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心健康成长,成全一颗父母望子成龙心,以下便是关于青少年流行用非主流汉字 专家称源于躲避父母的详细介绍
“候卜知道。”明明不是规范汉字,却又能利用谐音勉强读懂:“有时候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什么”。这种在部分青少年中流行的“非主流汉字”日前遭到了反对者的“大举讨伐”。对此,心理学家称,怪字体源于孩子想躲避父母的监管。语言学家则称,不提倡使用这种缺乏积极交流意义的字体。
“怪字族”:用生僻字个性又时尚
记者发现,在网络聊天室、QQ的用户名和个性签名,甚至在网络游戏里,这种奇形怪状、形似乱码的字体几乎无处不在,使用者多为不超过18岁的学生。由于这种字体很流行,甚至出现了提供转换工具的网站,专门把普通汉字转换成该种字体。
今年读初二的学生小光(化名)QQ名字叫“”(韦小宝),他认为这种取名方式很时尚,很个性。他说,造怪字的办法就是搜遍输入法,找一个看上去很酷的同音字。小光承认,这些字看起来、写起来都麻烦,不过很好玩,“我们让这些很少用的中国字重见天日了,它们本来设计出来就是有意义的。”
反对派:这是对汉字的侮辱
记者昨天在猫扑网上看到,网民们联合起来抵制这种生僻的“非主流汉字”,认为这种字体是“对中国文字的侮辱”。一位网友表示:“无论在哪儿看到这种鬼画符,我绝对直接略过,99.99%都毫无营养、浅薄。”一名中文系毕业的网友则从汉字演化的角度分析说,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到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总的趋势是从繁复到简便,以利于传播,所以才发展到现在的简体字。他指责这些字体“把先祖苦心造出的字弄得乱七八糟。”更有人担忧,这种字体继续流传,“等于是场病毒”。反对者们举起联名抵制“非主流字体”的大旗,呼吁教育部门取缔这类文字。但也有支持派认为,这只是无伤大雅的娱乐形式,不必小题大做。
“这些怪字体最初的创意源于孩子躲避父母的打探隐私。”北京博爱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学专家孙欲晓告诉记者。他曾经接触过五六例这样的心理咨询。迷惑不解的家长带着孩子登门:“孩子怎么不好好写字了呢?”
经过心理咨询得知,原来,孩子们不满父母诸事都管的习惯,认为他们在“打探自己的隐私”,因而创造出这么一种好比“摩斯电码”的谐音字出来,作为交流的“暗号”,觉得好玩,久而久之也就用熟了。在孙欲晓眼里,这些“有创意”的孩子们“处于一种迷茫的游戏状态中,很得意”。也有的孩子提到,偶尔会忘记正确的字怎么写。孙欲晓认为,怪字体虽是孩子叛逆心理的一种出口,但如果蔓延成风却并不是好事。
语言学家:不提倡但不好监管
“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我提倡青少年使用规范汉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副主任郭龙生说。他认为,青少年喜欢用怪字,可能为了标新立异,也可能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但这种字体输入麻烦,别人看懂也费劲,达不到很好的交流目的,最后只能变成一种‘自娱自乐’。我提倡青少年还是尽量少用或不用这种字体。”
北京九中高二年级的陈老师担忧,如果学生养成了使用怪字体的习惯,对语文学习和考试都会带来影响。
郭龙生承认,对这种网络传播的语言文字,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式去控制和把关,尤其是即时交流(如QQ和MSN)和个人发布(如博客)的网络文字,更是很难监管。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yuer/1220/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