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之后,总有许多考生抱怨自己考试时没有发挥好,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甚至造成终身遗憾。其实考生高考发挥失常,并不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而是考生的心理素质不佳,致使发挥失常。如果考生能从心理上战胜高考,那么对于这类考生来说高考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很多高考获得较好成绩的考生认为,考试成绩好,一是平常基础好,知识掌握牢;二是考试心态好,临场发挥及心态调整好。考生怎样在高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这里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考生调整心态的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考生要有一种信念:高考是检验自己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知识积累情况,不是某一时间段努力的结果。心理素质好考试发挥就好,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心理素质好,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在考试中就不会被难题吓倒,而且会急中生智,把平时没能发挥出来的潜能挖掘出来。考生的心理素质不好,心理承受能力也弱,那么即使是会做的题,一旦遇到一点点挫折,可能就会什么都忘记了。对于考生来说,最佳的状态是越到大考,心态越平和,发挥得就越好。到了高三,特别是学习优秀的同学,有一段时间学习上会感到非常困难,觉得学习一天什么收获也没有,有很多同学害怕这段时间。这时心态应该平和,不要觉得没有收获就慌乱。
在备战高考的复习阶段,考生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些休闲活动,如在复习的间隙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进行适当的锻炼,这样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考生在考试时尽量不要过多地考虑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必须考上什么大学,考不上会怎样,人生就会怎样等等。考生在考试时也不要刻意追求自己得多少分,只要能够正常发挥就可以了。
考生在考前复习阶段,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数学学科要做一些基础的题,不要总做难题,每天钻研一两道比较难一点的就可以了,这样有利于考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政治、历史这两个学科来说,要通读课本,最少5遍以上,在头脑中对全书大体上一个印象;英语学科可以通过做题来总结一些东西,把错题集中处理一下;语文学科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是高三这一年就能培养出来的,是依赖之前很多年长时间的积累,所以考生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对于考生来说,高考既是一场知识战,同时也是一场心理战。而信心就是成功的精神保障,信心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过高的目标会挫伤自己的信心。信心来源于实力,所以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知识,不要存侥幸心理,要抓住重点,重视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只有自己最薄弱的地方得到加强,自己心里才更有底气。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提高自信心应该注意:在走路时注意做到挺胸抬头步伐稍快。在心理学上,挺胸抬头步伐快对提高自信有积极的暗示作用,这样在心理上可以无意识地建立信心;考生也可以多想过去考试成功的事,这也有助于提高自信。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qsnnzhz/201305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