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心理咨询专业机构 > 育儿知识 >

[亲子故事]找回价值比排遣孤独更重要

来源:北京利方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发布日期:2015-12-20

\

五一节期间,在外地上学或工作的一些年轻人会回到“空巢”母亲的身边,但几天后当子女返回外地,“空巢”母亲又重新过起“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式的孤独和寂寞生活时,会出现不适应。有专家提醒,节后可能是“空巢”老人患“节后抑郁症”的高发期。身在异地的子女应该注意进行及时的温暖连线。

最易发生老年抑郁和孤独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袁新立介绍,目前全国空巢老人占到我国人口的30%多,随着农民工大量进城以及商务流动,空巢老人问题农村多于城市。有的农村老人空巢率达40%,而且农村与城市的空巢老人对此生活状态的表现也不同。农村空巢老人多表现为无奈,而城市空巢老人多表现为孤独、寂寞和恐惧。据媒体报道,有医学研究表明,“空巢老人”最易发生老年抑郁和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越来越脆弱,由抑郁症导致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

脆弱点在于价值感的缺失

然而,北京海明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专家闻与在进入社区与空巢老人的互动中发现,空巢老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对子女不在身边的接受度逐年增加,困扰他们的脆弱点在于价值感的缺失。进入老年后,特别是空巢母亲需要面对生理功能多方面的衰退,甚至有的脆弱到打一喷嚏都可能骨折,同时,退休失去充实的工作状态,儿女长大后离开身边求学或工作,除了面对孤独外,她害怕被社会所“抛弃”,成为子女的累赘。专家建议,作为子女,应该倾听,包括妈妈提出的参考性意见,即使不采纳,也不要不耐烦,以让空巢母亲觉得有价值感。

-打开天窗

空巢与准空巢母亲需要家庭认同感

“空巢老人”现象,在全国各地均以不同程度存在着。“空巢”家庭是指子女、孙子女不与父母同吃同住,最短回家探望时间是一个星期,而家中只有两老或一老常住的家庭。“空巢”老人通常容易感觉孤独,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而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即使与孩子同住的“准空巢”,因为子女工作的原因很少和父母沟通,父母也感到孤寂。

任何应激状态都易引起心理障碍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要面临的问题不只是衣食问题,还更需要精神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交流。但空巢母亲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灵交流呢?对此,心理专家闻与在社区和空巢老人的互动讲座时发现,孤独感并不是现代老人最重要的问题,而是价值感的缺失。她说,即使子女不在身边,空巢母亲仍然会积极地投入社会活动中或参加老年大学,有的社区老人还自愿组成巡逻队。然而,这是不够的,她还需要家庭的认同感。

闻与曾经接受过一位老人的咨询。老人的儿子做生意被骗了,老人想为他出主意,但是儿子却避而不谈。老人因此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所以,孩子们遇到事情时,注意学会倾听老人的意见。心理上的心结不解开,也可能导致疾病,比如孤独感,价值感的缺失,自卑,经济条件的丧失,古怪的性格产生,导致生理的疾病,比如失眠、食欲减退、神经衰弱,但是器质上却检查不出病变,一旦症状出现后,通常恢复得却比较慢。

忧儿忧女忧自己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老替儿女的将来操心。因为子女远在外地工作,老人因经常担心子女好不好而引发抑郁症,其症状有头晕、疲惫、食欲下降、难以入睡等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失眠、抑郁、焦虑,甚至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等。闻与接受过一位奶奶的咨询,她得了抑郁症,原因是虽然她和女儿不住在一起,但她的女儿四十多岁仍没有要孩子,让她担心,等她走后,没有人陪伴和照顾她女儿。

闻与提醒,中高龄老人的安全及生活自理问题相比较心理问题而言,更加现实而严重。中高龄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或丧失,老人们由于行动不便,疾病增加,安全问题接踵而至,老人们最怕的便是突然发病无人知晓。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yuer/1220/1614.html

   中国心理咨询网北京心理咨询 | 广州心理咨询 | 武汉心理咨询 | 杭州心理咨询 | 石家庄心理咨询 | 成都心理咨询 | 南京心理咨询 | 上海心理咨询 | 郑州心理咨询 | 西安心理咨询 | 济南心理咨询 | 深圳心理咨询 | 唐山心理咨询 | 名人心理 | 青少年性心理| EAP服务 | 育儿知识 | 心理测试 | 心灵鸡汤 | 在线心理咨询 | 心理问答 |
网站版权:心理工作室 京ICP备150383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