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 心理热点 > 正文
导读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所接觸的人和環境也越來越多,而小孩子也擅長模仿,沒有一定的是非觀,所以很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比如偷拿別人東西,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物權意識。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是什麼原因1、沒有所有權的概念。小孩子的大腦認知裏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當孩子看自...
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所接觸的人和環境也越來越多,而小孩子也擅長模仿,沒有一定的是非觀,所以很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比如偷拿別人東西,對於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物權意識。
孩子喜歡拿別人東西是什麼原因
1、沒有所有權的概念。小孩子的大腦認知裏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不存在你的和我的之分,因此當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第一反應就是會認爲是自己的,做出的表現也是佔爲己有的行爲。
當然孩子自然也沒有“所有權的概念”,他們在玩別人的玩具時像在玩兒自己的一樣,自然拿了別人的東西也不會感到任何愧疚和不安。
2、家長沒有滿足孩子的合理的物質需求。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就需要看他的零花錢是不是不夠,或者是物質需求有沒有得到滿足了,有些家庭覺得孩子不能太慣着,所以對於孩子提出的一些物質要求沒有達到,小孩又非常喜歡,家裏不給買就去拿別人的。
3、攀比心。當然了,孩子有攀比心其實也是非常正常的,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好看、精緻,所以也想要擁有。但是,如果攀比心過度,會使孩子迷失自己,剛開始可能只是想拿對方的東西來看,可能會慢慢變成想用盡一切手段去擁有。
4、抱有僥倖心理。有的孩子在大人的教育下,明明知道偷別人的東西是不好的行爲,但仍還這麼做,這樣的孩子心裏總會抱有一絲絲的,不會被別人發覺的僥倖心理。例如,在和小夥伴一起玩積木的時候,孩子非常喜歡,自然就會認爲偷拿幾塊,別人也不會發現,索性就拿幾塊回家。
5、進行的模仿行爲。當孩子身邊有人進行偷東西行爲的時候,孩子有可能會對這種行爲進行模仿。可能孩子並不知道這種行爲到底意味着什麼,而只是爲了滿足自身的好奇,對此進行模仿與嘗試。
面對偷東西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引導
1、傾聽孩子的心聲。爲了教會孩子合適的行爲方式,家長必須先要瞭解孩子的願望。當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爲的時候,不要立即去審問孩子,而是要和孩子溫和溝通,鼓勵和引導孩子說實話,瞭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這樣纔可以根本的解決問題。
等理解了孩子的動機後,就可以把孩子的“願望”和“行爲”分開處理了。同時,這也給家長時間去整理情緒、組織語言或再調整一下方法,從而避免了第一反應做出的一些過火或草率的行爲。
2、教導孩子正確做法。家長幫助孩子分清楚了對錯以後,應該要正確指導孩子接下來應該怎麼做。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將東西還回去。如果孩子沒有勇氣,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將東西還回去,同時可以給孩子做一箇正確的示範。
家長應該怎樣避免孩子出現這種行爲
1、培養孩子物權意識。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父母的不斷引導。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本就是一無所知,從不斷的去探索之後,父母加以引導,纔會形成正確的三觀。
要想緩解孩子拿別人東西這種情況,可以先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讓孩子知道保護自己的東西,不侵犯他人的權益,形成這樣一箇意識,在後期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也會加以剋制。
2、教會孩子換位思考。換位思考這一項技能,無論是在孩童時期,還是在成長之後,都是必不可少的。
從小教會孩子換位思考,還是能夠明白,當自己的心愛的玩具被他人拿走之後,自己怎麼找都找不到時,是如何一種感受。通過這樣的換位思考,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更加的懂事,更加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