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诊 人】一家三口
【问诊内容】刚开学不久,儿子小林就跟父母“闹”情绪,并多次表示要自杀。焦急的母亲带着儿子看了好多心理医生,依然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到底怎么了?”母亲既困惑又担心,恨不得天天跟在儿子屁股后边,就怕他做傻事。
“快点进去啊,还愣着干什么!”上周六下午,杭州人王女士连拖带拽地把儿子小林,送进时报“心理诊疗直播室”。
“知道了,你推我干什么?”15岁的小林,不满母亲的举动,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他身后,还站着一位高大挺拔的男子,小林的父亲。
儿子多次声言要自杀
“这孩子脑子里不知想什么。”一家三口与咨询师寒暄后,父亲首先发问。
他说,最近他生意失败,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他感到十分消沉,儿子功课也由优等变成不及格。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儿子老嚷着要自杀,“我感到很无助,不知怎样帮助儿子摆脱困境”。
“是啊,我和丈夫都出生在六十年代,根本不了解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人想什么,更不明白他的苦恼。”
原来,从去年开始,小林已多次声言要自杀,焦急的母亲带着儿子,不知看了多少心理医生。
想摆脱母亲的控制
“你为什么要自杀?”陆建华单刀直入。
“我觉得,只有死掉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控制。”小林紧张地望了父亲一眼。
“我知道,你什么都怪我,有没有想到,我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爱你,想你好!”王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想不明白,母爱竟让儿子想逃。
“有什么苦恼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我们是来帮助你的。”陆建华一直鼓励小林。
“我最大的苦恼就是妈妈,她每句话都必须说三次以上,家里充满她的声音。”小林轻声地说。
“我不是这个样子的。”母子俩互相埋怨,一旁的父亲则插不上嘴。王女士是个对生活细节要求很高的人,家中大小事务都由她说了算。
儿子比丈夫更重要
表面上,小林与父母关系很糟糕。可诊疗过程中,记者发现小林家庭成员间有个奇怪排位。
“你儿子知道你最近生意失败吗?”陆建华问。
“应该不知道,我很少有机会跟他谈心事。”
“当然知道,我在房内常常听到他们争吵。”小林脱口而出。
这让父亲很惊讶,他说:“平常儿子跟他妈妈时间比较多,太太认为照顾儿子是她的责任,不用我多管。”
“当然是我的责任,儿子是我最重要的人。”王女士插话说。
“在我们家,小林第一、丈夫第二、我第三。”王女士眼睛直直地盯着儿子,一面用手整理儿子的头发,一面吩咐他坐好,“我跟丈夫也很少沟通,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儿子身上,没人知道我的苦痛。”
父母都在逃避问题
其实,小林已好几次试过自杀,功课也差了很多,但一家人谈起这些事,却给人一种毫不紧张的感觉。
打扮入时的母亲,无论是谈儿子自杀或丈夫失意消沉,脸上总带着惯性笑容。父亲则面无表情,似乎所有事情都与他没有直接关系。
在这种绝对逃避的气氛下,陆建华设法加强室内各人警觉,“如果父母维持现状不变,你们儿子迟早会丧命”。
父母听后都面色大变。
第一的儿子不好做
陆建华说:“母亲坚持儿子第一,但她不知道,当第一重要的儿子,就要同时承担家里所有不能表达的情感,所有的失意及期望,所有爱的压力或恨的抑制。第一重要的儿子实在不好做,这是一个令人不能动弹,没有自由的位置。”
小林感激地望着咨询师说:“我其实很爱我妈妈,只是受不了压力。”
陆建华说,小林是个异常敏感的孩子,父母间那种无言的冲突,让他很难受,他觉得只有“离开”才能摆脱。
过度的爱反而让儿子不幸福
三个小时后,室内三人静思不语。
他们似乎在思考一些问题:怎样让小林摆脱家庭枷锁?怎样令母亲从丈夫身上获得安慰,不再把整个心系在儿子身上?
陆建华说,很多中国家庭里,很多对婚姻失望的妻子,总把全部精神寄托在儿子身上,却不知会让儿子“牺牲”。
其实,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应该有个清楚界限,使每个成员都能保有独特性,但也不会牺牲属于家庭的感受。过于紧密的家庭,使家庭凌驾于一切,从而阻碍每个成员的自我发展。
在父母密切关注下的孩子,无法发展出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个性,更不能学会去家庭外面发展人际关系。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关注,他们眼中只看到一个有病的孩子。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孩子更会用放大镜看待自己,于是毛病就越来越重。因为生病会使父母的关系密切起来,孩子又会不断地为自己创造出病,整个家庭就被困住了。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孩子的文化,尤其是在“生一个”的文化中,怎样教育孩子,对家庭来说真的很重要。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yuer/1220/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