所有人都有机会发表后,再由小组代表分享,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个别孩子话语权过重的情况,也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面对话多的孩子,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后,可以与孩子进行一对一交流,温和却明确地告诉他们课堂上需要保持的秩序,以及对其他同学发言机会的尊重。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期望与课堂规则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出调整。
对于班级的其他同学,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疏导。例如,开展“发言轮次”制度,规定每位同学在发言时需要举手示意,由老师来调用发言者。班级中可以开展一些互动性强的游戏或活动,给予每个孩子表现的机会,这样一来,活跃好动的孩子便有了更好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堂的管理不是对抗,而是引导。对于爱讲话的孩子,理解与尊重是最基本的,而适度的引导与规范也是实现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尝试更多的方式,激发孩子们更有效的表达方式,让他们在发声的也学会倾听与包容,与其他同学共同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声音也值得倾听,如何将不同的声音整合成合拍的乐章,是每位老师在教育中需要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