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东西?一句话就够了
很多次,我和前来拜访的家长喝茶,他们的孩子都会来玩我们的茶水,我们大人用尽各种办法,都很难摆脱孩子的打扰。
一次我来了灵感。“这是我的!”当孩子要玩我们的茶杯时,我伸手按住了桌上的茶杯,孩子立刻就走开了。
“这是我的!”这是一句成人在儿童面前主张自己权利非常有效的语言。然后再加上上文提到的抓握僵持,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尊重他人的物权。这与孩子建立自己健康的心理疆界切切相关。
成人能够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有效主张自己的权利,对孩子的尊重则得以实现,否者我们会因为恼怒对孩子采取哄骗、命令、控制、抢夺、唠叨、威逼利诱等非人性的方式对待孩子,在我看来,这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
“爸爸,他拿姐姐的气球。”儿子到书房里来投诉新来的小朋友,我立刻放下了手里的工作,看着他的眼睛,听他讲。
“这是你姐姐的东西,你姐姐都没觉得什么,你干嘛不乐意呢?”我说。
“我要玩!”儿子脑袋转的飞快。此前,我看到这个孩子撕毁我女儿的手工作品。“让他撕好了。”女儿当众说,她不在乎。
“你找姐姐去,这不是我的。”我说。儿子转身下楼了。
一会儿,弟弟带着姐姐上楼来了。“这是我的东西,请你还给我!”姐姐说。小朋友立刻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了我女儿。
在我们儿童教育机构,孩子可以带自己的东西到学校,包括玩具、零食等等,这是使得孩子们之间、老师和儿童之间,有更多关于物权的互动。
能够分清你的我的,才能明白什么是大家的。通过我们观察发现,如果一个儿童的物权得到尊重,他就可以很快建立内在心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可以提升他物权的主张能力,这种能力越强,他的与人分享的能力越强。
如果分享的发生不是出于自愿,而是来自成人的道德说教,诸如“大的要让小的”,“要懂得分享”,“大方点,不要小气”,都可能会使孩子远离诚实。我觉得,诚实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在意愿,敢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意愿。诚实是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我觉得,诚实比慷慨更为重要。
这样看来,真正的慷慨大方,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yuer/0406/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