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大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于是,孩子的性格越来越骄纵。为了能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很多孩子撒娇、哭闹,父母一看到这些立马投降。这样的爱是真的爱吗?这样的爱不是爱,只会害了孩子。父母爱孩子可以无条件,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讲原则!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哭得更大声。
妈妈终于气急败坏地发了狠话:“你还哭,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里哭吧!我不管你了,我走了”,妈妈果真转身而去,小男孩发了疯一样猛地追上去,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大腿,一边声嘶力竭地喊道:“妈妈!”,一边继续哭得痛彻心扉。妈妈拍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别哭了,赶紧走。”
“你再这么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再这么调皮捣蛋,妈妈就把你送人了!”
“你再不好好学习,妈妈就不要你了!”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语,也许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听话,不调皮捣蛋、好好学习;但是,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用“妈妈的爱”作为威胁工具和惩罚手段!
对于孩子来讲,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那么,妈妈——这个我最亲近、最信赖、最喜欢、我作为全部依靠的人,就不再爱我了!我将失去妈妈的爱,甚至失去妈妈!
当孩子听到这样有口无心的话,他会感到非常恐惧,他会担心,他会失去“安全感”,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会不断地反复试探和验证“妈妈是否爱我”,如果我怎么样,妈妈是不是就不爱我了?这些话就像刺向孩子的一把利剑,伤人又伤心。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处。”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优点或者缺点,父母都要接受并鼓励孩子。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接纳了孩子表现好的一方面,或者说,只接纳孩子满足我们要求的那一面。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如果孩子学习好,我就接纳;我们希望孩子活泼,如果孩子活泼,我就接纳……反之,我们就很难心平气和地坦然接受。
这样的爱不是真爱,是“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只有当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时,妈妈才爱你;不然,我们就发狠话“妈妈不再爱你了!”、“妈妈不要你了!”
杰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不懂得爱学生的人,不配当老师,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始终如一,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不管他有哪些缺点,不管他做了什么事,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他。这样无条件的爱会带给孩子一种坚实的“安全感”。
6岁前,“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安全感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基础,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逃避问题、嫉妒别人等。所以,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犯错之后就失去了妈妈的爱,要让孩子知道,即便你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标准,我们依然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但,有原则。
本文网址:http://www.lifang521.com/etxlzx/201711246066.html