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 育儿知识 >

[亲子早教]剔除孩子怨恨 父母必学的心经

来源:北京利方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发布日期:2015-12-20

\

几乎所有的父母在爱孩子时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可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却一身的问题?目前网上就流行着一种“父母祸害论”。父母辛苦养育子女,为何换来的是问题和怨恨?

怎样才能不是孩子的“祸害”

网上有一个讨论小组,名字是“父母皆祸害”,成员为80后。这个讨论小组很知名,百度-百科对此词条专门做了详尽阐释。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这个词条的:50后父母用带着时代特征的手段来教育子女,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规定子女的前途和生活,但80后生活的时代已经完全改变,于是对父母产生反感。

这些“逆子”的言论或许有些过激,但却折射出了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到目前依然普遍存在:父母自认为付出了爱,到孩子那里爱却成了伤害。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那么如何避免成为孩子的“祸害”?林老师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投射自己的心理状态,要成为好父母,首先要完成自己的成长。林老师建议每个成年人,尤其是为人父母的人要重新检视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改变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互动,我们不妨从下面几点入手:

1.态度要温和而坚定

温和而坚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父母可以先检视一下自己是怎么对待自己的。比如说,你犯错了,或者失败了,会不会对自己很严厉?会不会对失败耿耿于怀?会不会恨自己?如果是,那么面对孩子犯错或失败时你的态度也不会温和。还有,你能不能管住自己,遇到某种事能不能很坚定地对自己说“不”?如果不能,那么你的规则在孩子面前也会因你的心情等因素随时发生变化。

2.管好自己的情绪

有人生气时会对别人乱发脾气,伤害别人;或者把怒气压在心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是他们不会处理自己情绪的表现,所以当自己的孩子伤心、生气时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我们在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个大人对哭泣的孩子咆哮:“憋住!不许哭!”或者对孩子的愤怒不屑一顾:“我是为你好,你竟然还生气?”等等。这些行为剥夺了孩子的情绪自由,不允许孩子有情绪,结果导致孩子认为生气是不好的,悲伤是不好的,要么学会将情绪积压心底,要么学会对他人发飙。

管理情绪,是父母的大功课,不仅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要学会正确帮孩子疏导情绪。管理情绪要先认清一个问题: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管理情绪的方法才有好和坏。父母要营造一个自在、轻松的家庭氛围,不高兴、生气的事情可以讲出来,告诉家人,可以自由表达。

管理情绪最好的方法是讲出来,其次是写出来、画出来,而不是打出来、骂出来。父母要教孩子讲表达情绪的词汇,比如说我很生气,我感到快乐等。孩子把情绪说出来,既释放了压力,父母也知道该如何帮孩子。当然,写日记、画画等形式也是情绪宣泄的不错的方法。

3.学会认可自我

父母如果不能认可自我,会拼命地通过他人来证明自己能行,比如说在单位,如果同事或领导没有认可、肯定自己,便有很强烈的挫败感。比如对孩子,会过分要求孩子优秀、成功,通过这样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教育水平的人。其实,父母不能认可自己,也是缘于他们幼年时期缺乏赞同和认可。

孩子最讨厌被利用的感觉,如果你经常念叨“你要好好学习,要不爸爸妈妈脸上没光”之类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明白你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面子,那么他会变得叛逆。郑州一所著名的中学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原本成绩很优秀,但读到高中后却开始逃课、早恋、出走,去做心理咨询,她对母亲大吼:“你这个女人很自私,你逼我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我要气死你!”

林老师说,找她做心理治疗的孩子很多原本都很优秀。孩子上学后,不仅承载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还要承载来自老师的压力,面对这两个强势压力,只有部分孩子能克服,很多孩子都无法自己解决,于是便有了极端的叛逆行为。其实,如果亲子关系处理得好,孩子是不会叛逆的。

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都是要父母先从自身做好的,只有调整好自己,才能应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其他生活中的问题。

孩子7岁前,给他足够的心理营养

任何一个生命个体要想获得健康茁壮成长,都需要生理营养和心理营养,而心理营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如果孩子从小就获得了充足的心理营养,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会非常强大,长大后会很容易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更会成为一个容易成功的人。林老师说,滋养一生的心理营养,孩子在7岁以前就能完全获得。我们来听听林老师的解释。

0~3个月:这时的孩子需要没有条件的接纳,要让孩子感受到“有人把我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需要是最重要的”,这两个要求只有妈妈能做得最好。当孩子有需求时,妈妈出于本能,会发自内心地为孩子提供一切。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得不到上述两个要求,他在今后的一生中都会寻觅这种爱。

4个月~3岁:这是人一生安全感建立的重要时期。父母如何给孩子安全感?林老师说,有两个条件就可以让孩子在这个时期建立重要的安全感:妈妈在孩子这个时期的情绪基本上是平和的、稳定的;爸爸妈妈的关系比较和谐、稳定。

4岁~5岁:这个时期父亲的作用开始凸显,父亲一句肯定的、认同的话要顶妈妈说一百句。所以这个时期,爸爸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你的赞赏对儿子女儿都非常有用。如果一个女孩子常听到爸爸的赞美,那么她即便长得不够漂亮,依然会很自信,会很接受自己的外貌;对于男孩子,如果经常得到爸爸的赞赏,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很有男子汉气概的人。

6岁~7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父母之外的个体了,独立意识很强了,这时需要有人能做他学习、模仿的榜样。有的父母说,我对自己都不满意,怎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可是不管你怎么样,都阻止不了孩子对你的模仿,所以父母要尽早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时期的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管理情绪、引导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引导孩子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有的父母看到这里会很懊悔:哎呀,完了,我的孩子超过7岁了。林老师说,虽然实际年龄过了,但并不代表这种做法就失效了。只要孩子不超过16岁,只要你愿意,陪着孩子再走一次7岁以前的心理成长过程,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yuer/1220/1588.html

   中国心理咨询网北京心理咨询 | 广州心理咨询 | 武汉心理咨询 | 杭州心理咨询 | 石家庄心理咨询 | 成都心理咨询 | 南京心理咨询 | 上海心理咨询 | 郑州心理咨询 | 西安心理咨询 | 济南心理咨询 | 深圳心理咨询 | 唐山心理咨询 | 名人心理 | 青少年性心理| EAP服务 | 育儿知识 | 心理测试 | 心灵鸡汤 | 在线心理咨询 | 心理问答 |
网站版权:心理工作室 京ICP备150383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