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规则意识 > 正文
导读 朋友向我吐槽说,自从家里的二胎学会走路和说话之后,她的家里一天到晚都没有消停过。原以为在发生冲突时,大的会让着小的,小的会乖乖听从大的。但事实是,两个人会因为一个糖果...
朋友向我吐槽说,自从家里的二胎学会走路和说话之后,她的家里一天到晚都没有消停过。原以为在发生冲突时,大的会让着小的,小的会乖乖听从大的。但事实是,两个人会因为一个糖果、一个毫不起眼的玩具、大人的一句话而陷入争斗。
大的武力值更强,惹恼了就会对小的动手。小的嗓门更大,争不过了就会使用大哭大叫这一招。更可气的是,一个玩具摆在那里好几天都没有人动,一旦小的去玩了,大的就非得去争。大的想要在房间里写会儿作业,小的不是去拿铅笔,就是去抢橡皮。
大人每天被卷进孩子们无休止的冲突中,不停地调节他们之间的纠纷。不是哄这个,就是吵那个,感觉脑袋都要炸了。使尽了浑身解数,耗尽了所有的耐心,然后不断陷入自我怀疑:“我真是脑子进水了,干嘛要生那么多孩子呢?”
的确,在多子女家庭里,我们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扎心的事实:孩子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竞争关系,无论父母做得多么到位,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父母,如果没有正确的应对方法,不仅无法让孩子之间的冲突得到平息,还可能会火上浇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人既出力又不讨好,孩子不仅不领情,还会对大人充满怨气。那么,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大人应该怎么应对才合适呢?
首先,大人要放弃一碗水端平的念头,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够做到。有的父母自认为很公平,在孩子发生矛盾时总是各打五十大板。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实际上反应出的是父母的懒惰,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父母不问事实和缘由,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受委屈,另一个孩子得意。同时,这种做法也会影响到孩子,无法让他们通过冲突获得思考和成长。他们会认为,只要发生了冲突,不用太在乎对错,只要自己被惩罚一下事情就过去了。
其次,父母在调解冲突时,不要轻易评判是非对错,要学会关注事实和孩子的感受。因为每个人在看待问题时,都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公正。比如,父母可能会不自觉地偏向某一个孩子,或者没有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轻易评判对错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让冲突升级。
有的孩子向父母告状,有时未必是真的想要一个结果,他们可能只是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委屈,希望从大人那里得到一些安慰。此时大人可以回应一句:“我知道了,看来这件事让你很生气啊!”有时候对错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更希望大人了解事实,并能理解他们的感受。
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大人不要过多干涉,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有时是我们太着急了,只要孩子发生了一点事情,大人就慌忙介入,希望尽快平息他们的冲突。实际上,孩子之间的一些问题他们自己也是可以解决的,甚至没有大人的干涉,他们可以解决的更好。
我见过两个孩子争玩具,妹妹想要姐姐的玩具熊,姐姐死活不让,妹妹就开始哭。此时,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根本顾不上她们。姐姐见妹妹哭了,就告诉她自己还有一个玩具小狗,只要妹妹就给她玩一下。然后,姐妹俩每人拿一个玩具,玩得可开心了。
最后,大人可以给孩子的冲突设置一个底线,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大的写作业时,小的不可以故意去捣乱。两个人发生矛盾时,大的不可以对小的动手。提前讲明规则,孩子发生冲突时让规则说话,让他们承担该承担的后果。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冲突的发生。
另外,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并非完全是坏事。如果他们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学会合理面对和解决冲突,对他们社交能力和人格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习到如何解决问题、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以及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这一点,也许是独生子女家庭比不上的优点吧。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